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四”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唐·杜甫 南邻
-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唐·白居易 遣怀
- 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 唐·白居易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唐·白居易 九日寄微之
- 四望月沈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唐·许浑 题义女亭
-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 唐末·杜荀鹤 隽阳道中
-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唐末·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 两京犹薄产,四海绝随肩。 唐·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 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 中唐·孟郊 小隐吟
- 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唐·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 四方人意便,两路马行高。 唐·张祜 陪楚州韦舍人北阊门游宴
- 四时奔速都如电,两鬓凋疏总作霜。 后周至宋初·李昉 攀和嘉篇
- 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中唐·王建 上李吉甫相公
-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闽国·王继勋 赠和龙妙空禅师
- 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 唐·方干 于秀才小池
- 两条溪水分头碧,四面人家入骨凉。 唐末·吴融 湖州晚望
-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初唐·李乂 幸白鹿观应制
-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唐·李群玉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其二
- 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 唐·李宾 登瓦官寺阁
- 空累两家营后事,仅留四壁遗诸孤。 南宋·刘克庄 书事二首 其一
- 饶取两生留鲁国,笑他四皓出蓝关。 南宋·刘克庄 又即事四首 其三
-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南宋·陆游 感愤
- 瑞香萱草一两本,葱叶蔊苗三四丛。 南宋·杨万里 幼圃
- 才一两朝晴炫野,又三四阵雨鸣廊。 南宋·杨万里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北宋·苏轼 宝墨亭
- 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北宋·苏轼 送穆越州
- 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 北宋·苏轼 三朵花,并叙
- 诗卷一两册,斋房三四间。 南宋·杨万里 近节
- 瓦鼓三四只,村酤一两瓶。 南宋·杨万里 夏夜露坐二首 其二
-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南宋·刘克庄 又二首 其一
-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南宋·陈傅良 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其三
- 昔有两生增鲁重,今闻四皓为刘来。 宋·刘鉴 和率斋王廉使三首 其一
-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南宋·陈著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 四五点山烟霭淡,两三枝桨水云长。 南宋·方汝疆 江上晚行
- 两三遗册新诗在,四十馀年素业荒。 南宋·冯时行 牟元礼挽章
- 四世交游嗟旧好,两人相与缔新盟。 南宋·韩淲 二月二日赠杜晦之
- 四时山色藏烟雨,两派波光下夕阳。 南宋·姜特立 重题八咏楼
- 两池分受高低水,四岸量栽次第花。 南宋·陈著 示梅山弟八句
- 相逢客子两三辈,指点比邻四五家。 南宋·韩淲 雪天窗前寒鸦
