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杏”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五株杏发陵无邑,一项茅荒井失田。 北宋·宋庠 过汉洛阳故城
- 碧杏梢头莺百啭,黄茅檐外燕双飞。 北宋·赵鼎臣 次韵仲兄美之喜归二首 其二
-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宋·董嗣杲 东林寺赠宜上人
- 终岁采芝茅阜曲,丰年收谷杏林间。 元·虞集 画虎图赠真一先生
- 茅屋荒田春草草,杏花深巷雨丝丝。 元·黄溍 送杨山长归钱塘
- 杏花深巷春风梦,茅屋荒田夜雨诗。 元·吴师道 简王文学
- 倦息依茅屋,流芳觅杏花。 元·佚名 东郊因成野酌得家字
- 杏粥残裘换,茅堂野色阴。 明末清初·龚鼎孳 题梁玉立司马蕉林书屋图 其三
- 日边红杏春前种,海上黄茅梦里观。 明·罗伦 复江浦张都宪二首 其一
- 活水我真茅屋老,春风人亦杏花深。 明·庄昶 谢医姚昌裔求
- 茅飞白昼龙随杖,杏发青山虎守庐。 明·胡应麟 病中王山人过访有赠
- 杏花村不见,茅店月空栖。 明·林廷选 过仙霞关柬林应瑞同行八韵
- 杏苑行相待,茅斋还见寻。 明末清初·阮大铖 喜何舅悌孝廉见访因读其游匡庐诗 其一
- 白杏千村暮,黄茅两岸秋。 明末清初·毛奇龄 次奔牛
- 茅屋生涯微病酒,杏花开落不题诗。 清·赵冕镐 病起春色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