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对“塔”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唐·李商隐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 唐·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
- 前期雁塔应同化,今日龙宫又再期。 唐·李绅 题龙宫寺净院四上人
- 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 初唐·武三思 五言和波崙师登佛授记阁一首
- 到宫龙节驻,礼塔雁行成。 中唐·严维 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
- 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 唐·杨廉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胡尘不隔蟾宫路,镜水初题雁塔名。 宋·刘子翚 鹿鸣燕诗送诸进士
- 白鹭背花寻塔路,赤乌冲柳集宫墙。 南宋·周弼 凤凰台
- 佛寺题名塔,天家奏试宫。 北宋·胡宿 送黄孝先
- 礼崇光教塔,时奉孝严宫。 金·赵秉文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
- 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𣄢占故宫。 元·何景福 望江亭
- 龙宫乞水波涛险,雁塔题诗薜荔深。 元末明初·克新 次韵陈敬初员外留题三塔寺二首 其一
- 云拥禅关新建塔,花明潜邸旧行宫。 元末明初·乌斯道 登蒋山
- 玉燕龙宫将数子,金灯雁塔涌千枝。 明末清初·钱谦益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 其八
- 玉塔金轮开水国,桂宫云箔敞仙都。 明末清初·李植 次咏月楼韵 其二
- 琳宫曙启花俱发,铃塔春通草亦香。 明末清初·毛奇龄 奉和乾庵和尚天衣古迹十咏原韵 其五
- 雁塔联名题露石,蟾宫接武折秋花。 明·陈琏 题传桂卷
- 十丈龙宫依岸出,千层雁塔入天高。 明·刘希庆 月出山道岬寺。谨次朴使相韵
- 银塔联瑶树,琼宫隐玉城。 明·陈天资 良乡夜雪
- 迢递经禅塔,迂回谒閟宫。 明·龚敩 游钟山寺
- 共折蟾宫桂,同题雁塔名。 明·郑惟吉 李参判泽挽
- 宫声缓应车前铎,塔语欣闻岸上铃。 清初·查慎行 奉送座主大宗伯许公予告归里五十韵
- 云霾远塔参差树,月倚行宫寂寞花。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沙河店前百步有明故宫遗址得诗一首
- 几处鼓钟喧佛塔,数行松桧闭儒宫。 清·李匡德 使燕朝正一日。开关许出。仍得遍游城中。转入国子监。与监生数员少话矣。归后。进士平川盛君送诗见赠。依韵和
- 因谒龙宫称妙应,回思雁塔现耆筵。 清·弘历 谒妙应寺题句
- 斜阳坐对三山塔,细雨来看六代宫。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金陵杂感十二首 其一
- 玲珑思雁塔,寥寂守龙宫。 清·弘历 云净寺题句
- 因之标雁塔,本是搆龙宫。 清·弘历 清净化城瞻礼
- 风塔钟声晕,虚宫佛骨清。 清·李明焕 洛山寺
- 水气宫门静,星辉塔顶高。 清·李宪噩 金山寺
- 雁塔新题天作壁,骊宫残浴夜闻钟。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题彭菽斋关中诗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