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对“山”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 唐·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 巳公茅屋曾游处,渭北山人半醉题。 南宋·陆游 天王寺迪上人房五十年前友人王仲信同题名尚在
- 新营茅舍轩窗静,旋煮山蔬匕箸香。 南宋·陆游 东篱三首 其一
- 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 南宋·陆游 秋日徙倚门外久之
- 王气山川元自壮,归心茅竹敢嫌卑。 宋·叶梦得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一
- 人来山县犹须债,雨映茅檐但要诗。 宋·周文璞 寄韩涧泉
- 茅阁松杉冷,山园药草肥。 北宋·司马光 寄清逸魏处士
- 山谷入幽想,茅茨多旧蹊。 北宋·刘敞 城下
- 山径狂风夜,茅檐密雪时。 北宋·孔武仲 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 其一
- 茅土宜班数,山河旧著盟。 宋·张元干 张丞相生朝二十韵
- 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南宋·戴复古 江涨见移居者
- 山田和石瘦,茅屋过云深。 金末元初·元好问 怀益之兄
- 万里山河开日月,九州茅土锡王公。 元·马祖常 次玄德真人韵
- 山厨度臈贫无肉,茅屋逢春富有梅。 元末明初·金涓 山庄值岁暮
- 山海寒容寂,茅茨晓色新。 元末明初·李穑 主人夫妇来饷
- 茅屋行堪赋,山云坐可招。 元末·周砥 元日试墨二首 其一
- 茅茨驯燕雀,山泽老樵渔。 元·吴当 趋京道逢刘簿赋诗赠之
- 茅屋应无恙,山田幸有年。 元·吴当 送毛李祥归云林因托之访予山居 其二
- 茅屋数家松叶下,山程十里水声中。 明末清初·施闰章 暮抵西山香城寺怀伯衡
- 茅屋每栖春社燕,山村尝报午时鸡。 明末清初·钱谦益 苕上吴子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亦如其前后之次 其六
- 山河王气重经验,茅土功臣定见褒。 元末明初·郭奎 上人一首
-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 明·朱同 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
- 数家茅店临金口,百里山城望汉阳。 明·杨士奇 泊金口次友人韵
- 十亩山田和玉种,数椽茅屋带云编。 明·王㒜 东皋草堂二首 其一
- 山村细雨梨花发,茅屋东风燕子飞。 明·童轩 清明书感
- 拟结茅庵居绝顶,别寻山路上孤峰。 明末清初·成鹫 招隐
- 茅屋数椽风竹笑,山田六月雨苗新。 明末清初·彭孙贻 后悯乱诗十首次仲木韵 其九
- 给事山亭开雀省,康王茅屋易龙衣。 明·陆卿 怀洪东木谢梁也两给谏
- 茅屋近溪云占尽,山堂依树月来迟。 明末清初·释函是 退院诗十四首 其五
- 急投山店行三夜,多谢茅檐借一边。 明·辛应时 次镇川板上韵
- 楚服山河雄上镇,汉恩茅土半诸王。 明·袁昌祚 送许太史册封益府
- 自是山人甘淡泊,不嫌茅屋太疏凉。 明末清初·姜柏年 次韵别赵兄及李兄 其一
- 茅屋宁愁漏,山泉自觉清。 明·李荇 喜晴
- 山田不入籍,茅舍自成村。 明·林悌 山家
- 岁事山田薄,人家茅屋稀。 明·华察 夜宿田舍
- 虚烦过茅屋,实已隔山城。 明·边贡 张侍御过访不值谢荅
- 茅土颁新赏,山河复故彊。 明·金䜣 大唐中兴五十韵
- 山田新刈秫,茅屋久藏珍。 明·唐顺之 赠徐学琴六十大复之父
- 野涧山蹊碧藓滑,竹篱茅舍炊烟才。 清·黎汝谦 羊狼道中
- 竹篱茅舍萧疏影,野店山邮寂寞枝。 清·彭孙遹 鸡冠花 其二
- 茅亭小筑依苔径,山雨初来响石泉。 清·沈世炜 再过郎岱恭朗轩司马招饮梦鱼亭即席率赋
-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 清·超远 竹湛
- 茅舍稀人事,山田带石耕。 清·沙琛 春日即事 其一
- 山中三尺雪,茅屋一年丰。 清·王文治 广通道中得郡署信知春雪及时豆麦滋茂喜而有诗
- 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清·李文藻 南康县
- 山深凉满谷,茅密径铺庵。 清·弘历 素尚斋叠去岁韵
- 茅把三楹旧,山围一带空。 清·叶燮 雨中过曹秋岳先生采山亭坐次各赋五言长句五十韵限东字
- 山衙低水市,茅屋夹清流。 清·翁方纲 洸口四首 其二
- 一顷茅田犹有井,两边山木欲无天。 现当代·施蛰存 车行湘黔道中三日惊其险恶明日当入滇知复何似
- 山厨闻笑语,茅屋响杯壶。 清末至民国·杨圻 客食鱼而美次日复来更令为之
- 山林颠顿挽残叶,茅屋纷飞散莽丘。 当代·陈振家 又逢台风
- 茅屋藜蔬方自适,山云溪树日相亲。 当代·陈振家 接回城通知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