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江”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 盛唐·孟浩然 送卢少府使入秦
- 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 盛唐·皇甫冉 逢庄纳因赠
-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 宋·韩扬 秋兴亭
- 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 南宋·释文珦 怀别越中友人
- 晴登大别题黄鹤,暖立沧江玩白鱼。 元·傅若金 题奥屯主簿藏其叔沧江公翰墨
- 欲别海云暮,到江垂柳多。 明末清初·龚鼎孳 春星亭同秋岳夜集用少陵韵十首 其十
- 酌别盏香初压酒,过江帆趁欲归潮。 明·罗钦顺 送杨晋叔京兆之任
- 老树疏花江畔影,古声新调别时歌。 明·罗钦顺 送李济之赴宁波贰守任
- 别路闻多攀柳曲,江城吹尽落梅风。 明·严昕 百祥楼。次板上韵 其四
- 大别东连荒梦泽,潜江南下乱潇湘。 明·欧大任 送吴而待守归州
- 旌翣独归江汉路,松楸空作别离悲。 明·李纯仁 哭僚友
- 雕弧垂别殿,铁马践江芜。 明末清初·申涵光 十月五日雷电
- 别惊双鬓雪,江落五秋枫。 明末清初·李景奭 玄洲先生挽
- 未尽临江路,翻成惜别愁。 明·梁大朴 鸭绿江上。别滕北海还馀杭
- 大别为诗案,长江作酒杯。 明·徐中行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 其二
-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 明·方郑作 除夕
- 芳草生江路,梅花动别魂。 明·李好闵 送木川宋使君
- 长江晓结千峰雨,大别晴开万树烟。 清·王孙蔚 黄鹤楼
- 薄宦久知无别累,孤舟何事滞江程。 清初·释今无 小塘迟朱廉斋进士不至
- 林风荡与江光变,山日低将别意催。 清·赵显命 更拈来字联句韵
- 浮云不尽长江白,晓日仍衔大别青。 清·蔡复午 重登黄鹤楼
- 客有赋诗别驾在,人能送酒江州无。 清·赵冕镐 九日登孟氏岘
- 大别几经迷汉渚,长江依旧向东流。 清·彭瑞毓 于蕃兄以《鹤楼又见》诗书盛恒山扇上,且跋云“持示家弟”,因次韵奉寄
- 江亭短苇新抽绿,别墅崇桃乱吐红。 清末至民国·陈衍 清明日招仲毅芷青秋岳午饭看花云山别墅遂登江亭三子赋诗送余行各和一首 其一 次仲毅韵
- 以君江上泪,知我别时心。 清·南龙翼 江上饯筵。口呼呈秋潭
- 独怜江月苦,偏向别筵明。 清·梅庚 同愚山少参维饶孝廉即席送位白归皖
- 别院莺花老,江南樱笋残。 清·弘历 赋得五月鸣蜩
- 因忆江南野,差池别故人。 当代·陈永正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