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对“逃”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人图作佛虽堪笑,我爱逃禅亦太狂。 南宋·陆游 初夏二首 其一
- 已向耆英逃姓字,肯因杨柳作歌行。 南宋·释元肇 菖蒲田
- 雉堞仅能逃病妇,雁书犹记作团兄。 北宋末金初·刘著 再和彦高
- 逃禅因放浪,作传记来云。 元末明初·李穑 郑签书携酒见过
- 屋拟雁门呼作市,身依莲社好逃禅。 明·王世贞 伯玉建精舍于肇林犹子肇元百步外构室署曰东林赋而书之
- 身世不逃嗔妄想,飘零长作别离人。 明·朱同 宿嘉兴通济院题壁
- 暮景敢因逃酒去,酬君聊亦作诗□。 明·李湜 薄田家赏花
- 五噫暂尔逃名隐,七发堪怜作赋才。 明末清初·欧必元 梁羲年屡讯余病且有见和书怀之作赋答
- 逃禅酒力应千日,作赋文心起四愁。 南明·屈士煌 山居三十韵 其二十六
- 敢避逃禅谤,全彰作圣基。 明·陈献章 偶题
- 炼形未必逃蝉蜕,导气聊堪作鸟伸。 清·赵翼 竹初用导引之术面有少容盖已学道有得矣戏赠
- 病身宛作芦中鹤,人海潜逃网底鱼。 清末至民国·陈衍 报纕蘅兼示散原
- 纵有洞箫工作约,其如捧剑善逃亡。 清末至民国·陈衍 村居 其二
- 忧来厌世思逃佛,老去谈经耻作儒。 清末民国初·裴景福 病后晓起
- 千般作想古皆有,一味逃名我自痴。 清末·严复 日来意兴都尽今日涉想所至率然书之 其一
- 幸有逃禅吾道在,不因作佛故人疏。 明末清初·钱澄之 寄俍亭大师 其一
- 逃名昔日因钩党,作赋经年未逐贫。 清·王沄 喜刘臣向至即送其恬苍之游
- 性偏嗜酒逃名易,生判多情作佛难。 清·缪焕章 右之复叠韵见贻,再和二章 其二
- 才高防作圣,情极屡逃禅。 清·曾国藩 岁暮杂感十首 其六
- 秋与閒时逃寂寞,天围山气作圆方。 清末至民国·诸宗元 同吷庵来镇江居金山下曹氏园用东坡两赋金山凉字韵索吷庵伯荪栗长和
- 崖谷幸逃斤斧伐,庙堂休作栋梁看。 当代·刘梦芙 大明寺双楠
- 来作湖山主,永逃天地囚。 当代·凌天明 谒徐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