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
《汉语大词典》:宁王(宁王)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宁王。” 孙星衍 疏:“ 郑 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 郑 注云‘宁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诰》云‘ 周公 谓 文王 为宁王, 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 ,“宁”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 《尚书正读》。
(2).指 唐 李宪 。 睿宗 长子,封 宁王 。善音律。死后, 玄宗 封为 让皇帝 。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宁王 。”
(3). 明 朱权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 ,称 宁王 。自号 臞仙 ,又称 涵虚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2).指 唐 李宪 。 睿宗 长子,封 宁王 。善音律。死后, 玄宗 封为 让皇帝 。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宁王 。”
(3). 明 朱权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 ,称 宁王 。自号 臞仙 ,又称 涵虚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王字在宁王一词中读平声的确凿證据30例。具体如下:
例證:平读
-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唐·温庭筠 弹筝人
-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唐末至五代·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 箜篌野狐拍怀智,觱篥龟年笛宁王。 南宋·赵汝燧 缠头曲
- 未用夜寒吹玉笛,切须丁嘱与宁王。 北宋·陆佃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二
- 玉册宗昭考,宁王德比纯。 南宋·魏了翁 恭挽宁宗皇帝 其二
- 左相曾邀饮,宁王许醉扶。 金·李奎报 呈张侍郎自牧一百韵
- 天宝年来教春坊,紫云制曲吹宁王。 元末明初·杨维桢 内人吹笛词
- 圆舌教成鹦鹉语,偷将玉笛送宁王。 元·马祖常 拟唐宫词 其八
- 今日试从泉下逝,不知还得侍宁王。 明·卞季良 益妃挽章
- 白袷春衣系隐囊,少年吹笛事宁王。 明末清初·吴伟业 杂题
- 边东一臂连宣府,谁使宁王罢镇回。 明末清初·屈大均 宣府吊古
- 更喜阿咸从阮籍,且无成义狎宁王。 明·朱诚泳 会乐图为宗弟永寿王题
- 穆帝难蒙帐,宁王岂护铃。 明·柳思规 落花十韵
- 下见武宁王,慨焉不辱身。 明·王世贞 题阙 其九十八
- 匏系神宁王,萍漂命可伤。 明·车天辂 奉送洪鹤谷充贺圣节使朝京
- 徽称二十字,真可配宁王。 明·金宗直 大王大妃挽章 其三
- 笃庆华宗骏发祥,伣天作配我宁王。 清·俞拓基 仁元王后挽词 其一
- 十箴徽训受宁王,冲岁温文德日将。 清·吴光运 景宗大王挽 其四
- 似将白傅纱裙剪,谁把宁王玉笛争。 清·严遂成 仙坛唱和即次仙韵二十首 其五 梨花
- 曾陪铁笛宴宁王,吹落梅花满御床。 明末清初·宋琬 赠陆君旸 其六
- 不取登台返,宁王别有珍。 清·弘历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六十 玉
- 黼屏勒五字,铭语学宁王。 清·弘历 含经堂六韵
- 讵惟诫宁王,万古垂君鉴。 清·弘历 题养正图六十首 其四 丹书受戒
- 自简温凝质,宁王奖若新。 清·赵裕寿 宣懿王后挽章 其一
- 圣世为贤辅,宁王有荩臣。 清·赵观彬 李领府事挽 其一
- 生膺贤祖流徽远,时属宁王致理馨。 清·赵观彬 回甲日。来客有诗。用其韵
- 吴钩出匣悲歌发,昔我宁王议北征。 清·赵显命 百祥途中。次幕府记室韵
- 青马攀崖犹困兽,宁王据险守残壕。 近现代·张凯 西北进军歼二马
- 痛忆亲臣怀远略,江干流涕哭宁王。 近现代·王昌麟 拟杜子美诸将五首 其三
-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李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