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对“读”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高人酒席称无醉,细字经书读未休。 唐·施肩吾 赠族叔处士
- 投阁羞称扬子易,啜醨爱读楚人骚。 北宋·陈遘 述怀
- 翁媪岁时称寿礼,儿孙昼夜读书声。 南宋·周必大 寄题太和胡氏福荣堂
- 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 南宋·楼钥 宜人闻人氏挽词
- 罢读考工记,俱称行秘书。 明·王世贞 问华起龙工部
- 读易知馀庆,称诗在鼓琴。 明末清初·陈恭尹 卧病五羊闻故人蔡艮若之子约行授室情不自已伏枕上得二律感叹遂多勿作寻常诗读也二首 其一
- 南国称诗还最健,西窗读易有馀清。 清·赵翼 庄似撰上舍吾乡才士也三献赋报罢今来试京闱又被黜于其出都也诗以送之 其三
- 敢誇门地称通德,尚望儿曹读父书。 清·郑用锡 再和荫庭二首 其一
- 檀越都应称老宿,楞严曾否读蒙钞。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樊山和后村十老诗亦约同作 其八 老僧
- 不必更称画,时还可读书。 清·弘历 静虚斋
- 读易深忧患,称诗愧无才。 清末民国初·曾习经 挽梁文忠师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