- 山花照座一两点,雪狖叫云三四声。 宋·徐大受 入万年谒简庵清老追和曾使君诗板韵
- 两三杯里意存古,四十年前盟未寒。 南宋·陈著 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 其一
- 两地恩荣真赫奕,四川父老定欢呼。 南宋·楼钥 送赵德老端明帅蜀
- 柔桑弥望两三里,修竹深藏四五家。 南宋·楼钥 早行
- 两阁眼空风黑夜,四山手植雨清春。 南宋·陈著 次弟观与龄叟诗韵
- 四海每年歌咏满,两宫传贺古今稀。 南宋·员兴宗 寿虞丞相 其五
- 四时风物弦歌里,两岸人家图画中。 南宋·朱南杰 同刘朋山游湖边作
- 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 南宋·王十朋 法灯闻上人和杜鹃诗酬以前韵
- 两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树阴。 宋·李琮 感泉山
-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 北宋·胡宗愈 众乐亭 其一
- 四朝遗列承平日,两世观风树大桓。 北宋·邵雍 睢阳五老图
- 两川尚阻寻三友,四海空传是一家。 北宋·魏野 将游蜀中恨有所滞至情难蓄发为拙诗寄锦川峡路薛田臧奎二运使提刑杨及
-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北宋·邵雍 插花吟
- 茹芝四皓还须出,绵蕞两生终不来。 宋末元初·王奕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 其二
- 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 北宋·文同 大热见田中病牛
- 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繇身。 北宋·曾巩 郡斋即事二首 其二
- 宴豆四时諠画鼓,游人两岸跨长虹。 北宋·钱公辅 众乐亭二首 其一
- 四面寒松拥香刹,两崖苍石束寒波。 北宋·范纯仁 与王弱翁游龙门
-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南宋末·真山民 题济川桥
- 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北宋·朱长文 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 蛙一两声隔篱落,萤三四点过池塘。 宋末元初·于石 水亭夜坐
-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 北宋·黄裳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 四厢夜月封朱户,两院春风锁翠芜。 南宋·华岳 倪尚书生祠
- 四支退食昏如醉,两眼看书涩有烟。 宋·孔平仲 据案小睡
- 四海生灵虽帖泰,两边豺虎尚纵横。 宋·孔平仲 呈介之
- 山衔斗柄两三点,犬吠篱根四五声。 宋末元初·杨公远 早行
- 四坐应刘邀俊彦,两行燕赵列娉婷。 北宋·赵鼎臣 朱贡父自尚书郎领宪河朔会高阳阙守因摄帅事以诗寄之且觅蟹螯
- 两三个月书全杳,四五篇诗信忽通。 宋末元初·杨公远 省斋寄诗用韵走笔以谢 其二
- 两朝纶浡倾前古,四海绅緌立下风。 宋末元初·方回 寄集贤阎子静学士
- 麦秀两岐翻翠浪,槐阴四面舞轻风。 北宋·傅察 傅倅请杜守乐语
- 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 宋·葛立方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其一
- 四字千龄悬日月,两篇三体琢琼瑰。 北宋·张齐贤 御书飞白玉堂之署三体宸章并宣禁苑睹兹盛事辄动斐然
- 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 北宋·钱若水 禁林宴会之什
- 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 宋末元初·黄庚 枕易
- 四时篁有笋,两岸鳝多鱼。 宋·陈藻 建剑风土
-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宋末元初·金履祥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其一
- 纶封四大国,䌽侍两文昌。 宋·李曾伯 挽吴文昌母夫人 其二
- 黄鸡四五只,青韭两三畦。 南宋·释文珦 农户
- 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 南宋·华岳 小圃
- 两骖公子服,四牡鲁侯畋。 南宋·华岳 次李信州七十韵
- 两家穷活计,四海老交游。 南宋·戴复古 会李择之其父名丙字南仲著丁未录丙申录
- 两宫三圣日,四海一家春。 南宋·许及之 上左丞相寿二十韵
- 民田两岐麦,郡圃四时花。 北宋·杨亿 从叔郎中知潭州
- 两朝钦至业,四海仰高名。 北宋·释智圆 经通慧僧录影堂
- 江势一两曲,梅梢三四花。 北宋·陶弼 出岭题石灰铺
- 休誇两岐秀,未若四时春。 北宋·陈瓘 呈知府司封二十韵
