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葛”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唐·杜甫 宾至
- 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 唐末·罗邺 送张逸人
- 先入茅君洞,旋过葛稚陂。 中唐·綦毋诚 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
- 阵云冷压黄茅瘴,羽扇斜挥白葛巾。 北宋·苏轼 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 鹊惊茅屋晓,臂冷葛衣秋。 南宋·杨万里 睡起理发
-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南宋·陈著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 分符未必妨仙葛,得道端宜踵大茅。 明·具思孟 次纪行韵奉酬艮庵
- 白日羽翰迷葛令,青天张宴馔茅容。 明·韩晟 未果赋此志怀兼呈同游诸君 其一
- 三间杜子美茅屋,一幅陶元亮葛巾。 明末清初·李安讷 奉赠族兄明甫 其二
- 有茅堪酾酒,无葛未更罗。 明·张吉 端午次韵答蒋世钦二首 其二
- 葛巾还自正,茅屋不须营。 明·张正蒙 东郊
- 排门询葛令,宿店倚茅峰。 明末清初·陈子升 过句容作
- 魂依葛令烧丹灶,名挂茅君小洞天。 清·王又曾 张伯雨墓
- 闻鸡茅店月,驱马葛川冰。 清·南龙翼 晓发广陵村
- 忧我营茅栋,呼儿正葛巾。 清末·孙毓汶 归田述感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