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僧”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中唐·韩愈 广宣上人频见过
- 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唐·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唐·白居易 洛下寓居
- 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 唐·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 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 中唐·元稹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 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 唐末·郑谷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盛唐·皇甫冉 秋日东郊作
-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五代·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八
- 白衣居士轻班爵,败衲高僧薄世情。 唐·裴坦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亟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因留题诗一首
-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唐末至五代·齐己 送人游武陵湘中
- 慇勤无上士,珍重有名僧。 唐末至五代·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其十五
-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 五代·贯休 夜对雪寄杜使君
- 士贵切磋宁独学,僧虽苦硬有同参。 南宋·刘克庄 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其一
- 学道漫希僧坐夏,忧时常愧士防秋。 南宋·陆游 即事
- 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 南宋·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 其八
- 隐士寄云从地肺,游僧问路上天台。 南宋·陆游 幽事
- 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 南宋·陆游 数日不出门偶赋三首 其一
- 道士青芒屦,高僧白氎巾。 南宋·陆游 游山四首 其二
- 道士传琴谱,山僧送药方。 南宋·陆游 袖手
- 处士尚馀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 南宋·韩元吉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其一
- 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 宋·丁仿 碧沼寺
- 和靖不生无隐士,道潜如在可诗僧。 宋末元初·方回 留钱塘十二年
- 方别衲僧谈梦寐,又逢羽士接从容。 宋·董嗣杲 回至兴国宫望天池一簇云气中因杨道士留有赋
- 老僧诗罢闲攲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宋·李弥逊 和渊老妙现之什
- 禅心久作高僧悟,方术宁从道士教。 宋末元初·连文凤 顽独
- 随牒偶来真漫士,打包即去类孤僧。 南宋·蔡戡 自咏 其一
- 时有野僧来献供,每烦佳士约同槃。 宋·吕本中 荔子
- 气讦曾窥豪士赋,初交先和野僧诗。 北宋·释德洪 寄盛群玉
-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宋·晁说之 圆机再赋绅字韵诗深得凄切之格降叹之馀叙事为谢
- 屏书居士持斋日,挂壁禅僧问法图。 北宋·张耒 伏暑日唯食粥一瓯尽屏人事颇逍遥效皮陆体
