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对“天”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唐·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 来朝汉天子,归译竺乾经。 唐·昙靖 奉送日本国使空海上人橘秀才朝献后却还
-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宋·孔平仲 寄贾宣州
- 乾城不碍丹青色,天女何殊大小空。 北宋·释德洪 次韵集虚堂
- 屈伸固是乾坤用,恻怆岂非天地心。 南宋·项安世 会葬外舅还过李万州墓下
- 川云意思乾坤外,杯酒襟怀天地春。 南宋至元初·王义山 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 其二
- 天地温和候,乾坤混沌初。 元末明初·叶颙 梅亭负暄
- 天地否时来七月,乾坤姤后属三阴。 明·河受一 次杜拾遗秋兴 其一
- 行止乾坤皆自在,荣枯天地亦何私。 明·万盛 致仕辞朝
- 吹嘘天地冲和气,橐籥乾坤长养功。 明·辛应时 南薰解愠。应制二十韵
- 琴台藓合乾坤老,篆水烟横天地秋。 明·杨继盛 挽任侍御乃尊二首 其一
- 踊跃乾坤浴,空濛天地浮。 明·文肇祉 海上观潮
- 乾坤双短屐,天地一癯儒。 明·薛虞朴 元日立春书事兼怀所知
- 天地无穷恸,乾坤不尽情。 明·李惟诲 挽高峰奇明彦
- 乾坤双鬓短,天地一身浮。 明·蒋主孝 秋望
- 乾象瞻双丽,天机俨七襄。 明·黎民表 婚礼述
- 乾坤好为留青眼,天水从今忆白头。 清·张问陶 送秦岵斋先生归常州 其一
- 古稀天子元孙两,丁未乾隆吉旦初。 清·弘历 元旦试笔 其二
- 君道重阳体乾独,耄龄叠九荷天多。 清·弘历 重阳日即事
- 却过天子当阳候,已近乾爻上九时。 清·弘历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 其一
- 倾覆栽培顺天道,自彊不息法乾元。 清·弘历 春仲经筵
- 居天子职古无数,沐乾父恩予鲜伦。 清·弘历 祈谷礼成述事
- 月窟天根来往处,地雷乾巽互环旋。 清·玄烨 赋得三十六宫都是春
- 咸恒实具乾坤体,速久惟应天地尊。 清·弘历 春仲经筵
- 天地浑元肃气象,乾坤阖辟识书林。 清·玄烨 赋得万物静观皆自得
- 高下徒知列天地,刚柔未识叶乾坤。 清·弘历 咏嘉靖雕漆飞龙盒
- 乾坤千古运,天地一人心。 清·弘历 立冬日香山静宜园驻跸 其二
- 乾坤馀白眼,天地一逋臣。 清·谭瑞 元日试笔二首 其二
- 乾坤多好合,天地独长离。 清·谭瑞 读唐御九悼亡诗,怅然赋寄四首 其三
- 天地流和惠,乾坤解蕴隆。 清·弘历 对雨
- 天龙吐德水,乾闼隔尘寰。 清·弘历 游大觉寺八韵
- 乾坤虽示象,天地本无为。 清·弘历 赋得动复归有静
- 岳岳乾淳老,冥冥天地初。 清末民国初·曾习经 题康长素先生游存庐
- 乾坤破碎馀今我,天地吟诗剩此楼。 清末至民国·朱青长 题黄鹤楼
- 天地古今诗刻划,乾坤昼夜酒漂浮。 现当代·聂绀弩 岁尾年头有以诗词不见惠者赋谢
- 乾坤长似梦,天地更无诗。 当代·程滨 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