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板”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 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 北宋·王安石 寄吴成之
-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南宋·刘克庄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四
- 鸡翅拍斜茅店月,马蹄剜破板桥霜。 南宋·华岳 早行述怀
- 板屋谁家舍,茅檐何处桥。 北宋·彭汝砺 予十一月甲申以使来武冈坐茅茨之室逼闾阎之陋无故人往来之乐怀羁旅不足之情于是有游古山之寺在县西十五里而山水俊拔深秀亦有可爱者因留置酒抵暮还驿而作是诗
- 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 南宋·周端臣 村路
- 四壁烟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桥低。 元·释明本 水居六首 其一
- 茅屋寒烟外,板桥流水滨。 元·周巽 野梅
- 堂下肯容担板汉,山中甘作结茅人。 明末清初·成鹫 寄本师
- 寥落人家多板屋,萧条邮舍尽茅亭。 明·薛瑄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三
- 云气半侵茅店火,马蹄全踏板桥霜。 明·林爚 芦沟晓月
- 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 明·陈韶 早春书怀
- 板桥曲径孤村里,茅屋疏篱浅水涯。 明·吴信 寄李守恭
- 人响间闻茅店语,马蹄连上板桥声。 明·李达 晓行板桥村
- 茅店晚烟成活画,板桥寒水有奇功。 明·许𥛚 再向竹山。板桥途中作
- 村聚连茅屋,潮回露板桥。 明·金涌 通津南馆偶吟
- 我性爱茅宇,索居依板扉。 明末清初·李敏求 望云
- 绿竹遮茅屋,青林隐板桥。 明·成伣 题羽溪亭
- 逻卒黄茅屋,归人白板船。 元末明初·陶安 湖乡二首 其一
- 赤叶黄茅栋,青溪白板扉。 明·李好闵 题姜弘定茅墅 其一
- 板桥閒倚杖,茅舍乱堆蓑。 清初·查慎行 大雨二十韵
- 板桥霜迹清晨色,茅店鸡声客夜情。 晚清·何其章 老商
-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清·吴雯清 晚入药谷
- 绿水青山茅屋外,翠禽红树板桥旁。 清·吴性诚 九日登高
-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清·沈谨学 初夏村居
- 板桥霜滑花开后,茅屋灯残月上时。 清·释古邈 奉和老和尚梅影 其二
- 儿童迎出黄茅岭,鸡犬喧来白板扉。 清·谭瑞 十二月廿一日
- 村落几家茅舍静,野流数处板桥平。 清·弘历 即事
- 烟外板桥残雪岸,水边茅屋夕阳村。 清·陈文藻 梅花
- 短墙茅屋闭,绝涧板桥通。 清·方孔炬 自合肥至霍山途中杂咏
- 犬惊茅舍北,鸦乱板桥西。 清·杨知新 踏雪
- 茅屋隐林下,板桥接路隅。 清·弘历 高克恭青山白云图
- 茅屋鞦韆雨,板桥杨柳风。 清·李宪噩 东溪送客
- 云深茅店路,霜落板桥声。 清初·释今无 同寓诸夜入蓝田
- 土甑黄茅屋,丝车白板扉。 清·梁佩兰 村灯
- 雪花埋板屋,冰柱结茅檐。 清·南龙翼 苦寒
- 赏雨宜茅屋,看花奉板舆。 清·阮元 家吾山少司寇属题裴园编修勺湖草堂图
- 晓风拂面辞茅店,残月随人过板桥。 近现代·曹明贤 从军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