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年”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唐·白居易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 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唐·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 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中唐·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 圣主重知缘国士,相公多喜为同年。 后唐至宋初·范质 贺李昉
-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中唐·阎济美 下第献座主张谓
- 脱颖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五代·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 迂士岂堪新贵使,少年自与老人疏。 南宋·陆游 老怀
- 霭霭四门多吉士,熙熙万国屡丰年。 北宋·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 霁景丰年象,闲吟旷士怀。 南宋·陆游 人日
- 高帝老朝士,长安旧少年。 南宋·陆游 枕上
- 年光世故推移久,士论朝咨宠遇新。 北宋·苏颂 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班西苑追思昔预闻喜逮今三十一年再至感旧赓唱长言远垂寄示老病读之不觉感叹强次前韵以答嘉贶
- 雅志拟联高士传,倦游慵入少年场。 南宋·葛起耕 览镜
- 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 南宋·方岳 陪吴总侍集研山用赵端明送行韵
- 壮士遨游应自适,少年离别枉伤魂。 北宋·沈遘 次韵和王岩夫见寄
-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 南宋·唐弼 三洲岩
- 好士何妨勤下榻,丰年那有拙催科。 南宋·赵蕃 寄林信州
- 年丰栖亩粮盈野,士饱腾槽马轶群。 南宋·周必大 寄题张元善总领新作楚观
- 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 宋·胡铨 题岳忠武王庙
- 枫宸领袖三千士,莲幕徊翔十七年。 南宋·陈宓 送姚佥判
- 不见少年閒信马,空怜寒士出无车。 宋·王之道 春日书怀 其一
- 久披褐布是居士,时着斑衣犹少年。 北宋·彭汝砺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 槐市早年先走誉,桥门多士羡蜚声。 宋·王洋 沈大虚以丁求安韵寄两篇次韵
- 貔虎幸蒙分壮士,桑榆愧已迫衰年。 宋·李纲 道临川按阅兵将钱巽叔侍郎赋诗次其韵三首 其一
-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 宋·刘一止 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南宋·李处权 失题
- 卵翼千馀士,冰霜四十年。 北宋·刘摰 送李秘监代还
- 湖海称佳士,功名负壮年。 南宋·赵希㯝 送自牧黄监镇之官四安
- 问年虽鲁卫,语士乃齐秦。 北宋·华镇 送越州佥判徐状元赴阙
- 翻车壮士速,落叶长年悲。 北宋·宋祁 感秋
- 展矣兹良士,嗟乎不永年。 北宋·文同 张林宗司勋挽诗三首 其三
- 缪列三千士,于今二十年。 宋·吕稽中 挽和靖先生诗三首 其一
- 爱士容疏放,忘年接隐沦。 元·赵孟頫 送张梦符郎中还朝
- 少年漫说从军乐,志士常怀报国心。 元末明初·赵汸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 其一
- 考试来临多士上,宦游向在十年前。 元末明初·陶宗仪 景辰张先生校文福建归林公崇高画闽溪放棹图赋诗其上以饯因次韵就题
- 北风吸歘年华尽,南国凄凉士气销。 元·郑元祐 王本斋参政挽辞
- 山林犹见贞元士,天地重开绛甲年。 元·刘诜 寿萧熙绩
- 青眼久悬高士榻,白头羞入少年场。 金末元初·李俊民 答赵之美见和
- 一年又向清谈尽,此士能令终日思。 元·刘诜 和刘咸吉
- 最后少年聊奉试,动先多士辄当魁。 元初·李承休 求官诗九首 其八 元少卿
