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对“洞”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 唐·白居易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唐·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其四
-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 宋·陈纲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 无日不飞丹洞鹤,有时忽起隐潭龙。 北宋·释昙颖 游上雪窦
-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 北宋·孔武仲 次韵邓慎思见寄
- 清潭易见鱼翻锦,幽洞难窥豹露斑。 宋末元初·杨公远 黄山
- 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 元·陈镒 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
- 澄潭月上金鸡响,古洞泉流玉幅悬。 元末明初·张以宁 丙寅乡贡同宁德黄君泽韩君瑕林鹤山登幔亭峰今十五年矣赋此并怀黄子肃同年
- 龙去石潭黄竹暗,鸟啼仙洞菊花晴。 元末明初·刘崧 送汤子敬之宁都并柬王太守姜炼师
- 山连王子洞,水落圣官潭。 元末明初·刘崧 入百记望王岭诸峰
- 洞起春云招胜侣,潭空秋月證前身。 明末清初·吴伟业 九峰诗 其三 神山
- 风云有气生潭口,虎豹无声立洞前。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镇
- 柏潭路古摇晴荔,竹洞城阴掩热椒。 明·李梦阳 酬和李子夏日游天王寺见赠
- 阴壑双潭澌欲响,悬厓一洞上无梯。 明末清初·阎尔梅 游崆峒山
- 碧潭彷佛闻仙语,丹洞依俙见鹤骖。 明末清初·金炰 金刚山杂咏 其五
- 潭月日高珠阁影,洞云应护石床居。 明末清初·李植 送洪景泽之任清风
- 深潭隐见龙鳞跃,古洞硿砻鬼斧凝。 明末清初·毕自严 王邑侯招同高东溟中丞游苍龙峡即事
- 金锁迹荒潭水静,玉环情断洞云重。 明·郭槃 登飞来十九福地
- 岩泉作雨寒潭静,古树眠云石洞閒。 明·陈侯周 登白岳
- 丹洞云深留鹤驭,澄潭秋涨蛰蛟龙。 明·王弘诲 罗浮山
- 玉环洞杳风生树,金锁潭空月满舟。 明·叶春及 登飞来寺
- 澄潭犀去留清影,古洞龙归起暮钟。 明·叶梦熊 飞来寺
- 风动犀潭金锁冷,云封猿洞紫烟多。 明·郭棐 飞来寺 其二
- 出洞漫留龙麝迹,石潭空锁水云痕。 明·郑澈 挽栗谷李先生辞 其二
- 春尽玉潭乘雨泛,日长丹洞眺云生。 明·皇甫汸 文太史游义兴归赠
- 潭中盘石天成座,洞里青山锦作屏。 明·金克成 与敬仲,原明戏制
- 古潭雷迅苍龙起,仙洞云深白鹤还。 明·张逵 万山西爽轩望黄山
- 春游洞里花成幄,渔会潭边石作盘。 明·李滉 谨伏奉和聋岩先生辱示之作
- 云归虎洞萝阴合,日照龙潭塔影涵。 明·邓仪 题绿萝庵寄希公并致王司马
- 紫云洞里逢秋月,赤鲤潭边度早霜。 明·黄玄 送金秀才之温陵
- 虎豹洞深千嶂合,蛟龙潭古万年多。 明·王鹤 游终南山
- 严程恨未经云洞,胜境犹怀过岛潭。 明·李好闵 竹溪馆。呈权使君
- 潭虚金锁冷,洞古玉环空。 明·郭棐 峡山飞来寺
- 洞底花成药,潭中石化苔。 明·陈万言 天台
- 鹤洞烟霞迥,龙潭水石奇。 明末清初·李安讷 金刚山天德寺僧释珠。持具大受书来。请题诗卷。大受篇什。多在其中。率尔书赠。仍使还示
- 钓月蛇潭老,耕云鹤洞仙。 明·林芸 和寄姜文望兼示郑择中 其三
- 火照潭心影,经传洞腹声。 明·吴兆 师子岩
- 杖溅龙潭瀑,衣黏灵洞苔。 明·袁宗道 寿舒翁,大行父也
- 齐潭看蘸月,丹洞挹流霞。 明·尹铉 次怀山
- 洞隐千年鹿,潭飞万里鸿。 明·杨巍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 心才潭镜静,气复洞云浮。 明·卢守慎 次韵赠智峰
- 烟霞万瀑洞,水石九龙潭。 明末清初·李安讷 赠别楚萍上人归枫岳天德庵
- 澄潭犀去沉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 清·朱彝尊 峡山飞来寺
- 镜涌楼台双洞启,天垂云树一潭空。 清·蒋士铨 游吼山分得东字 其二
- 侧身峭洞苔黏屐,照影清潭翠湿襟。 清末至民国·郑元昭 初夏游鼓山 其四
- 洞口晴绡横古木,潭心寒玉映遥天。 清·王云龙 岩豅寺
- 潭龙欲醒珠偏洁,洞鹤长鸣韵更幽。 清初·释今无 与诸子宿万鍊师道院赏月
- 空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解玉环。 清·李符清 九山峡山寺登高
- 沸珠洞底歊朱火,皎镜潭心喷紫烟。 清·曹麟阁 温泉夜雨
- 龙潭水浅田园在,猴洞亭高石径幽。 晚清·江昶荣 登恒春南城楼
- 古洞生风疑伏虎,空潭印月冷蟠龙。 清·卢国华 登冶父山追怀净根上人
- 龙潭深䆗窱,珠洞耸嵯峨。 清末至民国·陈衍 由灵光寺出游三山庵大悲寺龙王潭香界寺上宝珠洞复下折至秘魔崖
- 花藏仙洞秘,龙隐石潭清。 清·任埅 向灵觉寺途中
- 玉洞穿花入,琼潭泛月回。 清·任埅 李海州嘉仲挽 其四
- 潭隐白龙时溅雪,洞开金虎挟风回。 当代·姚佳 雪窦寺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