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无”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行藏无愧怍,梦觉两逍遥。 南宋·陆游 解嘲
- 闻风无半面,折简两相知。 南宋·杨万里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 无数冠裳云塞道,两行鈇钺雪摇光。 南宋·洪适 道上致语口号
- 无数冠裳声聒昼,两行罗绮艳娇春。 南宋·洪适 归路致语口号
- 三年两度承嘉话,百里无因诉别情。 南宋·陈宓 送胡提干
- 艇子时三两,渔村定有无。 南宋·赵蕃 旧县道中二首 其二
- 歌思惟两地,动化及无边。 南宋·徐玑 送太守傅尚书易镇当涂二十韵
- 有无樵子路,三两鹿麛群。 明末清初·屈大均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其八
- 世事相乘难两得,先生内照恐无亏。 明·庄昶 病眼 其一
- 闲观宇宙无穷意,似与鸢鱼两物知。 明·林光 如斯亭次韵庄定山
- 宦囊两世惟书卷,尘事无端付酒杯。 明·朱浙 和璞斋题岐南书舍
- 嫩蕊才开三两点,微阳应在有无中。 明·邓云霄 长至日邀李烟客王鸣吉杜亭甫小酌紫烟楼看早梅
- 功名无汲汲,身世两熙熙。 明·李荇 哭外兄柳子荣
- 目色耳声无尽藏,退之李愿两前人。 清·弘历 盘谷寺
- 有色相输无色好,十分花才两分开。 清·弘历 邓尉梅事未盛因而有会点笔成章
- 锐锋谁记杨无敌,强聒空怜楚两生。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子安同年用予寄散原老人诗韵寄赠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