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贤”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况当朝野搜贤日,正是孤寒取士时。 唐末·杜荀鹤 送友人入关
- 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 盛唐·高适 送韩九
- 宅入先贤传,才高处士名。 唐·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其五
-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唐末·韩偓 南亭
- 争无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 唐末至五代·齐己 寄匡阜诸公二首 其二
- 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 唐·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 选貌略如唐进士,慕名几似晋诸贤。 南宋·刘克庄 陈寺丞续荔枝谱
-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南宋·刘克庄 示同志一首
- 莼鲙何惭高士决,琴龟不减昔贤清。 南宋·刘克庄 和叶尚书解印二首 其二
-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 南宋·刘克庄 贫居自警三首 其二
- 汝辈未宜轻宿士,此翁犹及见先贤。 南宋·刘克庄 明道祠满
- 鸰原任说朝贤贵,鹤氅惟称处士闲。 北宋·王禹偁 送宋澥处士之长安
- 科举法行无誉士,丘园礼废有遗贤。 南宋·刘克庄 挽刘学谕
- 拂拭先贤传,光辉处士星。 南宋·朱熹 送芮国器二首 其一
- 闻道为贤多受赏,未应此士独遗搜。 南宋·赵蕃 过丰城见甘叔异怀孙温叟
-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裤歌。 南宋·姚勉 和郡侯劝驾韵 其二
- 连岁朋来多秀士,一朝归去两高贤。 南宋·陈宓 送延平二堂长
- 旧说三贤皆特操,今看二士倍荣观。 南宋·楼钥 赠蜀二史
- 工部先生天下士,莆阳太守大夫贤。 南宋·林亦之 谢林守架艾轩先生祠堂
- 设科取士制虽旧,侧席求贤意自新。 南宋·程洵 再用韵
- 十洲便著登瀛士,三径难留避世贤。 南宋·张孝祥 题鲁如晦通隐
- 江左诸贤慕安石,贞元朝士独刘郎。 宋·陈师善 挽赵秋晓 其一
-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宋·李正民 海邑少交游相见者以为言故作此诗
- 辞章漫与前贤并,气调终遭俗士嫌。 北宋·吕南公 百年
- 欲报重知惭国士,喜同清议属真贤。 北宋·范纯仁 寄李审言龙图
- 庐开四尺成寒士,榱列三围陋昔贤。 北宋·陈洎 寄宝臣寺丞
- 鹫峰肃肃臻多士,兰社熙熙抚众贤。 北宋·张掞 敕差灵岩寺主大师详公赴寺
- 两贤虽可象,二士岂难追。 南宋·赵蕃 游茶山广教寺
- 诸公交荐士,造物竟遗贤。 南宋·黄干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 其一
- 二士俱人物,三贤更主君。 南宋·曹彦约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之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其三