- 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閒。 北宋·苏颂 次韵阳行先游招隐
- 不关名利真开士,却返林泉伴野僧。 宋·张肃 送僧归护国寺
- 穷阎处士愁穿屐,明眼高僧笑点茶。 北宋·陈襄 依韵和解空长老雪颂
- 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 北宋·韩维 答李正议见贻
-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 南宋·高翥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 溪僧来会送,国士到争寻。 北宋·魏野 送吴石赴举
-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宋末元初·方回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 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 北宋·魏野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 其一
-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 北宋·魏野 上解梁潘学士十韵
-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北宋·释智圆 孤山诗三首 其三
- 士林传字法,僧国主诗盟。 北宋·余靖 慧照大师
- 破寺容僧少,枯松阅士多。 南宋·曾丰 过达磨泉缅怀东坡
- 士誉言功德,僧谈半满偏。 北宋·苏颂 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
- 无言病居士,面壁老胡僧。 北宋·张耒 十一月七日五首 其二
- 舒怀高达士,得趣鄙山僧。 北宋·钱绅 次韵济川西山避暑
- 道士生涯孤似鹤,衲僧门户冷于霜。 金·边元鼎 自叹
- 岁晚不为干禄士,前身应是小乘僧。 元末明初·顾瑛 和缪叔正韵
- 白马胡僧经写贝,青乌方士石旋针。 元末明初·杨维桢 联句书桂隐主人斋壁
- 南山树对高僧立,东浦花随处士开。 元末明初·宋禧 五月十四日过平应仲书塾其夜至明日雨不止有怀蓝溪许月山化安真净源
- 壮士有神能剑咒,禅僧见逐谩钟成。 元末明初·郑枢 次江陵官舍韵 其二
- 传心曾嗣高僧法,画影空留居士身。 元末明初·徐贲 过俞幻闇故居
- 博士相从游壁水,谈僧每折向风廊。 元末明初·李穑 自咏 其二
- 医士为焚赊药券,邻僧借与读书床。 元末明初·谢应芳 对雨书怀
- 未逢名士收通刺,还有高僧与读书。 元·吴克恭 送牛彦伊之金陵兼寄曹德昭御史
- 悲歌学士徒能壮,学坐禅僧要自空。 元·张翥 至后暴日
- 金地禅僧留妙墨,木天学士写新篇。 元末明初·张以宁 题雪窗墨兰为湖广都事李则文作
- 酒楼思达士,茶榻忆高僧。 元末明初·李穑 幽居自咏
- 不访中林士,那逢西崦僧。 元末明初·徐贲 晚过西崦费氏别业赠明天目长老
- 写经还道士,裹饭乞行僧。 元·马祖常 猗绿园
- 道士留丹诀,邻僧问药名。 元末明初·蓝智 蓝涧草堂
- 相携爱马高僧过,自许笼鹅道士来。 明·李攀龙 秦丈为武昌公建开利寺观鹅亭
- 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明末清初·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
- 壶关士女声传呗,梵刹僧伽口吐莲。 明·张永明 西林八景 其五 药王胜会
- 居士忘家为老伴,胡僧结约刱幽庐。 明·李滉 寓月澜僧舍书怀 其一
- 设粥嗟来难救士,飧松耐苦不如僧。 明·李滉 家兄以赈恤敬差往本道。闻寒食来家山浇奠。滉拘官在京。无计助参。因思去年秋。滉以京畿灾伤御史。行到朔宁等处。值九日。作诗三首。录寄仁远。仁远和诗。来京适值寒食。吟诗念事。情感倍剧。既以诗答仁远。复次元韵。奉呈家兄
- 斫路老僧频耐苦,卧家高士有馀闲。 明·崔演 次林士遂见寄咏雪诗三十韵 其十五
- 灵药更寻丹士宅,石梁还听饭僧钟。 明·斯学 送陈志玄游天台
- 昔日老僧皆化去,今朝妙士独来参。 明·许𥛚 赠慧一上人
- 何来莲社名僧侣,未愧柴桑隐士身。 明末清初·彭孙贻 寿潜夫先生
- 抱病着便居士服,好吟题遍野僧庐。 明·王立道 赠舅氏
- 松管祇将高士传,柴门浑似老僧关。 明·刘兑 夏日遣兴
- 林下无边持钵士,山中几个读书僧。 明末清初·阎尔梅 答晦山和尚兼示黄雷岸文灯岩
