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菊”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作者七人茅瘴地,肃霜九月菊残天。 南宋·范成大 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同年进士俱会楼上者七人
- 菊丛今岁还经眼,茅把何时得盖头。 宋·汪藻 次韵熊使君登楼感秋之作
- 问舍终同茅屋老,榰车聊共菊花秋。 宋·李弥逊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 菊花数本竹边路,茅屋几閒溪外山。 南宋·陈著 题雪窦西麓庵
- 兰径深添菊,蔬畦净拔茅。 北宋·刘摰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一
- 菊圃新开径,茅斋正筑基。 南宋·周必大 七兄以庚戌重阳前解江东常平印溯江而归先寄二诗次韵 其一
-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南宋·戴复古 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 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 南宋·洪咨夔 次及甫见寄 其二
- 种菊秋堪撷,诛茅冬未迟。 宋末元初·舒岳祥 寄子堂 其二
- 数点菊花雨,一溪茅屋风。 宋末元初·艾性夫 秋阴
- 杜甫眼前茅屋在,陶潜心事菊花知。 元末明初·谢应芳 追和侯良斋秋怀 其二
- 未羡渊明开菊径,拟从诸葛住茅庐。 元·卞思义 次王安行韵
- 佳气长浮茅屋雨,清风犹在菊花杯。 元·刘诜 叔和再用前见寿韵贻诗再和二首 其一
- 西风客里歌茅屋,澹月樽前对菊花。 明·胡俨 遣兴
- 仙茅雨后香初发,野菊风高露未团。 明·区越 诸生邀西宾梁茂才登高
- 杞菊径荒成独往,草茅路长莫教锄。 明·刘祖满 小筑落成喜外杜门次韵
- 蓬茅自芘韩公舍,松菊犹存陶令田。 明·金麟厚 环碧堂
-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 明·徐宏祖 哭静闻禅侣 其四
- 山东旧筑诛茅宅,江上时寻泛菊尊。 明末清初·李植 吴宾客汝完示以年前灯夕唱酬诗。其中有存念不敏之作亦数首。要余追和之。属余重患头痛热眩。久未之思也。兹于病间。感其致意之勤。依韵袭律。少效衷私。牵强拗捏。不足为诗也。凡十七首 其十五
- 采茅嘘活炭,挼菊泛香醅。 元末明初·陶安 己丑九日南轩山长许栗夫邀学官及诸生登高翠微亭以唐人登高诗前四句分韵赋诗在座诸生有得开字者余为代赋五十韵
- 亭茅犹带白,阶菊谩栽黄。 明末清初·李景奭 朴判书挽
- 半榻宵寒茅店月,一鞭风冷菊花秋。 清·蒋如荃 送郑渔浦之新安
- 短日偏迟茅屋下,繁霜不到菊花中。 清·申纬 次韵答圣临见寄 其一
- 犹有菊篱须晚雨,已将茅屋付秋风。 清·祁寯藻 九日寄怀三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