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唐·杜甫 宿青草湖
- 寒芜连古渡,云树近严城。 盛唐·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 云护渊泉晴欲雨,寒生洞府夏成秋。 宋·王安中 灵岩山
- 万顷云波朝古堞,一蓑寒雨送扁舟。 宋·赵鼎 清凉寺
- 云重常昏昼,寒多更入春。 北宋·张耒 春寒二首 其一
- 林深暮云合,地僻夏寒生。 南宋·薛季宣 游飞霞洞
- 云轻山色晓,寒浅鸟声春。 宋·喻良能 之官桐川道中口占
-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宋末元初·刘辰翁 秋景 芙蓉红岸湿
- 只恐云山头早白,终输寒士眼长青。 元末明初·叶颙 庚子雪中十二律 其二
- 玉臼云英生蕊气,冰壶寒露漱天浆。 元·李孝光 天香阁
- 北山寒尽回香草,南浦云繁长碧波。 明末清初·龚鼎孳 人日友沂仲调园次过集寓斋
- 孤松秀云壑,众草莽寒林。 明·何景明 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五首 其五
- 三年寒暖初停梦,一夕云峰又隔春。 明末清初·释函是 石长老入闽已有别句临行再书扇头二首 其一
-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明·茅元仪 九日同启泰石卿诸君登永宁寺台
- 寒夜鸡栖存剩骨,云中鸟爪见遗晖。 明末清初·阮大铖 题杜若冲雪庐卷
- 敢谓云霄皆□味,岂知寒热较阴晴。 明·沈守正 有感 其二
- 云边忽下青腰女,寒气先侵白马娘。 明·邓云霄 游九疑遇霜降节
- 且看云雨膏中野,肯把寒泉忘旧盟。 明·霍与瑕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二
- 云应酿雪先分暝,寒欲穷阴始逞威。 明·郑士龙 自高岭。将入关。示同行
- 云磴访僧双蜡屐,寒江钓雪一渔蓑。 明·郑士龙 夜卧释闷
- 云散都城新雪霁,寒生江路早春归。 明初·王汝玉 送李佥宪 其二
- 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白难融。 明·王逊 贺兰晴雪
- 云低百尺阑干外,寒在半空楼阁边。 明·陆深 和张赞卿喜雪
- 寒毡懒坐清江雪,云锦新裁翰苑风。 明·夏原吉 次吴中书见示张真人所赠诗就步韵奉还
- 寒凝涧底千年雪,云锁山腰万树枫。 明·李正芳 天柱伟峰
- 云光倒涌金堤去,寒色遥从锦树归。 明·顾清 东阙池上作次杭世卿吏部韵
- 日暮寒山望,庭空云霰微。 明·皇甫涍 独坐偶题
- 寒生淮水暮,云绕鲁关微。 明·皇甫涍 子循再谪海沂将别书恨二首 其一
- 云分两高色,寒立万松枝。 明末清初·彭孙贻 断桥残雪
- 寒螀啼草露,云雁下江烟。 明·叶春及 郑端州邀星岩登高因之泛湖陈浔州在焉赋得仙字
- 寒暑空相忆,云山不可期。 明·郑嘉 秋日怀孟熙先生
- 万木寒山外,诸天云气深。 明·皇甫涍 上天竺寺
- 魂飞古寒月,泪凄断云秋。 明·金克成 过棘城。吊红寇
- 一枝两枝寒菊少,十里五里云山多。 清·沈德潜 九日舟中作
- 云恋高峰如系带,寒侵空谷欲添裳。 清·弘历 晓行即景
- 气酿寒光犹料峭,风吹云色又婆娑。 清·弘历 新春万寿山
- 寒暑未停文苑笔,云霞好入太平谣。 清·韩氏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十七
- 大地寒消春艳冶,中天云净月空明。 清·孙原湘 三妇艳 其一
- 小阁寒深愁水近,疏帘云重有峰遮。 清·姚燮 幽怀
- 苍苍切寒气,霭霭酿云阴。 清·弘历 西直门外
- 寒留花不尽,云待鸟同还。 清·刘绎 寒食浴沂亭晓望
- 云阴昼短长催暮,寒色林疏更反风。 清末·郑孝胥 闭户
- 半壁云生无赖月,一天寒唱可怜虫。 民国初·汪石青 秋宵
- 白日寒生阴壑雨,青林云断隔山楼。 清末至民国·郁曼陀 乙亥中伏逭暑牯岭
- 入社相期岁寒操,怀人独看海云生。 近现代·黄仁基 次韵答蒋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