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对“草”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宋·李光 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 其二
- 昔闻蔓草图非易,今见狂澜倒可回。 元末明初·李穑 诸将入城 其二
- 道学于今委蔓草,世情从古倒狂澜。 元末明初·李穑 遣兴 其一
- 弱草栖尘空自悼,狂澜倒海讵能移。 明·何乔新 题徐氏贞节卷次罗应魁韵
- 峡里惊澜疑世路,天南芳草袭春衣。 明·游朴 送任云门侍御还越
- 文澜绪业看曹志,春草馀芳寂谢池。 明末清初·李景奭 尹监司君玉挽
- 春草输赢须品第,狂澜傲兀待舟梁。 清·吴之振 次韵答南昌丁景吕 其二
- 狂澜东海回何日,芳草西湖忆昔年。 晚清·缪徵甲 寄杭州王两峰
- 一封留谏草,八代挽狂澜。 清·祁寯藻 赋得韩昌黎佛骨表
- 澜安四海云帆挂,草绿平原骏马驰。 现当代·刘家传 原韵答陈君恒安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