- 多惭俗士酣痴梦,空羡高僧离色尘。 明·宋寅 赠山人信性。用安分堂韵
- 已许衲僧同筑屋,更搜居士旧遗文。 南明·释今如 送石西堂领众栖贤
- 每迟高士吟楮叶,更喜閒僧语石云。 南明·释今帾 寿萧孟昉
- 逸士正宜青竹坞,老僧携上白云峰。 明末清初·释函是 葵扇二首 其二
- 去国真成襆被士,俶装还似打包僧。 明·郑士龙 陜川东轩韵 其二
- 欢迎未见壶浆士,嘲讽还遭粥饭僧。 明·李瀣 次景浩寄仁远诗韵 其一
- 老僧避客嫌山好,高士题诗任草荒。 明·陆铨 龟峰有寺甚佳寺僧多逃景象落莫游之怅然
- 鸣钟讲道求多士,跨马寻诗问老僧。 明·边贡 赠庄邑博还邹平
- 逸士踏馀三径雪,老僧长伴半间茅。 明末清初·释函是 三肴
- 多因大士寻常现,尽唤游僧自远来。 明·郑真 送知上人礼补怛
- 深竹夜留寒士宿,落花中共老僧行。 明末清初·何巩道 赠茂生
- 玉堂学士才如海,天目高僧妙脱尘。 明·刘璟 梅花 其七
- 朝士来游无俗驾,老僧留语总禅机。 明·夏原吉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 其一
- 机閒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 明·王恭 题宋王驸马西园雅集卷
- 洗钵高僧乘月渡,寻梅道士蹑云还。 明·周世鹏 断桥残雪
- 拈毫曾续高僧传,袖轴还求学士诗。 明·徐居正 送徽上人
- 胡僧共饭骊珠钵,羽士相逢薜荔衣。 明·王恭 送人游武夷
- 云根无托依贫士,软触难忘恼定僧。 明末清初·王夫之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十七
- 归田学士元能赋,入定高僧久息机。 明·倪岳 游无锡小嵩山僧寺 其一 次钱学士先生韵
- 已无朝士知名姓,只有林僧问起居。 明·周旋 寄金华太守万季崇
- 学士再留腰下玉,痴僧争乞钵中钱。 明·朱诚泳 马鞍山之普光寺有池曰仰天池实予始祖悯王奉大雄氏处也允为诸刹首称昔有老宿性空者住其间予尝贻之以诗而一时之名士皆属和焉以今计之盖二十年矣兹予重游于此而性空已久入寂同吟者亦多星散因感于中复为一诗以贻住持者云
- 朝士绝书金屋远,邻僧敲梦竹门凉。 明·张琦(君玉) 石假山漫兴 其二
- 诗从处士梅边得,句论高僧月下裁。 明·郑希良 题梅溪诗卷后
- 未寻庐岳高僧话,欲访西湖处士家。 明·徐居正 即事
- 老僧出定后,居士得閒时。 明末清初·王邦畿 石公房罗中谦至
- 高僧殊磊落,名士足风流。 明末清初·魏礼 宋牧仲使君邀集城南精舍
- 喜此少年士,来参高座僧。 明末清初·阎尔梅 杨犹龙署中大雪刻烛徵诗遂成三十首 其十四
- 狮眠开士钵,鹤饮定僧瓢。 明末清初·阎尔梅 游方山 其一
- 逸士多相见,孤僧少所亲。 南明·释今严 梅花 其二
- 偈学高僧课,人将大士师。 明·童佩 题王伯谷半偈庵
- 菊宜名士眼,松配老僧颜。 明末·丘兆麟 九日游少林寺
- 案有閒僧帖,门无俗士车。 明初·王汝玉 题阙
- 真僧腾异域,开士唱三缘。 明·王称 蒋山法会瑞应诗应制作
- 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 明·江源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其四
- 空谷怀佳士,孤云愧野僧。 明·袁华 次韵诸葛用中归真观三秀亭纪兴
-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 明末·罗万杰 幽居
- 俗士频回驾,高僧常到门。 明·杨巍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 因过处士宅,宛是野僧家。 明·王稚登 虎丘访居士贞
- 大士居岩际,高僧坐石头。 明·胡应麟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其四
- 士惭仁智勇,僧说去来今。 明·许篈 赠均释子
- 逸士分栽处,闲僧采服时。 明·释古易 山中菊花 其一
- 且输名士誇岩电,欲共高僧究眼尘。 清·厉鹗 病目戏成
- 椰子冠从方士借,笋皮鞋赴老僧招。 清初·查慎行 黄晦木先生从魏青城宪副乞买山资将卜居河渚有诗十章志喜邀余同作欣然次韵亦如先生之数 其九
- 豪狂岂类风尘士,醉饱真同粥饭僧。 清·蒋士铨 书怀次韵 其一
- 桃逢开士悟,鹤似老僧閒。 清末·魏源 宿岳麓寺二首 其二
- 健添居士足,高出老僧头。 清初·查慎行 晚香长老赠桃枝竹杖
- 绿竹可怜高士宅,青山难得好僧居。 清·万廷苪 过太子庵
- 为寻贫士不骑马,拟作吟僧常住山。 清·李宪噩 济南赠单公子鉊