- 爱贤高赞画,造士忆同寅。 南宋·曹彦约 潘景泰知县挽章
- 世岂无他士,公应自昔贤。 南宋·韩淲 别郑盱眙
- 留连资旷士,吟咏属高贤。 北宋·练潜夫 赋得同江华令贯之黄兄游阳华岩一篇
- 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
- 执绋多名士,传家有象贤。 元末明初·袁凯 挽夏叔明
- 自古衣冠多爱士,只今台阁况求贤。 元·傅若金 送何时春北上
- 重过招贤里,迟留处士家。 元末明初·宋禧 自题叶氏隐居壁上墨戏
- 星陨忧高士,山颓惜大贤。 元·李孝光 挽朱西隐
- 圣代方尊士,诸公急荐贤。 元末明初·王圭 送汪叔志赴省试
- 汉武求贤期绝域,燕昭来士有高台。 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刘静庵
- 幕中壮士争超距,稷下高贤共唱酬。 明末清初·吴伟业 送山东耿中丞青藜
- 名列高贤传,山留处士阡。 明·徐熥 方山严孝子
- 壁有先贤籍,门多处士车。 明·王世贞 新乐端惠王挽诗一首
- 阅传知高士,遗孤是大贤。 明·徐渭 挽上虞葛翁
- 作士有方唯是学,用贤无类只须公。 明末清初·金瑬 贺白洲大学士新拜大冢宰出谢恩命
- 琴书高士风无忝,封禅先贤草尚存。 明末清初·阮大铖 谢顾兔泉以其先人东桥公集见赠
- 百年养士思先帝,一诏求贤拜至尊。 明·张缵曾 读求贤诏恭纪
- 遁世独输高士隐,披图因见昔贤心。 明·丘浚 题山水
- 累叶象贤堪继武,几人国士未酬恩。 明·卢龙云 送陈仁甫归豫章二首 其二
- 星岳降精迎国士,雪冈钟异挺儒贤。 明·沈喜寿 挽郑寒冈
- 亚春陈贺梯航士,储禁呈祥羽翼贤。 明·沈喜寿 送别睦佥知茶山赴京
- 末路高贤名副实,偏邦佳士貌如心。 明·沈喜寿 赠别湖西伯李九畹
- 除吏自应收士望,翘材原为广贤科。 明·于慎行 送王静所明经北谒主爵
- 一章再补贤关缺,六馆先期士类成。 明·吴宽 送罗编修擢南监司业
- 建庙尊贤真盛意,开堂聚士岂虚誉。 明·权好文 访临皋书院。忆郑文忠公
- 寻常志士能轻世,岂有高贤不奈贫。 明末清初·梁宪 秋日过洪水部
- 一代凤麟天下士,四方霖雨梦中贤。 明·张宁 送于宪使致仕
- 燕市悲歌逢壮士,金台遗迹想前贤。 明末清初·申敏一 奉送冬至使李参议令兄朝京
- 蓍成地火前贤悔,岁在龙蛇处士屯。 明末清初·阎尔梅 通邑士民为余具结山东谢之
- 下士谁抽青笈秘,高贤久作碧山栖。 明·尹台 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 其一
- 白璧招贤成往叹,黄金好士只空闻。 明·尹台 遣怀用前韵二首 其一
- 招贤堪笑黄金筑,待士谁论白璧陈。 明·崔演 观太学彝伦堂
- 已酬乡里晞贤志,能报朝廷养士恩。 明·吴宽 谒文信公祠
- 谁教佞佛称居士,未许持觞问圣贤。 明末清初·彭孙贻 自云栖寺归再湖上
- 高贤有意依莲社,开士何年建鹫林。 明·严嵩 和顾东桥宪长游天界寺之作
- 徒闻避俗称高士,未必寻幽损大贤。 明·顾璘 文徵仲翰院约游西湖不至次韵奉嘲
- 白眉最识无双士,黑首争称不世贤。 明·车天辂 百祥楼。赠尹白沙定牧
- 前朝莫问生多士,圣代方看有一贤。 明·柳潚 车五山复元挽
- 昔贤诚卓识,今士亦良谋。 明末·倪元璐 郊游 其二
- 但存高士意,期与昔贤同。 明末清初·范景文 暇办亭落成
- 每语天下士,闻君兄弟贤。 明末清初·赵湛 寄汪仪甫伯仲
-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明·戚继光 盟忠楼
- 滥辱招贤礼,深纡下士诚。 明·权韠 奉别吴都司
- 先贤留杰句,学士继遗风。 明末清初·郑蕴 定平府。次壁上韵
