“茅”对“野”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唐·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 数椽茅屋有时漏,一垡野田无具耕。 宋·沈与求 过徐氏庄居
- 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 宋·章甫 王梦得捕蝗二首 其二
- 石田茅屋乡关异,官柳野梅时序同。 南宋·赵蕃 至日
- 浮沉野水看晴雁,唱和茅檐听午鸡。 南宋·赵汝燧 游目
- 相邀茅舍坐,自摘野茶煎。 南宋至元初·周密 邂逅
- 气蒸茅屋雪,声裂野池冰。 宋·严粲 道中
- 屈盘茅屋底,擎跽野人前。 宋·高斯得 书事四首 其四
- 犬眠茅舍暖,犊跳野田荒。 宋·吴仙湖 农家
- 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 南宋·赵蕃 别邢公昭丈
- 野桥日落行人倦,茅屋春深燕子飞。 元·乃贤 题罗小川青山白云图为四明倪仲权赋
- 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 元末明初·宋讷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其一
- 风微野径鸣疏竹,日落茅檐照冷烟。 元末明初·李穑 晓雪 其一
- 树藏茅屋小,溪涨野桥平。 元末明初·胡奎 题画
- 情怀同野老,官舍是茅堂。 明末清初·施闰章 南州答周伯衡副使 其二
- 天心茅屋见,物态野云饶。 明末清初·龚鼎孳 季夏集万年少隰西草堂
- 宁知耽野老,坚坐就茅斋。 明末清初·施闰章 人日阮亭山长见过同耦长小集 其二
- 路问茅堂僻,人惭野老閒。 明末清初·施闰章 曹子清见过至再余偶往慈仁寺不值
- 野市或留戍,茅堂应闭门。 明末清初·施闰章 次洪林寻汤衣白不值
- 鸾旌欢野老,衮冕映茅茨。 明末清初·施闰章 省耕诗
- 茅屋几家疑断火,野塘无处好移舟。 明·朱翰 次以宽春日久雨韵
- 野塘柳待风光动,茅屋霜随日影消。 明·许天锡 晓望
- 借眠野寺僧供榻,问火茅檐犬护村。 明·王缜 仲冬出金陵麒麟门
- 茅斋夜月谈玄榻,野店春风卖酒旗。 明·何瑭 赠侯汝立次韵
- 阴浓野树鸣蝉合,风定茅檐宿鸟逢。 明·金克成 江村偶题
- 地轴压沉茅屋在,星辰无恙野云迷。 明末清初·释函是 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 其二
- 三分画在茅庐下,一策谋诸野寺中。 明末·梁以壮 很石
- 风引野云飘作雪,海分茅瘴乱腾烟。 明·李希辅 次十玩天字韵
- 不辞野馔扳留薄,更觉茅堂意绪宽。 明·左国玑 夏日和氏庄同田三使君
- 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 明·陈颢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
- 茅斋宛入蓬山岛,野客翻为海上人。 明末清初·姜柏年 送李侄圣翼 其一
- 风鹰横野渡,霜犬吠茅庵。 明末清初·彭孙贻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 其七
- 断梗牵茅舍,寒花缀野坟。 明末清初·凌义渠 湘乡一路苦雨漫赋十五韵
- 嶂合茅堂杳,林回野色閒。 明·王镕 太和宫
- 寒增茅屋色,雅称野人情。 明·杨巍 邀诸学博赏菊
- 杏花茅店冷,柳絮野村香。 明·王嘉谟 自破寺至鸬鹚谷
- 野桥通岸窄,茅屋隔林低。 元末明初·李昱 绩溪
- 村舂閒野水,高栋接茅庐。 明·龚敩 周如心溪庄八首 其一
- 密树隐茅屋,芜堤系野航。 明·薛瑄 晚至云梦
- 野市生轻霭,茅檐抹午烟。 明·俞好仁 雨中。次张宛丘韵 其二
- 野径深红叶,茅檐长翠萝。 元末明初·李昱 答蒋仲启
- 野塘新水细,茅店酒旗斜。 明·王崇庆 送马守之泽州
- 野航春水阔,茅屋午烟消。 明·孙承恩 仲夏廿二日同吴石湖苏一斋杨麟山会王鹤城别业漫赋四首 其一
- 野老提壶至,茅檐索杖巡。 明·严昕 寄次南塘韵 其二
- 野气迷坰坞,茅檐接大空。 明·夏良胜 春日郊行
- 残雪野田千点白,夕阳茅屋半间明。 清·袁枚 定远喜晴
- 秋草野桥霜印外,晓风茅店月斜时。 晚清·蔡见先 鸡声
- 星临野水涵秋镜,壁写茅斋上画图。 清·梁佩兰 灯
- 高粱夹陇茅茨隐,远磬穿林野鹘飞。 晚清·李慈铭 偕霞芬坐天宁寺看山院
- 何人茅屋问,著处野僧留。 清·沈棻 同三儿雪中行汝南道上
- 白云茅屋润,黄叶野秋乾。 清·彭绩 幽兴贻任文田
- 茅檐多傍水,野寺半栖云。 清·赵国柱 秋晚舟过荻港
- 人烟茅舍午,柳色野塘春。 清·文元星 役役
- 密竹隐茅舍,疏花带野桥。 清·左锡嘉 访赵悟莲晚归 其一
- 秋风不用嗟茅屋,春水还来试野航。 现当代·刘东父 人日游工部草堂呈文史馆诸先生二首 1 其二 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