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李”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 唐·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南宋·刘克庄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 其二
- 桃李春风同扈跸,衡茅夜雪并寒厅。 南宋·李洪 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
- 先容为桃李,脱迹远萧茅。 北宋·韦骧 和孙叔康探梅二十八韵
- 务滋桃李种,首事草茅锄。 南宋·陈著 剡县次韵张兼夜月联句
- 题诗未倚李太白,学道愿逢茅长君。 元·李孝光 读陶隐居九锡文录呈赵虚一真士
- 李白独骑一赤鲩,茅君导此双青童。 元末明初·张以宁 送李叔成游茅山
- 函关紫气长怀李,句曲青山本姓茅。 元末明初·胡奎 读张外史诗
- 岁贡包茅仍陆续,春归行李亦寥梢。 明·王鏊 送吕丕文给事使交南
- 邹鲁泽成桃李荫,苏湖经就草茅书。 明·卢龙云 送高学谕致政还江右二首 其一
- 藉茅期免咎,咽李恐伤廉。 元末明初·陶安 免咎
- 仙李原留种,衡茅转玩奇。 明·周应辰 访赠李玩其翁
- 残缣纪郑李君实,整贉裒陈茅氏维。 清·弘历 新正学诗堂联句
- 李苏同一气,茅许各千龄。 清·王文治 潘莲巢以今年五月十二日五十生辰唐耀卿写夏日卉草数种以赠余缀以诗即以为寿二首 其二
- 黄茅白苇胜前笑,积李崇桃付后栽。 现当代·钱钟书 留别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