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对“陶”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 唐·白居易 小宅
-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唐·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唐·李群玉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
-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五代至宋初·徐铉 送欧阳大监游庐山
- 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 北宋·苏轼 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
- 菊径顿疏陶靖节,月楼偏忆庾元规。 北宋·杨亿 次韵和昭收寄银台李舍人之什
- 三径未荒陶令菊,四时长放庾郎花。 北宋·元绛 过牛光禄故居
- 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 宋末元初·杨公远 次姚舍人 其二
- 楼中不负庾公赏,席上谁为陶令贤。 北宋·郭祥正 送叶圣参守九江郡
- 故知庾信多清泪,何事陶潜亦白头。 宋·晁说之 秋
- 野趣近依陶令宅,幽姿深隔庾公尘。 宋·李光 向丞厅旧有小轩榜曰日哦庳隘不爽近彻墙向南植竹数竿改曰分翠与僚友邑之贤彦日游其间且索鄙句因赋二诗呈诸友 其二
- 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赋此生愁。 宋·赵鼎 将发泗上
- 老来庾信多愁思,归去陶潜只醉眠。 宋·李正民 和平叔见寄
- 夜月庾楼怀抱在,春风陶径梦魂通。 宋·董嗣杲 蒙叟悟禅人俗舍在湖口县予留江城闻其归省且有书贶因寄二首 其二
- 庾信因愁老,陶潜为酒存。 宋·周文璞 再如金陵
- 唤起陶潜醉,能消庾信秋。 南宋·韩淲 次韵上饶 其一
- 兴似陶潜赋,愁如庾信家。 北宋·刘攽 秋园晚步 其二
- 采菊思陶令,登楼忆庾公。 元末明初·王冕 客边五首 其五
- 莲社不妨陶令醉,韭菹谁信庾郎贫。 元末明初·谢应芳 和玉山初夏言怀 其一
- 三径清风陶令宅,九江风月庾公楼。 元末明初·蓝智 庐山咏怀古迹
- 庾信馀幽赏,陶潜避俗喧。 元·傅若金 送程伯皋还新安
- 白昼黄涛翻庾阁,苍崖翠木溜陶村。 明·李梦阳 杪夏急雨江州
- 黄菊已深陶令酒,青山重约庾公楼。 明·陈迪祥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
- 白莲香断陶潜社,明月寒生庾公楼。 明·欧璞持 东林寺
- 庾信二毛垂两鬓,陶潜五柳漾千丝。 明末清初·河溍 次康节首尾吟。赠成而振 其三
- 粳秫自供陶令酌,鱼鲜不似庾郎盘。 明末清初·李敏求 领邑
- 帆载庾公楼上月,舟经陶令宅边花。 明末清初·阮大铖 重九前二日马时良宫詹繇楚履南院任 其一
- 忽惊庾岭梅花白,始解陶金宝树红。 明·张嗣纲 立春得谢宗吉陵江书询我星岩失约赋此寄怀
- 碧柳五株陶令宅,青山一半庾公园。 明·韩应寅 玉河馆。忆城西旧庐
- 风尘忽老陶潜菊,樽酒聊登庾亮楼。 明·余继登 九日同魏懋忠冯用韫登显灵宫玉皇阁 其二
- 归田乐酒陶彭泽,傲世能诗庾子山。 明·权好文 送赵察访宗道归乡
- 庭前剩种陶潜菊,扇底全无庾亮尘。 明·张弼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其一
- 一生爱酒陶彭泽,千载能诗庾子山。 明·李承召 次麻川子陪申左相游西湖诗 其九
- 青山杂树陶潜县,明月孤城庾亮楼。 明·王跂 九江道中
- 采菊恨无陶令酒,临风愁污庾公尘。 明·苏世让 乙巳冬。西岭新舍成。始来寓 其七
- 庾信归来空有赋,陶弘老去竟何官。 明·顾璘 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 其六
- 庾亮雅怀非惮老,陶潜有子更何求。 明·张天显 寄谢姑苏顾朝列
- 举杯莫负陶潜菊,称兴重登庾亮楼。 明·陈迁 秋夕
- 耽酣量浅援陶止,欲赋才疏怯庾工。 明·苏葵 秋兴二首 其二
- 忧劳陶甓设,潇洒庾楼亲。 明·王慎中 送林退斋中丞巡抚湖广时方有征苗之役张净峰公往为总督故末及之
- 地远陶潜社,人怀庾亮楼。 明·顾清 涯翁示独酌二诗序云是日饮松江酒次韵奉谢 其二
- 直恐西尘劳庾扇,敢开三径引陶车。 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复樊诗
- 花冷未迷陶令宅,月明应上庾公楼。 清·张问陶 送何兰士侍御出守九江
- 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 晚清·蔡国琳 秋日感怀
- 黄花满手陶徵士,枯树伤心庾子山。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翌日与菊史,志斋,东渚,石汀诸人共赋 其六
- 关河庾信空萧瑟,形影陶潜孰主宾。 清·曾国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其十四
- 归来适过陶潜宅,兴发还登庾亮楼。 清·贝青乔 江州
- 清微绝俗陶彭泽,哀艳惊人庾子山。 清·陆惟灿 书梦华先生诗集后
- 罢官栗里陶潜隐,流寓江南庾信哀! 清末·许南英 和林健人寿菊小集原韵
- 陶径娱宾聊假日,庾楼成唱续高风。 清·邹一桂 九日登甲秀楼送阮主试即依赠韵 其一
- 陶公饮嗜元多趣,庾府诗清也自工。 清·洪敬谟 清疏阁会饮 其二
- 向东篱似陶元亮,虽小园同庾子山。 清·申纬 次韵答蓉城
- 战船浪卷陶公庙,宾幕风回庾亮楼。 清·黄之隽 武昌怀古 其二
- 对酒每思陶令菊,临风常避庾公尘。 清末至民国·郑国藩 读时事新报感怀二首 其二
- 冲和绝效陶彭泽,萧瑟真同庾子山。 清·南龙翼 伯圭次前韵。更步以寄 其三
- 停云不解陶潜恨,枯树犹蒙庾信怜。 清·胡釴 秋日雨后独步
-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清末至民国·陈宝琛 哭司直
- 风高陶侃垒,月满庾公楼。 清末至民国·陈尔锡 与侗白观察夜谈述怀更赋四律奉赠 其一
- 庾信伤心赋,陶潜自祭文。 清·陈逢衡 花落
- 功存陶士行,劳并庾征西。 清·吴雯 寄呈徐子惺方伯六首 其六
- 独处陶令宅,远游庾公楼。 清·陆浚明 九日暮雨有怀以祥五弟二章 其一
- 避地但锄陶令菊,当风莫障庾公尘。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入伏
- 客稀懒扫陶潜径,地僻欣留庾信园。 清末至现当代·孙肇圻 春日抒怀
- 为以陶庵伤梦忆,应如庾信接春声。 当代·幻庐 立春夜于吉日格勒涮肉遣岁,与金红二兄约用庚青进退格,即送副座归里过年
- 庾信老来难可付,陶潜归去且休论。 当代·姚佳 浑源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