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尺”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 中唐·戎昱 寄郑鍊师
- 知容遥集几两屐,绝胜元龙百尺楼。 北宋·吴则礼 识舟亭
- 两地相思春冷淡,尺书难尽客情怀。 南宋·释行海 寓归云阁怀上竺听雨斋馨果二友
- 萍间尺咫月,竹隙两三峰。 明·王世贞 后芳素轩四首 其一
- 尺简岂堪频问讯,两京还说旧因缘。 明·陈献章 代简答黄大理仲昭
- 尺五有天同注目,两间无地可逃身。 明·王应鹏 西曹燕集
- 散作两萍漂水面,远烦尺鲤到沙头。 清初·查慎行 惠研溪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溪 其一
- 两三亲戚话,尺五别离天。 清·舒位 城南镫火图为于庭题即送之冀州 其一
- 二府两州沾以遍,寸三尺半被之稠。 清·弘历 陜西巡抚巴延三奏省城得雨诗以志事
- 尺幅烟云方过眼,两家剑履已埋魂。 清末至民国·孙揆均 南湖先生邮示题岱老《觚庐画萃》二首,病暑枯坐,勉成一首奉答,即写之岱老画尾。侧身天地,感不尽于予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