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都”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唐·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 北宋·苏轼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其二
- 谁知笔下三都赋,不及人间五两纶。 北宋末·周紫芝 吴师鲁挽词
- 动静于人曾两意,升沈如梦亦都忘。 宋·郑刚中 未至鼎州道旁有甘泉既酌泉过松竹百步投宿小寺翌日又酌泉登舆松竹间兰香甚盛感而赋之时自移封
- 离合随缘都是乐,阴晴任理两忘机。 南宋·阳枋 中秋微月和彭水赵文卿韵
- 明月清风都不会,落花流水两无情。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 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五首 其一
- 利名风浪都无与,泉石膏肓两不偏。 明·贺钦 寄邵文明大尹
- 六年肝胆都无隔,千里音书两不睽。 明·申楫 解官归后。寄林东野
- 宦路升沈都不管,人间悲喜两相忘。 明·李承召 闻成重卿任,洪应之应。与里人轮办赏春之宴。戏呈 其二
- 心肝都不隔,形迹两无拘。 明·李埈 奉呈副体察使
- 白璧黄金都散尽,声名官职两无亏。 清·蒋士铨 晤李再来都阃即以留别 其一
- 不即不离都契妙,是空是色两相降。 清·弘历 瞩岩楼
- 韶光破腊都逢霁,玉历周年两立春。 清·弘历 腊月十九日立春
- 争让两开吴霸局,兴亡都付楚逃臣。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姑苏怀古 其一
- 两回明月好,都向此城看。 清·洪亮吉 元夕宿尉氏赠张大令大鼎并寄徐州倅书受
- 宠辱都衰疾,存亡两别离。 清·李匡德 寒食日
- 两岸稼如勃,都吾意所欣。 清·弘历 长河泛舟
- 张灯都罢彼,彻乐两经斯。 清·弘历 戊戌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