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
《骈字类编》:炉中(炉中)
辍耕录:日家一书,专解海中炉中之类,其辞虽凿,亦自颇通。曰丙寅丁卯炉中火者,寅为三阳,卯为四阳,火既得地,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时天地开炉,万物始生,故曰炉中火也。 韩愈石鼎联句诗、序: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或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金丹大要诗:共君说叚炉中事,一朵铅花仔细详。贯休怀武夷红石子诗:窗外猩猩语,炉中奼奼娇。
分类:炉中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中字在炉中一词中读平声的确凿證据63例。具体如下:
例證:平读
- 丹鼎烹成汞,炉中炼就铅。 中唐·吕岩 五言 其五
- 九三鼎内烹如酪,六一炉中结似霞。 中唐·吕岩 七言 其二十九
- 身外红尘随意换,炉中白石立时成。 中唐·吕岩 七言 其五十二
- 腰下剑锋横紫电,炉中丹焰起苍烟。 中唐·吕岩 仙乐侑席
- 待宾榼里常存酒,化药炉中别有春。 中唐·吕岩 荅僧见
- 五色卿云覆九重,香烟高舞御炉中。 五代·和凝 宫词百首 其六十九
-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盛唐·孟浩然 除夜有怀
- 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晚唐·尔朱翱 还丹口诀
- 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 唐·白居易 题酒瓮呈梦得
- 窗外猩猩语,炉中奼奼娇。 五代·贯休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 其一
- 向火火无功,炉中本不空。 宋末元初·刘辰翁 冬景 炉存火似红
- 应怜道上雪欲积,意使炉中灰复然。 北宋·司马光 答刘原父贺庞公惠炭
- 此时自跃知无愧,万物炉中许见收。 北宋·宋祁 续抒感怀
- 晚岁独抛尘鞅外,高怀聊寄药炉中。 宋·张守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 昆崙山上楼台耸,北海炉中龙虎攒。 北宋·张继先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二
- 早晚为霖洗炎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宋·李曾伯 寿应茶马 其一
- 乾坤策里空真象,龙虎炉中养旧丹。 宋·李纲 次韵奉酬邓成材判官二首 其一
- 云轻天上榆花没,风细炉中麝炷飘。 北宋·杨亿 七夕
- 酬恩有胆大如斗,造化炉中肯铸回。 宋·王灼 投秦太师 其三
- 瓮面春风消寂寞,炉中宿火护尪孱。 南宋·王炎 和王文州咏雪韵 其一
- 汞里金牙堪可重,炉中白雪共含辉。 北宋·赵炅 逍遥咏 其五
-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宋末元初·连文凤 烧香
- 何当同伏嵌岩下,添取炉中住世铅。 宋·郭印 元日有感呈正纪
- 修炼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 金·王哲 黄鹤洞中仙 咏瓦罐
- 洞里清香烧柏子,炉中新茗煮松花。 元·张守大 日新宫访道者不遇
- 白衣上客参谋议,画尽炉中铁箸灰。 元末明初·杨维桢 寄淮南省参谋
- 田畴圻裂河海涸,万物如在红炉中。 元末明初·王冕 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 读书床角残灯焰,烧栗炉中宿火烘。 明·尹铉 读书堂杂咏六首 其四 朝
- 尧舜孔孟皆饱更,至今长夜黄炉中。 明·俞好仁 挽歌
- 壁上龙唇在,炉中鸡舌然。 明末清初·吴嘉纪 寄赠程孝常新婚 其一
- 爨下尺薪如碧桂,炉中点火似红金。 明末清初·姜柏年 即事
- 暑气熏蒸政难避,高轩如在赤炉中。 明·孙肇瑞 暑夜
- 石上黄精岁岁长,炉中白雪时时飞。 明·宗臣 赠陈隐君
- 断发投炉中,为君铸龙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和友人度昭关之作
- 眼中千古兴亡事,拨向炉中铁箸灰。 明·朱同 秋雨感怀
- 堂上置杯胶水浅,炉中觅火拨灰深。 明·李民宬 题诗稿 其三
- 床上颓书史,炉中炷麝脐。 明·李湜 寄薄田
- 门外蛙喧多绿草,炉中麝炷袅青烟。 明·李湜 自咏。作演雅别体
- 此生无计向云岑,还愧炉中作跃金。 明·李石亨 尚州东轩韵 其一
- 衰病所能唯祝寿,每烧沈麝小炉中。 明·李稷 复用前韵。寄黄庭 其三
- 火伞张炎蔽大空,几人愁杀在炉中。 明·李稷 村居四节用牧隐韵 其二 夏
- 青春谷口芝应长,白日炉中丹几还。 明·杭淮 寄林侍御釴父紫霞山人
- 膝上横焦尾,炉中插麝脐。 明·林亿龄 赠李士立 其三
- 帐里流苏闲甲乙,炉中寒火忆庚申。 明·沈一贯 望西城宫殿
- 石上烟霞古,炉中日月赊。 明·王慎中 游梅岩洞有仙人井灶田炉丹室之类
- 炎蒸坐我烘炉中,赖有神翁一笑同。 明·申叔舟 一庵袖菁川子诗来示求和。依韵走次 其二
- 衣上苍烟旧,炉中丹火分。 明·秦镒 煮茗
- 且待烹茶浇汝口,炉中笑指折铛煨。 明·董纪 次韵姚比玉赠薛相士秋蟾
- 须藏利器宜珍袭,肯跃炉中作不祥。 明·许𥛚 次朴云山小斋壁上韵 其六
- 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明·释今普 露珠
- 端坐幽窗下,香烟地炉中。 明·金宇颙 喜雨
- 室香生炉中,炉寒香未已。 明末·钟惺 茶诗 其三
- 海上青骡今不返,炉中白兔竟难寻。 明·陈琏 挽道士龙碧潭尝住神乐观
- 丹青阁上无遗像,黄白炉中有鍊功。 明·高敬命 挽石川先生。七言排律五十韵。
- 龙头鎗内酒初熟,鹊尾炉中灰渐平。 清·朱昆田 晚秋杂感四首 其一
- 灯外楼阴方带雪,炉中酒气欲迎春。 清·李天辅 玄湖感恩亭。访尹德辉留题
- 冰霜地底微阳远,樽酒炉中宿火存。 清·李天辅 八叠
- 梵书床上舒还捲,丹火炉中宿复然。 清·洪仁谟 次右丞辋川别业
- 结巢云松顶,高枕香炉中。 清·王又曾 筠州去庐山仅二百四十里未遂裹粮颇怀怅恨因忆东坡尝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独摘其尤者作诗二首辄追次其韵以志梦游 其一 漱玉亭
- 赵州观正觉,自在一炉中。 清·赵冕镐 六月廿五夜
- 一齐镕入洪炉中,有不化者剩石骨。 清·赵翼 与客谈黔中牟珠洞之胜补记以诗
- 浇胸杯里怜清泻,悦口炉中候沸鸣。 清·赵显命 次梅会联句韵 其二
- 万家白铁掷炉中,怒火冲天我鼓风。 当代·陈振家 小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