- 分诗莫作中年语,对酒何妨壮士歌。 元·刘诜 中秋留故居兄弟对月分韵得多字
- 百年深雨露,一士独英雄。 元·伯颜(子中) 挽余廷心
- 可怜羁旅士,重越乱离年。 元末明初·王逢 春寒
- 郗超好客真名士,苏晋翻经正少年。 明末清初·吴伟业 宴孙孝若山楼赋赠
- 隐囊药裹宜名士,碧海兰苕竞少年。 明末清初·龚鼎孳 次德以长公大春次公介春诗见示赏咏累日和伯紫韵寄赠二首 其一
- 壮心不分残年少,悲气从来秋士多。 明末清初·钱谦益 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五首 其一
- 渐觉少年增意气,谁知壮士本飞扬。 明末·陈子龙 杂感 其三
- 圣朝原爱士,才子果逢年。 明末清初·龚鼎孳 南士再蒙覆校恩允与试南宫为何次德诸君喜而纪事 其二
- 少年应习武,幽士且栖閒。 明·谢榛 哀江南八首 其六
- 三千句践士,十四舞阳年。 明末清初·屈大均 赠张金吾璩子
- 我安居士病,不入少年场。 明·王世贞 潘景升少有文以书介仲淹乞余志母作此寄之
- 青莲士集东南美,苍艾年登九十春。 明末清初·吴竣 挽孙佥知
- 贫者士常才转富,忽焉年至命方知。 明末清初·姜柏年 挽
- 孔门冠佩三千士,鲁史春秋二百年。 明·郑真 次韵许上舍廷慎见贻
- 隐几还同开士坐,凭栏不异隔年看。 明末清初·阮大铖 山阁同宗白看雪感旧
-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 明末·袁崇焕 秋闱赏月
- 客逢高士片言合,人过中年万事疏。 明·邓云霄 送山人李如初次元韵
- 达士以闲为好事,残年唯懒是良筹。 明·权韠 海州神光寺。酬苏公见寄韵
- 烈士忠臣捐命处,去年今夕陷城时。 明·梁庆遇 八月十五日。即南原城隔之日。夜坐哀吟
- 燕市少年袍映雪,幽州壮士气干虹。 明·李廷龟 次将军庙韵
- 分携易下中年泪,落魄难销烈士颜。 明·于慎行 朱光禄可大倚舟河上携公子过访对酒话别
- 说剑多年雄是玉,隐居高士鬓如银。 明·李英 十三日欧隐君元章见过黄茂才君甫偶至同集
- 嘉禾行纪吴年瑞,槜李还收越士功。 明·游朴 送王华原令嘉善时浙西方有饥寇之警
- 少年颇解骄前辈,名士谁知隐博徒。 明·欧大任 送孙伯远还吴兴
- 愁容渐逐年光改,名品犹依士列佳。 明·宋纯 次默斋休翁谪中吟 其一
- 经纶业共年华远,举措功归士习端。 明·罗钦顺 送太宰廖公之任南京
- 一士忠贞传左辖,百年神武定南邦。 明·唐文凤 过安庆吊余左丞
- 驱车存鲁士,结驷说吴年。 明末清初·彭孙贻 端木子使越祠
- 门下三千士,人间八十年。 明·周叙 挽祭酒胡先生
- 昔我训蒙士,惟君最少年。 明·权近 送咸观察使Paiu
- 探花年最少,中的士咸宾。 明·史鉴 挽礼部倪尚书谦三十韵
- 已就残年计,都无俗士寻。 明·梁庆遇 次晚翠堂韵。赠白善鸣兄
- 建茅前甲士,擢桂及丁年。 明·汪道昆 许相公得谢还新都即事呈六十韵
- 死归高士传,生免少年场。 明·成汝学 走次杜律 其三
- 典引题名士,灵光赋少年。 明末清初·阎尔梅 杨犹龙署中大雪刻烛徵诗遂成三十首 其七
- 少年圯上传书□,谈士樵夫成笑资。 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江上 其一
- 五岳祈年明主意,九原荐士老臣心。 清·袁枚 哭鄂文端公 其三
- 少年结客黄金尽,方士求仙白骨灰。 晚清·丘逢甲 四叠前韵 其七
- 百年聚散堪偻指,一士升沈尚痛心。 晚清·范当世 泰州官廨乃十八年前亲见程悦甫刺史创造落成者今以陆笔城刺史之招而复来此抚今追昔怆然成诗
- 中年仕宦棋留局,下士文章饼啖名。 清·舒位 吴门奉别周东冈太守 其二
- 真率并除名士气,风流翻胜少年场。 清·张问陶 二月十六日徐寿徵招同葑亭给事谷人编修小饮筵上戏作 其二
- 寒士齑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清·赵翼 七十自述 其十九
- 后生许我称名士,前辈惊公更少年。 清·袁枚 德定圃先生卸漕帅事巡抚闽中与夫人双寿索诗 其二
- 烈士谩伤千里暮,少年元傍五陵尘。 清·钱载 次韵裘少詹日修咏走马灯
- 宿望漫推名士重,壮心犹傍老年多。 清·赵翼 哭午岩先生
- 曾陪鼓箧三千士,重到桥门二十年。 清初·查慎行 二十日文庙释褐恭纪
- 来参讲幄三千士,及听声华四十年。 清初·查慎行 上少司成徐蘋村先生二首 其二
- 馀年嗟偃蹇,国士赖携将。 明末清初·宋琬 送吴雪航先生按部山左
- 乱石倪高士,疏林赵大年。 清·钱载 柳林闸南村舍
- 有亭伫想当年鹤,无路追寻处士花。 清·吴源起 和江观察在湄原韵之二
- 九陌车鸡名士老,五陵裘马少年多。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都门即事三首 其一