- 架水飞廊高士步,隔云精舍定僧惺。 清·弘历 题宋元明集绘册 其四 许道宁翠巘精蓝
- 山僧漫说有斯胜,朝士何曾失彼仪。 清·弘历 咏苏轼玉带再叠乙酉诗韵
- 老僧慨许成佳话,居士欣然作小图。 清·弘历 项无汴种竹图
- 不辨元隋俗士误,何知今古野僧淳。 清·王尔烈 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 其三
- 三箧消磨羞作士,一瓢云水拟为僧。 清·邵晋涵 寄从侄耿光 其二
- 道士昔乘天上鹤,老僧曾叱钵中龙。 清·许英 鬼谷洞
- 碧眼胡僧九载坐,白衣大士一经传。 清·慈海 张毅夫弟西川硕学近闻落发五台口占以坚其志
- 壮年耻作虚名士,暯景依然入定僧。 清·南汉纪 自笑十二韵
- 倭僧乞字铭经藏,浙士修盟咏画林。 清·尹定铉 题警修堂全藁
- 对壁何殊晤开士,施檀宁为允山僧。 清·弘历 双峰寺
- 风前犹忆过江士,春晚花如退院僧。 清·赵冕镐 无聊
- 一枕奶黄思道士,三时食素似枯僧。 清·李裕元 夏日
- 遣愁应有高僧传,望古宁无国士才? 晚清·刘继增 闰中秋谒翁叔平先生,归后俞调卿以所和诗见示,依韵奉简二首 其二
- 老僧寄速亲装笼,居士分甘费数枚。 清末至民国·陈宝琛 谢心畬分贻戒台山桃
- 入剌喜闻佳士至,坐毡难与病僧言。 清末至民国·蒋德钧 行县宿彰明河东乡大东岳庙,何生明远、王生赓飏来见
- 从无居士来苏轼,不见高僧出矩罗! 清末·许南英 和贡觉游极乐寺用前韵 其一
- 投荒居士偶来此,沿海诗僧几辈存。 清·洪亮吉 小云栖访广持僧不值
- 但学菩提随大士,莫为法喜嫁凡僧。 清末民国初·曾广钧 梧州柳枝词 其二
- 试携学士来明汲,高谢山僧守晏眠。 清·弘历 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 其二
- 拟合送归学士院,不然宜傍老僧禅。 清·弘历 金莲花
- 酒店动邀高士醉,寒天出借老僧衣。 明末清初·钱澄之 示同寓李生
- 持斋惯设名僧榻,即景能生高士诗。 明末清初·钱澄之 同嘉树无忝有怀坐徐氏水亭因忆石溪友苍两师东去
- 垂帘大半多高士,挂锡其中有异僧。 明末清初·钱澄之 寄怀白门旧游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 黄叶堆边方士醉,梅花窗下老僧吟。 明末清初·钱澄之 杂忆九首 其二
- 卫士暂休仙跸护,山僧应笑禁门红。 清·弘历 驻跸灵岩再叠旧作韵
- 荷衣旧学山僧制,箨帽閒为道士装。 明末清初·钱澄之 龙眠感怀 其六
- 清光雅称閒僧供,静气如披高士图。 清·叶方蔼 净业寺荷花
- 玉带可能留学士,瑶篇先已起閒僧。 清初·释今无 次韵酬刘侍御峡石
- 三径叶声高士屐,一庭山色老僧家。 明末清初·钱澄之 重九日友人见过
- 乌帽多于寒士愧,红妆难似老僧清。 清·申靖夏 赤裳洞口。示张进士厚载
- 文士有怀应载笔,閒僧无事独孤舟。 清初·释今无 登问归亭 其二
- 酒知学士豪能健,乱觉孤僧老易伤。 清初·释今无 寄铁源赵宫詹
- 高士苦吟扃小阁,老僧香定在深关。 清·张英 梅花诗三十首 其十五
- 已无朝士飞腾意,曾结高僧寂寞缘。 清·陈廷敬 初春简雪坞
- 道士偶来看药灶,山僧时到话书楼。 清·顾峵 赠王秘书拟张籍
- 高士着衫归雪屋,老僧乞食到蓬门。 清初·释今无 探梅夏园 其二
- 为舍僧徒住,常教士女趋。 明末清初·钱澄之 春游离诗 其五
- 传餐休卫士,讽呗厌山僧。 清·弘历 游香界寺诸胜 其三
- 首阳两畸士,桑海几高僧。 清末·叶昌炽 香溪好 其三
- 已约高僧过,兼邀放士题。 清·杭世骏 同大恒让山崧亭三上人过瓶花斋时漳兰盛放
- 得士渔洋后,逢僧佛峪岑。 清·刘大观 赠新城刘大令寄庵三首 其二
- 雄心怀壮士,瘦影渡游僧。 清·区天民 游剑潭
- 古社名僧塔,幽栖处士星。 清·贝青乔 舟中望匡庐
- 博士霜盈亩,山僧雪拥炉。 清·吴绮 忆芋
- 云水孤僧意,河山国士心。 清初·释今无 雨花台逢冯大 其四
- 古迹谈名士,空山剩老僧。 清·张书绅 次台湾道区天民邀陈迂谷山长程守山司马同游剑潭韵
- 驻锡高僧传妙偈,挥毫雅士竖吟旗。 近现代·朱帆 咏光孝寺
- 羞作人丛假名士,爱随云窟野行僧。 现当代·林散之 归去
- 一朝高士传,半世老僧名。 清末至民国·杨圻 己未九日偕孟璞君谦游扫叶楼 其一
- 寺废怜僧瘦,时残见士珍。 现当代·莫仲予 湖光岩 其二
- 投闲且作忧时士,垂老真成退院僧。 现当代·程坚甫 登楼二首 其一
- 高僧有道频浮海,居士无心偶弄槎。 当代·张海鸥 初到湘南二首 其二
- 芋煨玄想神僧面,蛤撸迹循名士踪。 当代·张轩湖 登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