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临”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临岐有愧倾三省,别酌无辞醉百杯。 中唐·冯宿 酬白乐天刘梦得
- 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 唐·李绅 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
- 千里山河临剧郡,九天鸳鹭别通班。 北宋·杨亿 路学士知河中府
- 一自临川登画鹢,便烦别驾掌铜鱼。 北宋·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三
- 月近中秋还惜别,雪飞穷腊会重临。 南宋·韩元吉 次韵沈驹甫留别
- 诸公但酾临江酒,老子祇围别墅棋。 宋末元初·柴望 送监丞弟元亨参江陵阃
- 征人临迥碛,归雁别沧洲。 北宋·寇准 塞上
-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 南宋·张栻 送周畏知二首 其一
-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元末明初·张昱 赠沈生还江州
- 离别留诗卷,登临罢酒杯。 元·傅若金 酬黎别驾
- 密因每向临时吐,大悔方从别后生。 明末·钟惺 贺可上居士曾为予说楞严大义癸亥从予闽署重为披剥予出按部归遽尔言别感赋一诗
- 乡国旧游多怨别,云山何处独登临。 明·林鸿 浮亭夜集寄华故人
- 江上登临乡思远,客中离别宦情微。 明·何景明 送徐舍人使南都
- 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 明·薛瑄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一
- 一登亭上临无地,始信人间别有天。 明·李石亨 次咸兴忧民亭韵
- 危轩枕水临无地,小径穿林别有天。 明末清初·河溍 乾川洞莲亭。待李学正明叔不至
- 秋风正起登临恨,岐路仍添送别情。 明·申钦 送李扶馀赴任
- 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 明末·李觉斯 自燕都别孙鲁山同年三十载矣乱离之后信息杳然乙巳孟春买舟见访喜出意外奈有惠潮之游匆匆解缆未得尽欢许以春明归舟再晤意少慰也诗以纪之
- 溪边送别人何在,野馆登临酒易醒。 明末清初·李安讷 坡州马山驿作
- 登临犹可见,惜别已经年。 明末清初·李麟友 登审山有怀周筼沈进诸子
- 棨戟初临日,壶觞旧别筵。 明末清初·李安讷 安边府舍。有怀洪参判景望
- 别意无浓澹,临歧共黯然。 明·姚旅 诸朋好郊饯作
- 似别濂溪畔,如临玉井边。 明·金富伦 月夜赏莲。吟示柳正夫晦夫根,李逢原要和
- 笑别鹓鸿侣,遥临山水州。 明·柯潜 送检讨庄孔阳桂阳判官
- 也如铜雀临漳起,遂使金人别汉来。 清·赵翼 和友人洛阳怀古四首 其一 芳林园
- 感激应成临路叹,迷离终作别家春。 晚清·范当世 贺李草堂丈七十自寿即用书怀 其三
- 高斋虚忆临池竹,小巷斜穿别圃蔬。 明末清初·钱澄之 过严颢亭所居
- 高楼暂别巴江月,落日重临锦水舡。 清·李玄锡 以延命往巡营。渡锦江口占
- 且喜将临不多日,漫言小别数经秋。 清·弘历 题文徵明吴淞草堂图即用其韵
- 遥看别路云千叠,且尽临歧酒一卮。 清·慕昌溎 送春
-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清·刘开 寄家书偶怀
- 炎风促别劳真剧,福曜都临岁定穰。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送赵渭卿藩使赴湘任
- 冈脚临斜落,楼头别一方。 清·弘历 赏遇楼
- 四季画情别,谁能粉本临。 清·弘历 对画亭
- 记著临行语,难为别后魂。 清·刘大观 寄吴中杲堂上人
- 转畏临歧送,非关别思长。 清·姚燮 送赵九琳下第归里三章 其二
- 掣电亲临阵,乘熊黯别桥。 当代·幻庐 入冬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