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原”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汉法原为庙,仙居别有京。 北宋·蔡襄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于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
- 卤莽原非莽,耕犁别字犁。 南宋·宋伯仁 嘲不识字
- 蒲生九节原无种,水咽千峰别有腔。 明末清初·成鹫 蒲涧寺
- 喻身虞苑原非树,掬水曹溪别有花。 明·区怀瑞 送觉道上人往曹溪谒憨公
- 娑罗种就原非树,灵鹫飞来别作山。 明·李孙宸 碧云寺
- 一别无因看海鹤,九原何处掩琼芝。 明·赵靖 挽金大丘而静
- 眼看大易原非画,弹到朱弦别有音。 明·邹元标 读书
- 一别无缘重会合,九原何处更团圆。 明末清初·沈悦 权判书仲明挽
- 眼观大地原非相,身到寥天别有灯。 明·胡直 自峨眉还眉州陈蒙山丈从锦城以诗讯问登山辞甚清妙依韵酬答
- 疏枝冷蕊原无意,野水荒山别有春。 明·方茂夫 西郊寻梅
- 风清月白原无禁,水钓山耕别有春。 明·夏从寿 病起赴部逆瑾啖以美要赂不得矫制免官
- 与君今日别,白发向中原。 明·杨巍 再过柏井驿将别任柏溪铠
- 荆玉原无玷,隋珠别有因。 明·王弘诲 送卢思仁祠部抗疏归田
- 江河束水原难合,管鲍论交别有真。 清·蒋士铨 一春
- 情钟我辈原难解,契合斯文别有真。 清·蒋士铨 答和尹公子似村茂才 其三
- 见弟九原刚百日,归家一别已千秋。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哭林氏姊 其一
- 高士原非才百里,完人别有业千秋。 清末民国初·王瑶京 题如此江山楼焚馀草
- 一别宁知成隔世,九原何处诉微衷。 清末至民国·施梅樵 挽赵云石
- 屠龙试手原无策,吠犬抡才别有方。 晚清·李希圣 排闷 其八
- 一心如是原无改,生面宁须别有寻。 清·弘历 泉林行宫晚坐三叠壬午旧作韵 其一
- 流霞自昔原如绮,盛露于今别有囊。 清·周卓 荷包牡丹
- 空空彼法原无物,了了吾心别有天。 清·刘大观 感旧十八首 其十六
- 上游别据临下压,奇出原来以正当。 清·弘历 福康安奏报攻克协布噜贼寨情形诗以志慰六韵
- 庭前芝草原无种,雪裹梅花别有香。 民国·陈毓瑞 咏怀二首 其二
- 隍中蕉鹿原非梦,江上莼鲈别有思。 清·金锷 幽居四首 其二
- 食肉原无相,封侯别有人。 清末民国初·黄人 和随园集中咏物子敬索赋 其四
- 贝多一切原无字,他化何曾别有天。 清末至民国·汪荣宝 为若木题故龚夫人写经现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