- 万千多士牛衣泪,二百馀年燕翼图。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三月二十六日纪事赠潜斋总宪三叠韵
- 局中名士如花散,箫底韶年似水流。 清末民国初·宋育仁 初秋怀易实甫京邸
- 百年藩服都分裂,一士东南枉叹吁。 清末至民国·张鸿 甲午七月感事 其六
- 丝竹中年行乐少,风尘奇士发名多。 清末民国初·樊增祥 宿宜沟驿用辛未出都韵赠仲彝
- 酸咸世味周寒士,灯火街头学少年。 晚清·许传霈 上元前夕叠韵复棣笙 其二
-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趁少年时。 晚清·李鸿章 入都 其六
-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 晚清·林占梅 夜卧有感
- 风雨今来三士屐,江湖忽忆十年舟。 清·赵冕镐 雨中与邻生共赋
- 同社故人皆旷士,今宵明月且凉年。 清·赵冕镐 席散独吟
- 骊探江海三千士,鹤翥云霄四十年。 清·何绍基 春浦相国前辈招饮观斋出示诗集即题集后敬次赐题峨眉瓦屋诗草元韵 其一
- 万三千士心应肯,二十余年愿未违。 清·刘绎 九月望日见题名录,雪村举首,赋此寄贺
- 堪惜少年劳活计,谁令寒士作欢颜。 清·南汉纪 送李生德养就食湖西
- 名士题襟皆上国,妙年瘦玉为吟诗。 清·申纬 送藕船入燕
- 我宜东带延高士,公乃还瓻有此年。 清·申纬 余旧蓄高丽秘色瓷尊。为安文成公宅遗墟所得。久借斗室。八年乃还。用前韵记之 其二
- 陈琳笔健元名士,丁掾才多自少年。 清·吴兆骞 赠陈生昭令二首 其一
- 绿蚁已输陶处士,黄花空负傅延年。 清·田雯 重九忆家园菊花寄李渔村同年
- 礼乐百年沾圣化,诵弦多士仰儒宗。 清·张玺 澎湖暮春课士
- 论文尚记三千士,此事多应二十年。 清·洪亮吉 送汪秀才矩堂归钱唐
- 门墙庇荫馀千士,江广追惟又十年。 清·翁方纲 典京兆试役竣告祭先墓有述二首 其二
- 画如董巨真高士,诗在成弘极盛年。 清·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
- 处士不生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清·黄之隽 赋得閒情 其二十七
- 虽是三年例一举,诚期多士致超群。 清·弘历 传胪日作
- 东海险哉杀三士,西池幻矣熟千年。 清·弘历 咏木桃
- 长吏总将名士待,边氓犹作少年看。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高州官舍漫赋一首
- 壮士朱颜两值遇,他年白发看成围。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红梅和乙庵太夷石遗四首 其三
- 饮无佳士侣,醉作壮年颜。 清末至现当代·何振岱 鳏绪 其三
- 不关秋士感,渐远少年丛。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履川以玫瑰花浸酒数饮而甘之 其二
- 淡月如佳士,青山改少年。 清·文昭 重阳后三日登水南庄纵目楼
- 快士同声恨,衰年识字忧。 清·赵冕镐 晓卧
- 百年几令节,名士半离家。 清·钱塘 九日同严冬友诸景云王少陵汪翼青杨上玉毕文澜金宋瑞登冶城山
- 东海可堪孤士蹈,神州遂付百年沉。 清末·郑孝胥 重九雨中作
- 忘年我自惭无状,好士君真有夙缘。 清末至现当代·柳亚子 送蜕庵先生赴燕市 其一
- 镜里头颅亡士老,梦中髀肉少年游。 清末至现当代·柳亚子 寿昌以罗尤青将军招饮诗索和,次韵奉酬得四律 其三
- 贫士雄心空慷慨,少年鸩毒误风流。 清末近现代初·盛世英 感遇
- 裙屐宁为江左士,风花渐到永和年。 清末至民国·金天羽 与吹万石子君介芳雄饮兰亭
- 前路爱寻高士宅,有时误入少年丛。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落叶 其四
- 交亲北海忘年日,盛极东坡爱士心。 近现代·叶云峰 寄孙似楼先生
- 心铁不磨奇士气,酒兵常按少年场。 现当代·张采庵 阙题
- 俗敝难青狂士眼,时乖易白少年头。 现当代·刘家传 书怀奉酬申甫赐和
- 皂帽欲寻高士侣,青骢不减少年情。 现当代·黄假我 度辽途中作
- 忘年仍许寻江总,说士频闻及项斯。 现当代·李渔叔 谢廖广石老人见过
- 常年经雪雨,杰士语留人。 近现代·夏宝圻 敬和先父题沧浪亭步韵
- 略无名士气,犹有少年心。 现当代·罗卓英 赠许啸天先生
- 鳌头早冠三千士,鸿爪俄经卅六年。 现当代·成惕轩 霁虹新任“考试委员”,喜赋一诗,久未写寄。适守之“次长”属为考政学会特刊题句,因书此以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