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童”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几遭朝士笑,兼任巷童随。 中唐·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中唐·王建 赠王处士
- 青真小童捧诀箓,紫府道士携琼苏。 唐·李郢 读《汉武内传》
- 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 初唐·陈元光 山游怀古
- 道士昼闲丹灶冷,山童晓出药苗肥。 南宋·陆游 雨晴游洞宫山天庆观坐间复雨
- 儿童屡惜峰峦过,将士犹教鼓笛催。 南宋·范成大 湘江洲尾快风挂帆
- 道士潜心隐丹灶,儿童劝我举霞杯。 南宋·白玉蟾 桃源祠
- 道士共联石鼎句,村童能和草庵歌。 南宋·薛嵎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 其八
- 林园仙士守,笔砚小童擎。 南宋·徐照 筠州同陈主簿游园
- 药童清入画,道士默如禅。 宋·赵汝迕 四圣观纳凉
- 应知羽士登真去,独见山童汲涧归。 元末明初·偶桓 清真观
- 山童夜静分松火,道士天寒送药苗。 元末明初·蓝智 九日病中
- 家童放鹤青冥上,道士笼鹅绿水滨。 元末明初·邵亨贞 寄孤山和靖祠堂叶掌祠
- 无心求僭士人服,糊口可为童子师。 元·杨弘道 投黄司李
- 朝士题诗赠,家童酿酒供。 元末明初·宋讷 霍元方见寄五言十二韵二首题鲍锡中疏懒钓鱼图遂成五言二十韵二首以答鲍霍二君子 其二 其二
- 洗觥忙羽士,捧研喜山童。 元·吴师道 和黄晋卿北山纪游韵
- 道士来邀坐,仙童为煮茶。 元·赵奕 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
- 委巷几留高士辙,寒窗长课小童书。 明·徐熥 过沈从先江居
- 博士惭厨簏,儿童愧刻镌。 明末清初·钱谦益 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
- 吏士弯弓思敌忾,儿童作队学军容。 明·奇遵 稳城 其二
- 处士新居何处洞,小童遥指隔江村。 明末清初·李景奭 夜到杨根。伻邀许措大坐以待之
- 羽士扫松迎客惯,芝童送酒过花薰。 明·李尹耕 云门山
- 朝士当年鸣佩会,牧童此日跨牛行。 明·丁寿岗 松都故宫。次南伯恭韵
- 牧童此日骑吹笛,豪士当年泪洒筵。 明·丁寿岗 新亭怀古
- 朝士蕃王齐觐谒,黄童白叟竞携扶。 明·倪谦 扈从谒陵十咏 其十 北郊迎觐
- 五岁神童犹靖节,百年清士可廉顽。 明·金驲孙 同南伯恭。送金悦卿归雪岳
- 白头道士对棋局,碧眼小童鸣管弦。 明·吴琏 游罗浮至冲虚观万象森然真洞天境界
- 偶逢道士赠丹诀,闲课山童抄酒经。 明·桑悦 赠萧时清
- 名从天下儿童识,清有江门处士知。 明·庄昶 送张司寇老先生
- 山童迎客惯,国士似君稀。 明·方孝孺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 其四
- 古松为道士,翠羽作芝童。 明·李云龙 罗浮道中四首 其三
- 儿童酣世豢,国士醒心期。 明·陈献章 赠黄希颜春试
- 田舍簿才士,声名慰侍童。 明末清初·谭元春 送伯孔还湘潭
-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明·王廷相 云台观
- 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 明·区大相 夏日同曾中舍明吾汪处士公干显灵道院
- 多病一居士,双鬟二小童。 明·石沆 江门拟白三十首(录二首) 其一
- 针石询医士,阴晴问仆童。 明·崔演 眼疾
- 威动三边士,名传五尺童。 明·陆深 席上联句限韵送沈仁甫宪副陕右
- 高歌无隐士,课采有仙童。 明末清初·郑蕴 春山紫芝
- 僧寮澹对疑高士,杯酒新开课短童。 清·张问陶 菊花诗 其二
- 乍听饧箫童稚集,长吟山鬼士林悲。 清·沈德潜 清明日读楚辞作
- 孝经曾授童蒙执,书院重兴士气扬。 清·王宗河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一
- 二三卿士节权略,日夕儿童戏以耽。 清·弘历 盛京土风杂咏十二首 其四 斐阑
- 小童烹茗空庭待,高士囊琴野彴循。 清·弘历 咏木刻桐院清阴图屏
- 孝经课诵童骑竹,小学刊施士辟荆。 清·吴得彰 曹仁宪谨荣寿两韵体 其二
- 半夜山童来报客,何时学士出为州。 清·南龙翼 赵洪州子直夜半冒雨来访。携过夏名酝。又示马上一律。喜甚走次
- 龙门髦士车争御,鹿苑儿童马共攀。 清·王睿(圣若) 送沈一指之任高陵
- 精神玉府仙童伴,气味天津处士庐。 晚清·李南圭 续贞元录 其三十六 半开梅
- 衔药仙童过弱水,休粮道士上扁舟。 清·黄任 瘦鹤 其二
- 书童雅称双丫髻,居士偏传垫角巾。 清·弘历 崔子忠桐阴博古图
- 却忆女童争媚妩,岂无贤士困蹉跎。 清·金履万 次李相国女童诗韵
- 雅咏伧童怪,深杯道士陪。 明末清初·钱澄之 南康道院
- 进士名还晚,成童艺已奇。 清·李野淳 挽柳明瑞
- 壶浆迎猛士,组练系狂童。 清·张英 平蜀奏捷恭纪二首 其一
- 袁子今佳士,随园昔丱童。 清·邓廷桢 生日林月亭孝廉宋石琴秀才袁又村上舍用工部上贾严两阁老诗韵联句为寿因借玉溪复上杜仆射诗韵成四百言奉酬
- 周土蕨薇怀义士,殷墟禾黍笑狂童。 清末至现当代·柳亚子 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