- 阐扬须大士,弘演忆先贤。 明·虞淳熙 万历乙未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白之请诣南屏山弘演圆觉了义经三月四日圆满恭送还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用元和体
- 代北看名士,关西仰大贤。 明·胡应麟 奉赠督学乔公四十韵
- 天岂摧才士,人应识寓贤。 明·孙继皋 送陈猷甫还麻城君以瞽废
- 邑中多士子,岭外仰贤才。 明·李鲁 宣城倅申顺夫索诗。走草以报之
- 尝与终古士,同推陶令贤。 明·叶逢元 十四夜酌月
- 爱贤频吐握,阅士每询咨。 明·黄廷用 元辅七旬
- 七贤应共逸,三士竟何冤。 明·王廷陈 同子言南归道中赋竹桃二物
- 志士宁相逼,高贤不受羁。 明·郑岳 过严陵钓台
- 雅操超今士,高标慕昔贤。 明·李昌祺 挽友人
- 礼闱分较士,皇路广登贤。 明·李孙宸 金陵归思漫成百韵
- 情于说士甘如肉,身为推贤让出头。 清·赵翼 哭座主观总宪补亭先生 其三
- 独使前贤争惋惜,不成进士也风流。 清·蒋士铨 九月十日偶然作 其二
- 名续高贤传,人占处士星。 清·王士禛 怀东痴之德安
- 育贤吾道长,养士国恩奢。 清·蒋士铨 蕺山书院
- 移文岂到周居士,好句长吟沈下贤。 清末至民国·陈衍 赠周彦升
- 昔贤遗躅堪挥涕,豪士高风更起人。 清·赵持谦 从同春堂。登燕岐合江亭
- 庭馆惯留高士榻,生徒矜出大贤门。 明末清初·钱澄之 酬徐公肃司成 其一
- 酒有圣贤仙佛意,琴为名士美人魂。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照霞楼题壁
- 小榻兀如开士室,便舆罕出会贤坊。 清·申纬 春半
- 珊瑚结网收名士,钟鼓扶轮仰大贤。 清·林则徐 曹俪笙相国师七十寿诗 其三
- 此行恐作芦中士,不荐徒知柳下贤。 清·吴清鹏 送友之楚
- 秋风鹄立三千士,沧海蛟腾四十贤。 清·何绍基 闱墨刻成合四书文及经策得六十馀篇炳朗可观同人谓黔中从来所未有喜成一律
- 东郭初来居士屩,右丞多暇进贤冠。 清·赵冕镐 携桐江会赋芍所之约
- 衔命儒臣殷荐士,济时圣主急求贤。 清末·许南英 癸卯乡闱分房襄校,和同乡虞和甫锁院述怀原韵 其一
- 未成国士羞言报,不遇名贤耻受知。 清·吴绮 寄怀浯溪夫子
- 园作高贤宅,门题处士庄。 民国·曹倜 徐漱珊封翁六十寿诗百韵
- 诸贤竟安往,多士复来游。 清·顾镛 里人来言学使张公重葺二泉书院感赋四首 其四
- 道以求贤广,情惟得士娱。 明末清初·钱澄之 昆山吊健庵昆仲纪事书怀
- 下士君能资集益,见贤我自愧思齐。 清末至现当代·柳亚子 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事。感赋二首,再用“溪”、“中”韵
- 贤达同时天独啬,士夫明耻国犹安。 清末至民国·黄节 十二月二十九日,集法源寺,为陈后山逝日设祭
- 故国已惊朝士尽,胜情还与昔贤同。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奉和纕蘅移居诗
- 风流跌宕真高士,巽退谦和是隐贤。 近现代·杨民仁 吕老兆棠先生古稀荣庆成七律二章敬祝千秋 其二
- 前贤列队缘谁立,善士捐资为底彰。 当代·张海鸥 康园十咏 其九 永芳堂
- 王屋终堪高士卧,竹林不慕七贤居。 当代·姚佳 当阳峪窑
- 大都不下求贤诏,高考原为退士科。 当代·陈兴武 偶兴
- 士皆迷彩光和树,贤要看齐号作山。 当代·王悦笛 干校晨兴军训
- 同机还壮士,孤岛祀英贤。 当代·幻庐 酷暑 其二
- 衔须追义士,持节吊先贤。 当代·林英男 初试五言排律述怀六十韵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