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对“谷”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唐末·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 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 唐末至五代·韦庄 桐庐县作
-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唐初·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 潭鱼在藻供游咏,谷鸟含樱入赋歌。 初唐·李乂 兴庆池侍宴应制
-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北宋·苏轼 和仲伯达
-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閒。 北宋·梅尧臣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 风带泉声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 后周·释延寿 山居诗 其六
- 华表鹤归春谷响,玉京龙起夜潭腥。 北宋·陶弼 阁皂
- 山谷藏雄虺,溪潭养鳄鱼。 北宋·刘敞 送人之岭南
- 阴谷冻猛虎,冰潭僵老龙。 宋·孔平仲 十月寒
-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 宋末元初·汪炎昶 晚出山涧
- 潭心映月清无滓,谷口行云意自閒。 元·王恽 题何练师巨川虚白庵 其二
- 石潭骤起蛟龙蛰,松谷遥惊鹳鹤回。 元末明初·梁寅 癸卯腊月雷
- 风潭对影来溪曲,云谷闻香坐石头。 元末明初·宋禧 为王汉章题郑山辉李石楼合作兰竹图
-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明末清初·陈恭尹 寄送蒲衣自丹霞之福州
- 潭深自激风雷黑,谷迥谁群鹿豕游。 明·李梦阳 麻姑山
- 夜半潭空常印月,春深谷响恍闻雷。 明·杨任斯 平溪石潭
- 积水成潭时作雨,依松辟谷静闻声。 明末清初·李士淳 朋山龙潭
- 石潭亟丈迷春草,坡谷池台锁暮烟。 明·李廷立 挽栗谷先生
- 石潭函丈生春草,坡谷亭台锁暮烟。 明·李廷立 挽栗谷李先生辞
- 潭鱼在藻惊人跃,谷鸟衔花过水啼。 明·区大相 行经玉蝀望太液池
- 潭心斲出屏崖立,谷口喷飞雪浪寒。 明·具凤龄 两岩纪胜。奉丹丘守黄仲文 其一 云岩
- 窗迎嶰谷三春霁,幔捲湘潭五月寒。 明·郭廑 竹庵
- 玄谷月明云鹤梦,碧潭春暖水龙吟。 明·张天赋 春日游东岩
- 空烟邃谷闻清唱,落日澄潭发浩歌。 明·罗泰 渔樵问答
- 幽兰谷里堪纫佩,渌水潭边可濯缨。 明·严嵩 方广寺宋晦庵南轩二先生所经衡守计使君期游
- 放歌空谷长骑虎,濯足秋潭不避龙。 明·史谨 寄王东白次韵
- 寒潭夜映藤萝月,虚谷香摇贝叶风。 明·李浩 阙题
- 有韵泉声鸣豹谷,无心云影接龙潭。 明·钟云瑞 龙潭峡许公岩
- 潭心气爽人难醉,谷口风微鸟自吟。 明·王恭 竹下酌
- 云归谷口真成懒,月到潭心本自明。 明·林光 题丁明府三江渔樵人卷
- 潭鱼迎棹跃,谷鸟狎人飞。 明·区怀瑞 泛舟流霞岛
- 石立潭边静,泉飞谷口遥。 明末清初·释函可 和天然兄初住栖贤韵
- 润生晴谷雨,光动夜潭天。 明·邵宝 寄薛石泉
- 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 明·区怀瑞 双源洞
- 潭清鱼作队,谷密鸟知回。 明·刘希庆 次韵
- 龙蟠潭隐隐,猿啸谷碀碀。 明·孙应鳌 碧云洞
- 深潭沈雁影,幽谷贮莺声。 明·范嵩 东溪小隐
- 空谷逃人足,澄潭湛我心。 明·王慎中 开先寺龙池
- 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明·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
- 潭清容可鉴,谷响语还应。 明·袁华 次韵诸葛用中归真观三秀亭纪兴
- 野田栖晚谷,溪树落寒潭。 明·邵宝 山南道中
- 高岸翻为谷,洼居直似潭。 清初·查慎行 七月十九日海灾纪事五首 其三
- 千寻竹势筼筜谷,百步渔梁钴鉧潭。 清·熊士鹏 游月湖登梅子山同陈愚谷虞部
- 鸟吟前谷初晴树,松入寒潭落乳泉。 清·卓梦采 凤岫春雨
- 秋潭月迥千年白,夏谷松生一夜寒。 清·李胤永 清圣庙
- 寒潭生月小,空谷受云多。 清·戴亨 灵岩寺夜步
- 龙蟠潭水暗,虎过谷风生。 清·刘大櫆 山行
- 尚知蒙谷外,犹照古潭心。 清·崔宏楙 颜岭
- 潭云初淡抹,谷雾未全埋。 清·李是远 搜胜台。敬次退溪先生韵
- 愚看志谷知多少,圣爱名潭乘兴临。 近现代·林鸣銮 圣潭
- 金虹蓝月谷,玉水黑龙潭。 当代·姚佳 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