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老”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唐·耿湋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 禁方不验三茅洞,遗墨空留二老堂。 宋·葛胜仲 先兄中散挽歌词四首 其一
- 万里家山怀五老,千年活计却三茅。 南宋·王阮 出郊访沈洞主一首
- 笑谈宽老病,旌旆拥茅庐。 北宋·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二
- 此地遂成茅屋计,何人更识老夫家。 元末明初·袁凯 望南村二首 其一
- 老树模糊常带雨,茅茨潇洒镇临湍。 元·刘永之 为高安何思恭题方壶所画山水
- 屋前老树留云宿,竹外茅亭向水安。 元末明初·郭钰 和寄欧阳文周
- 青山茅屋壮心在,白发老翁儿戏多。 明·金时习 蹭蹬
- 溪林结屋茅茨小,刀剑随身老少同。 明·殷缙 安顺州
- 洛杜几年参九老,閒居终世傲三茅。 明·权好文 李进士挽
- 三茅仍在望,五老亦长参。 明·胡直 每日省退归舍马上见西山
- 说到老亲先堕泪,得归茅屋稳扶藤。 清·蒋士铨 送向苏村先生归养溆浦 其二
- 不才成老大,多病卧茅茨。 清·梁佩兰 苍梧杂咏 其十二
- 老儒难跪拜,茅屋幸萧条。 清·吴周 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