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声”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同行鲁狂士,忽发商歌声。 南宋·朱熹 次韵择之夜宿进贤客舍
-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 北宋·刘攽 寄王济州
- 北南二阮俱贫士,大小两冯惭颂声。 宋·刘一止 维心以仆假守毗陵与嘉禾南徐弟侄分符接壤作诗见贻次韵一首
- 政声已独当时步,人士饫观前辈风。 南宋·陈造 正月十六夜大雪次张守诸公韵二首 其二
- 载赓宵雅推多士,宁许皇荂继大声。 南宋·彭龟年 和临江庚子鹿鸣宴诗韵
- 久为朝士空餐甚,又见秋声满耳新。 宋·喻良能 赠楼尉
-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 北宋·李觏 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
- 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钟。 明末清初·龚鼎孳 吴郎南征赋别 其四
- 一官惭国士,万死为家声。 明·王世贞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督抚郧阳喜而有寄四首 其一
- 军声销坐啸,名士典方州。 明末清初·龚鼎孳 赠林武林刺史
- 经时求壮士,忧国听边声。 明·谢榛 寄赵宪副万举
- 国士怀惭叨宠遇,家声遥接仰名贤。 明末·文震孟 胪唱纪恩
- 鹄峙鸾停皆国士,冰清玉洁乃家声。 明末清初·俞玚 闵监司挽
- 从行卫士随僧供,出定经声歇梵腔。 元末明初·孙蕡 驾幸天界寺和朱太史芾韵
- 传貂累世家声竞,贡马千群国士尊。 明·汪道昆 龙门图为司马蹇公赋
- 寸心唯国士,高义本家声。 明·李廷龟 送安秀才士彦归牛山别业 其四
- 国士称尧阙,家声在禹航。 明末清初·毛奇龄 奉赠严都谏十韵
- 花前名士常同醉,众里英声许独驰。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见守卒持海棠
- 坐中佳士李元礼,乐府新声宋子侯。 清末民国初·曾广钧 沪上别李伯行
- 边士争誇小太尉,威声已慑右贤王。 清·李宪乔 题先少司马公东冈集后
- 蔚为圣代无双士,不作开元以后声。 清·权万 用李松谷挽歌一百韵。悼蔡希庵
- 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犹近水云声。 清初·释今无 喜沈存西至自端州
- 崔郾弟兄皆俊士,刘班月旦并贤声。 清·彭孙遹 得姊氏三月十三日书有吴门夜泊即送予妇北行诗二首读之数过使暮年姊弟别离久远之怀凄然倍昔因依韵成章信还辄以相寄不更作家问矣 其二
- 校士技誇云梦猎,选声乐快洞庭张。 明末清初·钱澄之 同楚学使者集开远堂观伎
- 听履家声传棨戟,连镳名士盛簪裾。 清·张英 送房师即墨黄公之任盐山四首 其二
- 书声晨不彻,名士世无求。 清·李德懋 偶题示正夫
- 羽声馀忼慨,壮士已山河。 清·邵晋涵 将至良乡和张二淳初韵
- 品原称国士,德自有家声。 明末清初·钱澄之 黄连生初度
- 天地无虚士,江河不废声。 清·赵冕镐 新正第四日。次卞春亭集中韵 其二
- 甲士伸头山孔孔,炮声落胆地铃铃。 清末至民国·郭象升 拟龚定庵体上党
- 筚门竟日无名士,烟野终年只鸟声。 当代·陈振家 小得有遣二首 其一
- 蛮箐曾容奇士隐,雅怀岂逐郑声移。 当代·陈初越 甲午西昌行有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