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诗”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 唐·韩翃 送郑员外
- 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 唐末·杜荀鹤 下第出关投郑拾遗
- 傥有青油盛快士,何妨画戟入新诗。 宋·陈与义 周尹潜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诗见赠有横槊之句次韵谢之
- 士蒙馀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北宋·陈师道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 青嶂足稽天下士,锦囊今有峤南诗。 宋·陈与义 与大光同登封州小阁
- 诗亡正恐鲁无史,士贱岂容秦有书。 宋末元初·艾性夫 偶成
- 能诗有客怜侯喜,好士惟公继郑庄。 南宋·陈造 再次韵二首 其一
- 尚喜论诗有新益,幸逃阅士若旁无。 南宋·赵蕃 用韵寄孙推官二首 其二
- 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 南宋·蒋廷玉 赠陈宗之
- 士子将期贺空谷,诗人当复兴嘉鱼。 北宋·韦骧 和闻新制间岁贡士
- 士要文章别,诗因谱第编。 北宋·冯山 送利漕刘明复朝议
- 远游陪胜士,归橐有新诗。 北宋·李廌 青泥雪中和德麟韵
- 论诗讥自郐,肄士取诸暌。 北宋·刘敞 次韵和宋职方北城
-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南宋·姜特立 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 其二
- 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 南宋·赵蕃 用思叔韵赠通神郎翁思明
- 士行贫中见,诗名犯后高。 宋·顾逢 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
- 山林此日多高士,风雨连床可论诗。 元末明初·张昱 寄报国寺东堂止庵祥尊师
- 名下看佳士,人间见旧诗。 元·陈樵 黄晋卿见过却归乌伤 其二
- 士命轻如纸,诗名冷若灰。 元·杨弘道 唁高士美
- 江湖不合屈奇士,事业岂徒能古诗。 明·车天辂 奉和东皋崔令公寄赠权汝章诗。因赠汝章 其二
- 健笔久推天下士,明珠新得掌中诗。 明·薛瑄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 其一
- 虎卫将军偏爱士,词林仙客每留诗。 明·倪谦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 其三十
- 高节不殊东汉士,行囊唯贮盛唐诗。 明·童轩 湖海壮游卷为高仲显题
- 宵旰几须忠孝士,臣僚争诵菁莪诗。 明·杨熙止 拆号日。上命臣熙止。即刻入侍。特拜检阅。赐改名曰稀枝。改字曰桢父。御笔题诗首句。令诸宰臣。联进以识喜。诚千古未有之异数也
- 漫学鲁诗歌在泮,敢先周士试吹笙。 明·顾清 与聂令饮聚奎亭作
- 琼琚报厚藏诗箧,山斗名高映士林。 明·权五福 除夕前一日。金相国在原城。次前韵。要我共除夕。适因谳事。辞不赴。奉和相国韵 其二
- 风月拥来天下士,江山留作海东诗。 明·朴祥 拟送上使紫阳唐内翰皋。排律十二韵
- 南洲士久无徐稚,东晋诗谁似董京。 明末清初·徐夜 灵隐道上逢莱阳董樵
- 举世尽知名下士,何人不诵卷中诗。 明·申钦 送芝峰朝京师 其一
- 画戟新诗瞻眺处,青油快士指挥中。 明·金宇颙 赠郑景任
- 久歆意气能推士,却恐风烟未入诗。 明·车天辂 太常清斋有作。奉呈芝峰 其二
- 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 明末清初·彭孙贻 夜坐十首 其八
- 似兹名下士,能作画中诗。 明末清初·欧必元 赠赵丕振
- 汉士云亡叹,周诗不憖篇。 明末清初·全湜 挽赵黔涧 其一
- 鲤庭诗旧学,莲榜士初程。 明·李睟光 挽李进士志寅
- 大风歌汉士,吉日诵周诗。 明·申时行 大阅诗应制
- 计拙羞称士,途穷岂为诗。 明·欧大任 洲上漫述
- 低徊伤国士,扼腕写新诗。 明·何士冢 读信国赠诗感赋
- 士族争相艳,诗家并不寒。 明·周应辰 陆公明住近湖堤沿植花木得薛冈为记斯亦郡中荣观也因赋二首 其一
- 海上燕齐迂怪士,域中哀乐广场诗。 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和韵答樊山 其四
- 公期草野无遗士,我觉湖山有好诗。 清·江湜 呈诗留别彭表丈
- 别来兵革驱穷士,乱后乾坤索好诗。 清·江湜 重登延平使院楼有怀
- 身居达宦犹如士,画已名家更有诗。 清·蒋士铨 小溟舟席上赠朱思堂都转 其三
- 听诗情窈窈,说士味醰醰。 清·姚鼐 冬至大风雪次日同钱箨石詹事程鱼门吏部翁覃溪钱辛楣两学士曹习庵中允陆耳山刑部集吴白华侍读寓同赋得三字三十韵
- 夙昔贫为士,泓峥气入诗。 清·黎简 八月十五日大观察吴公招饮同林汪孙三君明日咏怀投赠
- 诗人赓虎拜,士气动山呼。 清初·查慎行 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
- 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得士果无双。 清·弘历 河间道中
- 大风堂下三千士,玄隐庐中七字诗。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陈君从周为张君大千弟子求题其画集适有人送酒开尝赋此
- 时危祗益诗篇富,战猛从知士气雄。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闻天津战事惨烈感愤成诗
- 论诗细欲分宫徵,爱士真如解渴饥。 明末清初·朱鹤龄 赠周伯衡观察
- 荐士旷怀六一老,投诗长吊汨罗魂。 清末民国初·吴保初 简陈伯严吏部次门存韵
- 裁诗老境心逾细,说士频年口更甘。 晚清·吴鲁 寿刘缉唐孝廉六十 其二
- 得士喜符三益望,有诗闻已万人传。 晚清·吴汝纶 土居通豫送诗叠韵答之
- 士从魏晋多于鲫,诗到齐梁噪等蝉。 清·陈允颐 鸥梦楼即席敬步节使原韵
- 欣闻士论如瞻斗,快引诗怀似涌泉。 清·何绍基 次韵荅杨鹄臣山长
- 士气故从吾辈作,诗名原并使臣尊。 清·戈源 和李青墅培葛培初韵
- 新诗想得江山助,名士仍兼政事传。 清·钱大昕 得李南涧书知于广州相待却寄
- 名士每因流寓重,新诗翻为罢官工。 清·彭孙遹 冬夜梦石林口占却寄
- 好同天下士,去和济南诗。 清·宋荦 送汪陛交入都兼寄阮亭尚书二首 其二
- 士萃东南秀,诗标主客图。 清·戴亨 题观察卢同年雅雨平山高会图
- 名士耽幽胜,新诗寄草堂。 清·戴亨 香山看红叶得黄字秋字二首 其一
- 乱馀士气销沈久,别后诗怀反复论。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伯沆相过晚饮
- 播荡诗书气,雍容士女讴。 清末至民国·陈三立 题赠沈子培太守 其二
- 此士岂堪僚底老,论诗真觉后来贤。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题黄黎雍松客诗集
- 爱士旧传收骏骨,徵诗今忆递鱼书。 近现代·夏纪钊 赠周渭城军门 其三
- 二桃杀士称云物,七步成诗算草虫。 当代·陈振家 有子屡叹怀才不遇赋以遣之
- 败落犹悲甄士隐,推敲亦笑贾诗魔。 当代·张月宇 城居夜坐四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