- 暌离四寒暑,会遇两蓬萍。 宋·李纲 钱申伯自海陵避地临汀闻余北归相迓于武平赋诗见意二首 其二
- 风幡两州见,花供四天来。 北宋·李昭玘 登龙游寺
- 徙倚两竿竹,咍台四仆肩。 宋·朱翌 轿中坐睡
-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宋·吴芾 挽汤丞相三首 其二
- 两边风细细,四面竹森森。 宋·郭印 云溪杂咏 其十
- 出处汉四皓,情怀楚两龚。 北宋·刘弇 赠李子从三十韵
- 云阁四山雨,江分两岸秋。 宋·潘玙 怕上楼
- 恩深两宫赙,哀动四州民。 南宋·楼钥 王忠文公挽词 其二
- 两朝忠卫上,四海雅推公。 南宋·楼钥 杨武恭王挽词 其一
- 四明欣会遇,两载得周旋。 南宋·楼钥 送吴参议
- 辛勤四十里,跋涉两三朝。 南宋·袁说友 舟发黄州连日遇逆风泊赤壁
- 闲来四五辈,留饮两三升。 南宋·韩淲 小饮春山
- 两淮先齮龁,四海渐凋零。 宋·虞俦 赠总领韩郎中四十韵
- 风流两晋旧,翰墨四朝新。 南宋·释居简 天台宋紫薇光禄挽章
- 两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南宋·洪适 陈左相挽诗三首 其一
- 山中四时好,方外两翁閒。 金·许古 青柯平二道人
- 别家四十日,并塞两三程。 金·李纯甫 赠高仲常
- 四海苍生欣望惬,两宫和气对时熙。 元·王恽 寿张左丞子友 其二
- 两乡相望三年别,四海论交六日兄。 元·王恽 和紫山见寄四诗 其三
- 两都乔木秋光老,四座春风笑语温。 元·王恽 庆路伯达八秩之寿
- 汤寒卯酒两三盏,引睡新诗四五章。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 早行
- 硖石两楹天斧断,好山四面画屏围。 元·王恽 游泽州青莲寺 其一
- 青霞惟见两童子,白发吾邻四老翁。 元末明初·王冕 刘商观弈图石刻本
- 四枝曾有荆公折,两寺宁无蜀客看。 元末明初·凌云翰 芍药次王士中韵
- 人起四更烧爉烛,霜飞两袖坐篮舆。 元末明初·谢应芳 杨县丞董役开白茅河昼夜勤以诗代简
- 尺书可屈汉四皓,绵蕝难招鲁两生。 元末明初·李穑 朝唫 其一
- 注目方知两东去,满天阴医四方垂。 元末明初·李穑 即事
- 两京台阁工输巧,四海涂泥赤子劳。 元末明初·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十七 其十七
- 潮长河船四五尺,乌啼门巷两三松。 元末明初·张以宁 送刘子昭归杭省亲
- 上慰两宫瞻且仰,下期四境饱仍温。 元末明初·李穑 雨
- 天满四檐空翠外,诗生两岸嫩凉边。 元·查仪韶 郊饮
- 芗散四时天竺雨,青浮两点洞庭山。 元·唐棣 宜晚亭
- 地涌两山通上界,天开四岳拱中央。 元·成廷圭 赋崧碧为丁贞夫廉使寿
- 四海宣文千载仰,两生接武一时来。 元·吴师道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四首 其四
- 四围亭槛青云上,两岸楼台䌽水边。 元·聂古柏 题碧涧堂
- 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 宋末元初·宋无 孟能静席上出四物分韵得牙背抓花字诗成赠
- 四海百年归一统,两阶何日格三苗。 元末明初·谢应芳 进士马仲达为常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监筑城以诗见示余次韵荅
- 四月雨声恶,两山秋气多。 元末明初·贝琼 雨中漫成寄九龙山人
- 四海重阳三滞酒,两河归雁几传书。 明·李梦阳 九日衙斋对酒偶作
- 两岸芳荪春日暖,四山古木晚霞连。 明·杨慎 西溪河
- 两宫肺腑黄金内,四姓交游骏马边。 明末·陈子龙 长安杂诗 其八
- 两都词赋多传世,四海英才半在门。 明·李东阳 送王祭酒先生还南京
- 四世死生同骨肉,两原川陆限西东。 明·李东阳 清明前一日谒先宜人旧垄有述
- 黄阁两朝心自赤,苍生四海泪曾乾。 明·李梦阳 奉寄邃庵相公之作
- 履不出门四十载,云同住屋两三间。 明末清初·吴嘉纪 寄吴灵稚 其三
- 四面荒山高阁外,两株疏柳旧庄前。 元末明初·高启 寄倪隐君元镇
- 四座高谈仍旧雨,两年重听省新闻。 明·徐渭 再次章君
- 碌碌俄惊四十载,萧萧初见两三茎。 明·于谦 见白发偶题
- 孤城四战地,斜日两河阴。 明·李梦阳 登临二首 其二
- 閒僧四五众,丈石两三盘。 明·袁宏道 九日天慧寺登高迟家伯修黄平倩不至
- 方情四五众,花事两三桩。 明·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韵 其二
- 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 明·袁宏道 书所见
- 四弦风共拂,两棹月同明。 元末明初·高启 湓浦琵琶图
- 能著几两屐,空怜廿四桥。 明末清初·龚鼎孳 友沂订游平山堂连朝风雨不果 其二
- 两京水驿邮签报,四省漕船舳尾衔。 明·李民宬 过天津卫
- 系籍四朝耆硕重,铭勋两世古今闻。 明·林熙春 大司马申玄渚远讯次韵奉答
- 人事悲欢四霜露,世途夷险两萍蓬。 明末清初·李安讷 德源逢洪乐夫都事 其一
- 两屐真游凡有几,四仙遗躅杳无凭。 明·沈喜寿 奉别洪按察 其二
