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对“仁”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北宋·欧阳修 诗一首
-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宋·王灼 代公庆上郭帅 其二
- 思亲甚似狄仁杰,尚友当如陆士龙。 元末明初·凌云翰 思云为松江褚伯嘉赋
- 椿寿遽穷仁未必,鹤书空返士交歔。 明·郑士龙 哭朴昌邦
- 常存取义成仁志,每被通人达士讥。 明末清初·金尚宪 次韵
- 公卿能下士,观感尽兴仁。 明·吴与弼 金沙杂诗 其十一
- 处仁宜有宅,得士肯无邻。 明·沈彦光 送郑同年出宰盈德 其二
- 末流何暇假仁义,旷代难逢真士夫。 明末清初·邹升 独感二首 其二
- 魁士名人有弗屑,搥仁提义正奚妨。 清·弘历 题宋绣老子青牛图
- 里仁为美林塘主,国士无双翰墨仙。 清·申纬 郑侍读子承庐墓六年。服既阕。有宫僚乘驲之命。而既疏不起。近才因事入洛。与余一再见于双桧亭。自言锦上所居利仁古号里仁。国社又称国士。仍要合撰一楹联。兼求洒翰。余既立应之。又为之足成四韵而结句期勉。窃自附于王康琚反招隐之意焉。肯否毋遄其归
- 居士四休常自适,季仁三愿任人嗤! 清末民国初·王松 杂感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