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此”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两贤方折月中桂,此老翻为地下郎。 宋·王庭圭 又一首
- 此生会合诚奇遇,两地精神或感通。 明·李廷龟 谢赠熊御史 其一
- 充塞两间皆雾露,乾坤此夕少光辉。 清·姜再恒 早春
- 此行正务因河道,两日详观历柳湾。 清·弘历 回銮
- 此已美哉彼尽善,两无系耳一先盘。 清·弘历 昆明湖泛舟至玉泉山即事
- 阙典忽教两岁阅,摅诚未可此时捐。 清·弘历 诣西顶广仁宫瞻礼有作
- 两地烟云埋骨久,此间丘壑赏心真。 清·洪亮吉 湖山谒桓简公祠并留饮祠侧
- 两地烟云穿胁近,此间丘壑赏心真。 清·洪亮吉 山门洞久坐
- 两端竟可欺明主,此辈真惭号士人。 清·张晋 封伦
- 两翁豪健俱堪诧,此老摧残最可嗤。 清·洪柱国 将赴堂姊初度会。坠马呻卧。望夜花月甚佳。戏述病怀
- 此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清·牛焘 白公苏公祠
- 两年倏已度,此夜不成眠。 清·弘历 题永慕斋
- 两年忽成别,此日又重来。 清·弘历 乐清馆
- 两年都减从,此日幸全仪。 清·弘历 夏至日方泽礼成述事
- 能携两宅相,频访此侨居。 清·洪柱国 谢邻丈崔文义携酒来访
- 常恨此身同鹭鹤,可怜两鬓任星霜。 当代·金鉴才 自题画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