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对“露”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 宋·吴可 和人闻笛
- 僧去古潭云渡水,鹤阴清露月平松。 元·撖降 游香山
- 洗耳秋潭冷,披裘晓露滋。 明末清初·屈大均 岩滩作
- 露气千崖浮沆瀣,潭光一镜湛空明。 明·钱月龄 华藏重游
- 衣沾丹峡露,影落白龙潭。 明·赵靖 孔岩。谢地主来会
- 园葵披露碧,山木拥潭青。 明末清初·毛奇龄 重游青原七首 其三
- 流月频闻警露鹤,奔雷瞥见拔潭龙。 清·朴世堂 舍东溪南石上。有偃松树大合抱。枝交叶密。特异众松。每暑月。休憩其下。炎景流铄。清阴不移。壬子春大雪。山木尽倒。此松亦被摧压。昔读杜工部楠树歌读时。尚未深了。古人于一木。惜之如此。意不徒然。为赋一律。以识深感
- 洗艳难邀珠露润,托根还想玉潭深。 清·杭世骏 瓶荷
- 碧涧清潭成丽瞩,苍葭白露想伊人。 清·弘历 题张宗苍万木奇峰
- 秀润丛承露,空濛影落潭。 清·弘历 嘉荫轩
- 石华垂露爽,崖绿响潭阴。 清末至民国·曹家达 七月还乡祝氏轩窗晓坐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