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儿”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碧油谈笑经旬别,䌽舞归宁隔岁儿。 明·李时发 文吾受暇归觐。赠别
- 离别非无泪,男儿自有情。 明·申光汉 送沈佥知孟容公作进香使。兼示陈慰使郑同知仁甫公
- 闺中儿女态,天上别离情。 明末·黄宗昌 七夕有怀
- 那无儿女恋,偏动别离愁。 清初·查慎行 李婿旸谷追送于滕王阁下临发归舟二章留别 其一
- 尽室驱儿女,无声痛别离。 清·宋湘 河南道中书事感怀五首 其二
- 天上双星儿女态,人间一日别离肠。 清·陈廷敬 七夕宿城北人家亭子戏咏织女
- 儿时滋味从头记,别后情怀借酒浇。 清·俞庆曾 夜坐忆家偕子戴作并索阶弟和
- 废寝愁儿女,挑灯念别离。 清·李雍来 寒夜
- 别离诗更苦,儿女语还柔。 清·王淑 江城喜晤李纫兰姊即送其还杭
- 两儿如许大,一别到而今。 清·姜玮 贞女孟姜祠 其一
- 花怜儿女态,春荡别离心。 清·史胜书 兰江
- 历劫难酬儿女债,多生已种别离因。 晚清·周达 辛未七夕坐暂止园
- 瓜果几盘儿女态,关山到处别离情。 民国·萧碧梧 中秋节有感兼简外子丁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