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对“海”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唐·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其三
- 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唐·方干 陆山人画水
-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唐·李郢 送人之岭南
- 海底清天镜,潭中碧眼珠。 唐末·克符道者 洞山泉
- 有道故人今隔海,不应龙卧在深潭。 南宋·释宝昙 和吉祥孜老二诗 其一
- 心观潭月白,梵听海潮声。 北宋·赵抃 览先祖太傅留题国清寺继和
- 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蛟去后悬。 元·揭傒斯 送詹尊师归庐山
- 千年白璧沈沧海,一颗骊珠耀碧潭。 元末明初·叶颙 再次前韵(予与其父旧识诗中故及之)
- 广海绥南服,湘潭控上游。 元·成廷圭 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
- 飘零湖海愁归客,憔悴江潭问逐臣。 明·徐熥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 炎蒸岭海霾连瘴,憔悴江潭影伴形。 明·赵靖 送李台徵之任公州 其三
- 神砂古井潭前月,羽化刚风海外山。 明末清初·彭孙贻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 其十五 天仙湖徐弯宅
- 云收宿雨归潭树,石泻鸣泉溅海涛。 明末清初·彭孙贻 武原十五咏 其三 陈山龙湫
- 龙潭薜荔裁春服,厓海珊瑚拂钓竿。 明末清初·岑徵 寿陶陟瞻
- 湘潭放逐兼多病,辽海流离任久贫。 明末清初·李敏求 贫病
- 枫叶鸟衔潭漼漼,莲花鳌戴海濛濛。 明·柳梦寅 次韵赠阿达山僧诗轴 其一
- 潭龙吼自书声起,海鹤惊从瑟韵闻。 明·林熙春 题孝廉杨寄实凝翠图
- 月照寒潭珠渐满,风传瘴海噩潜移。 明·韩日缵 送王虞石侍御还朝 其一
- 空洞欲吞潭底月,峥嵘雄压海门潮。 明·李应泌 三洲岩
- 禅潭秋尽鱼龙隐,瀛海潮生岛屿浮。 明·奇遵 次安判书韵。书寄释森上人 其一
- 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 明·吴昂 集水竹居
- 沧海未离珠母穴,寒潭曾共玉龙居。 明·苏仲 寄谢周天统先生惠以银鱼
- 曾贪白月捞潭底,更觅遗珠到海隅。 明·林光 闽使来聘
- 禅榻静看沧海月,茶泉闲扰碧潭螭。 明·金时习 洛山寺赠禅上人 其一
- 潭龙作雨常闻咒,海鹤横空独抱琴。 明·浦源 赠王鍊师
- 投身栖海蛤,倾盖护潭龙。 明末清初·凌义渠 报国寺变窑观音恭纪十八韵
- 帆影问潭月,江声话海楼。 明末清初·张家玉 苍梧逢叶二开美
- 众流归大海,孤月印寒潭。 明·丘浚 寄题南华寺大鉴禅师
- 鲛室潭涎敛,蜃楼海市重。 明·陶益 江中晓泛有怀二首 其二
- 人情沧海看三变,身世江潭放九歌。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次韵答江华朴副尉
- 湘潭离恨泣青玦,湖海诗名齐白眉。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与紫泉,厓石,老圃共赋 其二
- 三秋别绪萦潭水,万里诗情到海山。 晚清·李桓 快雨得李冰叔大令复书补示客秋赠行旧句次韵却寄
- 城高蜃市连青海,山压蛟宫老碧潭。 清·通复 将之广州留别南雄陆孝山使君二首 其二
- 潭龙石拆留云湿,海雁风高背日行。 清·李天辅 许亭 其二
- 岭海惟怜除吏远,江潭敢道逐臣孤。 清·赵持谦 寄赠贯之 其一
- 献吊湘潭悲宋玉,窜身辽海泣崔骃。 清·吴兆骞 感示子长
- 长笛欲呼沧海月,短屏新写石潭图。 清·李天辅 再叠
- 吸雨潭龙舞,凭涛海若骄。 清·李宗城 挹清楼。用翠轩韵 其一
- 岭海坡公荔,江潭屈子蓠。 清·盛景璿 和易实甫 其二
- 岭海炎蒸地,江潭困悴行。 清·崔锡鼎 药泉先生挽
- 雨怪潭蛟舞,风知海鹤来。 清·吴雯 韩维藩兄招游盘底山园时华林姜公暨迥凡凫庵佩青鼎臣诸君子同集用杜韵四首 其二
- 潭畔蛋歌徒有忆,海门鲛泪可曾收。 当代·刘峻 古迹十二首 其三
- 欲海擘开浑是幻,心潭掷破自成文。 当代·程滨 酬啸云楼主刘梦芙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