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对“月”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流声度迥月,浮影入长澜。 初唐·上官仪 五言侍宴延庆殿同赋别离得凌霜雁应诏
- 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 宋·喻良能 中秋爱山玩月
- 不与狂澜同泛泛,故留明月作生生。 南宋·释宝昙 和陈进道教授后堂濒水小阁扁曰浮家
- 无复波澜窥大手,空将日月送虚名。 宋·郭挺 挽李方叔
- 雅抱清如漉明月,俗情险甚渡扬澜。 南宋·林希逸 山长潘同舍南归袖诗为惠奉和一首
- 恩流河汉波澜阔,春在蓬瀛日月迟。 北宋·彭汝砺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二
- 天边河汉波澜阔,海上蓬莱日月光。 北宋·彭汝砺 次去华学士韵
- 本源了了明月观,馀事衮衮洪澜翻。 宋·王洋 游天圣邂逅正师知藏作诗赠之
- 柳长波澜阔,荷衰风月寒。 南宋·唐仲友 绣川湖
- 全家足风月,高枕恣波澜。 宋末元初·舒岳祥 古渔父词二首 其一
- 字水春澜明讲席,金华凉月弄归舟。 元·刘诜 送吉水叶教授归金华
- 波澜不起千年井,日月长閒一局棋。 元末明初·胡奎 题处静轩 其一
- 直上云霄扶日月,半横龙窟障波澜。 元末明初·乌斯道 登小孤山
- 波澜原覆手,花月肯埋头。 明末清初·龚鼎孳 立秋日雨后同子位檗子亦友次德仲调小集西堂限新秋微凉四韵时玉少以病未至亦请遥和 其二
- 珠寺考钟鸣夜月,越江飞浪障东澜。 明·朱士赞 游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 其二
- 官渡晚澜虚鸐立,女墙斜月冷乌栖。 明末清初·陈子升 写意
- 故园日月君长有,宦海波澜世几逢。 明末清初·郭之奇 宋尔孚携斗酒及新诗追至三河同舟竟日夜而别酒醒却望寻韵寄答
- 潦尽微澜歌鼓枻,秋高明月趁扬舲。 明·卢龙云 送孟担南还次留别韵
- 剧雨狂澜遽如许,清风明月坐成空。 明·李滉 次李公干韵
- 上界楼台悬日月,下方风雨长波澜。 明·陆深 登华山至青坪
- 幸履阶墀瞻日月,敢辞舟楫犯波澜。 明·顾璘 北觐将归呈泾川公
- 鸡唱远村皆落月,潮生古渡已层澜。 明·薛瑄 宿水村二首 其一
- 感时空岁月,行路屡波澜。 明·皇甫汸 被弹
- 即以观澜至,当为待月留。 明·袁中道 火神庙小饮看水 其二
- 鹤语恬宵月,鹏翻怒海澜。 明末清初·阮大铖 依韵酬赵又汉雨中见怀兼约过饮
- 鸭水波澜静,燕山日月熙。 明·朴彭年 送成御史赴京
- 地尽波澜阔,天低日月垂。 元末明初·李崇仁 送日本使者庆菊。侍者请号。上特赐禅师时对马岛主崇宗庆因庆菊献方物。故末向及之
- 交情空岁月,世事但波澜。 明·皇甫汸 寄赠冯子二首 其二
- 主张风月推坛坫,舒卷波澜入唱詶。 清初·查慎行 中秋与佟陶庵中丞相遇于江阴舟次邀同月下小饮口占一首
- 回澜力大关风气,霁月光澄见性情。 清·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 其一
- 洪澜不砥忧春泛,弦月孤明惜夜良。 清末至现当代·何振岱 夜过万寿桥
- 寸心独照沧江月,只手方回大海澜。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又呈二律 其二
- 大海回澜犹有恨,荒祠冷月转无聊! 清末·许南英 崖门吊古
- 愁中击楫波澜壮,梦裹乘舟日月高。 晚清·张百熙 和易实甫
- 大海风澜凌一棹,沧江虹月映三厨。 清·白华洙 缺题 其二
- 过眸岁月真无住,漪面波澜亦有章。 清·弘历 漪澜堂再叠前韵
- 恩添瀛海波澜阔,人到中天岁月宽。 清·陈廷敬 圣德万寿诗 其九
- 静收珠海澜千派,澹印仙湖月一潭。 清·翁方纲 上春之初敬观广州府学堂庑礼器碑刻并谒先贤诸祠得诗十二首 其七
- 拍拍观澜槛,依依泛月舟。 清·李胤永 寒碧楼雨中。同深远,景洪。复赋前韵
- 不作波澜想,端知风月宜。 清·弘历 题船室
- 白芦欲上瞿塘月,赤甲犹听滟滪澜。 当代·陈初越 白帝城感事
- 大海波澜动,长城岁月侵。 当代·吴金水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