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橘”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未办眼前茅一把,谁知身后橘千头。 宋·汪藻 寄何山慧老
- 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 北宋末·周紫芝 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 其二
- 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 南宋·周弼 送白判官
- 崖根橘柚知谁种?涧曲茅茨许共樵。 元·大䜣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二 东窗看山
- 楚泽生涯千树橘,杜陵破屋几重茅? 元·郑元祐 次韵蒋春卿见寄
- 山中剩有诛茅地,洲上宁无种橘田。 元·朱希晦 倚韵自况呈金敬德
- 养生思橘井,曝背恋茅檐。 元末明初·蓝仁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 坐爱茅檐随月色,病思橘井涌泉香。 明·唐文凤 题医士朱士良紫阳读书卷
- 黄巾乱后只茅屋,白社归来无橘林。 明·郑善夫 岁晏答王时行
- 橘林洲上千村雨,茅屋城西几树秋。 明·欧大任 送魏进士懋明司理荆州
- 赤冈路引茅茨远,红板桥通橘柚疏。 明·欧大任 新开龙池雅社李裕德邀集
- 渭上已无千橘柚,瀼西唯有一茅茨。 明末清初·吴竣 次东坡韵
- 橘洲斜日里,茅屋断鸿西。 明·梁有誉 寄梁仲登兼订游山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