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高”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喟叹高风尚千载,殷勤两日为重来。 南宋·赵蕃 初八日过总持以雨不得观龙井休日再往经孺子亭又过南昌县侧访梅仙旧宅黄冠居之观名屡易今为报恩光孝
- 两圣横经日,高僧独步时。 北宋·释义天 到飞来方丈,礼普德圣师
- 自唐无两见,如汉有高踪。 南宋·高似孙 鹿郎中山居
- 宫槐秋冷高栖鹤,庭草春深两部蛙。 明末清初·薛始亨 怀胡豹生
- 山转翠屏高下地,竹围烟火两三家。 明末清初·岑徵 赴潭州宿桂阳废驿
- 大耋两堂偕甲子,同宗高会属初辰。 明末清初·李植 植于襄阳李使君为同宗侄。而慈氏与襄阳大夫人同乙卯生。植与使君兄弟在京。同修寿亲稧。今为养乞外。同为岭外官。接壤往来。实稀罕之遘也。今年壬申。慈寿七十八。二月初三日。乃诞辰。粗设酒乐。而使君适有忌不果来。越八日。使君奉大夫人至。遂卜初九日。开筵馆之东轩。明日。使君开筵于衙舍西轩。又明日。复请小设于东轩。植陪至清涧亭而归岭东。冬春来无日不风雪。是时连七日晴和。余久不剧饮。至是不觉酩酊。寻常不喜作题板诗。顾念此事不可无传。仍以二律记之。兼录奉使君座下 其一
- 相思两地孤琴在,徙倚高斋四壁存。 明·李英 步韵酬答郑秀才肖筠
- 绕水崎岖高下路,傍山寥落两三家。 明·许𥛚 中梁浦途中作
- 微雨淡烟高下树,落花啼鸟两三家。 明·柳成龙 丙戌春。宿闻庆。与县监许行远夜话。明日行远追送于玉山溪边。以一律叙别
- 湖穷仍两岸,舟迥只高天。 明末清初·谭元春 雨中舟进
- 两鸱犹故意,高枕是吾庐。 明·李荇 答国卿书
- 有时生两翼,飞到最高层。 明·石宝 午梦
- 入林高兴发,奇玩两瞳初。 明·南孝温 偕正中,德父访权处士 其一
- 石迁高下路,茅屋两三人。 明·李好闵 云岩两律 其二
- 正忆高堂在,知携两弟俱。 清·朱彝尊 永嘉除日述怀
- 墙外柳条高下袅,盆中梅朵两三荣。 清·弘历 顺河集行馆再叠旧作韵
- 连林高下犹蔚绿,间树两三忽染丹。 清·弘历 山庄即景
- 璧碎有声成两败,鹤归无意得高枝。 清·刘大观 秋夜书怀,得七言五十韵
- 见说尽心高堰筑,更将馀力两楼成。 清·申纬 寄题象山太平门楼 其一
- 鹏飞去去高翔举,鸡子团团两眼生。 清·李裕元 观海诗。次李栗谷韵
- 云散高空净,潮来两岸宽。 清·弘历 镜江楼
- 槐蚁焦螟高纛将,猪苓鸡实两朝君。 清末至民国·朱青长 花前感事(十首选二) 其一
- 夕晖高下寺,春水两三船。 清末至民国·杨圻 清明春感
- 断琴声尚绕高树,裂眦血犹凝两眶。 当代·刘峻 重读陈芦荻先生诗有感,次韵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