- 两阶想像垂衣日,四岳趋跄辑瑞时。 明·游朴 谒舜祠
- 四岳云开飞斗北,两峰秋爽憩湖南。 明·董其昌 送萧九生方伯二首 其二
- 谁谓青州四从事,能随白面两书生。 明末清初·李安讷 洪缵绪,李长馨两生。携酒四壶。月夕见访。醉中率题
- 治行两朝重纪异,文章四海旧知名。 明末·孙传庭 送曲阳令宋玄平入觐兼膺内召 其一
- 两郡勋名铜柱外,四门经术御屏中。 明末清初·欧必元 送何郡丞伟父需次都下
- 两三孤舍农栖稳,四十八溪驿路难。 明至南明·黄公辅 宿民房早行
- 两朝赐履曾三仕,四世斑衣见一门。 明·韩日缵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 其三
- 两人已许俱生死,四海从交说弟兄。 明·苏升 长安得谢伯子书却寄
- 爽气来迎四五里,野桥经渡两三重。 明末清初·张国维 再至
- 四方瑞辑咸瞻后,两部经成曾进皇。 明·陈应元 庚午入觐刘五云先生赠诗以宠其行依韵奉和
- 两都作宰贤声著,四世同堂乐事多。 明·李云龙 寿瑶台翁八十一
- 两河声著鸣珂巷,四壁诗留退食居。 明末·申佳允 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其四
-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明末清初·李渔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
- 閒话无过四五句,寒泉连递两三杯。 明末清初·释函可 张太守入山
- 两岐穗吐金支上,四月寒生细浪前。 明末清初·彭孙贻 麦花
- 管葛两山春莽莽,桑麻四月雨茫茫。 明末清初·彭孙贻 悯乱诗十首 其三
- 两朝文献家声美,四世科名帝赉宽。 明末清初·赵湛 赠张枫臣孝廉
- 两州一谪身全倦,四月三逢意忽惊。 明末清初·李安讷 四月初一日癸酉。遣怀
- 四海苍生怀谢傅,两朝将母重山涛。 明·徐中行 寿大司徒马公诗二首 其二
- 两三间屋傍溪水,四五尺竿横钓沙。 明·翟杰 葺溪鱼侣为友人张文贵
- 四壁内宽堪稳卧,两楹前架仅低回。 明·许𥛚 题李汝一草堂 其一
- 四时不断烟岚色,两岸唯闻猿鸟音。 明·李时行 晋兴道中
- 两乘骢马登乌府,四转清阶立凤楼。 明·夏原吉 挽工部尚书宋公
- 四时蜃气晴看雨,两岸涛声夜听雷。 明·陈桭 大江
- 乾坤旋转两仪定,雨露生成四海均。 明·李石亨 赠送两天使还京师 其一
- 四方专对诗三百,两月经行路五千。 明·丘浚 送董尚矩庶子颁诏朝鲜
- 两京无复司邦禁,四海空期秉国钧。 明·韩雍 挽薛司寇
- 四时好景偏留句,两腋清风每试茶。 明·陈献章 寄外史世卿玉台 其二
- 案头旧典两三帙,囊里新诗四五联。 明·胡居仁 閒中寓意
-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明·江源 次童都堂题叶棠壁韵
- 四座乾坤宽眼界,两窗梅竹好容颜。 明·翟杰 题恒庵别号
- 实录两朝无字愧,高名四海是人知。 明·王鏊 送张学士廷祥之南京
- 两山已雪将军耻,四海犹传制策文。 明·王鏊 过故状元施宗铭坟
- 两鬓星霜馀白发,四山烟雨锁黄昏。 明·林廷玉 伤春
- 坐石四隅随地势,流觞两处剩欢情。 明·李贤辅 雨馀泛舟游簟石。次景浩
- 两仪生物无遗类,四序成功有至仁。 明·陈诚 途中见红花
- 一叶两叶梧桐落,三声四声更鼓鸣。 明·顾田 桃源夜坐思亲
- 两牙分阃才微展,四印专城绩谩优。 明·金安国 同年申佥知玉衡挽 其一
- 青连溟树四时景,绿泛微风两岸秋。 明·何孟伦 游海珠寺 其三
- 两贤比迹心应古,四韵孤吟诗有名。 明·罗洪先 张寒泉丈人诗来拟予文山一峰之列时以外游未缘接使既下世其嗣中丞雨偶以稿闻次韵奉诔并谢夙心 其二
- 檐前花落一两点,竹外鸟啼三四声。 明·樊昌 次正等寺壁间韵
- 韭蔬四座客,烟草两湖仙。 明·周祜 哭长清李处士
- 两瓻千卷破,四座一人眠。 明末清初·吕留良 集饮黄俞邰竹斋次徐州来韵 其二
- 两京叨扈从,四海共安康。 明·王绂 初度
- 两朝光定策,四路靖临边。 明·卢龙云 咏古四首有序 其四 韩魏公
- 四维阴羃羃,两袖冷飔飔。 明末清初·释函可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
- 两河流巨盗,四郭慑先攻。 明·王九思 咏李大夫二十六韵
- 竹削四蹄稳,棱分两目斜。 明·李之世 浴象 其六
- 何言两朱氏,忽逐四青州。 明末清初·李安讷 奉谢地主南令公以鸡酒见惠
- 车书四海内,干羽两阶前。 明·李睟光 北京篇。又次前韵
- 潮声两浙水,云影四明山。 明·徐𤊹 送林叔度之甬东
- 渔家四五点,斜日两三竿。 明·金时习 海堧
- 四山输爽垲,两水送潺湲。 明·洪贵达 送槐山郡守金侯义童赴任
- 秋水四围碧,芦花两岸清。 明·罗洪先 金山寺
- 四蹄齐马队,两翼奋鹅群。 明·沈鍊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九
- 酒伴两三辈,莺花四五枝。 明·符锡 沙湖为王良二
-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 明·王鏊 徐太夫人挽词
- 海潮两度至,涧瀑四时垂。 明末清初·释函是 偶成
- 两河有地更新主,四海无家作寓公。 清·赵翼 分咏都门古迹得延寿寺 其一
- 四海徵车人已尽,两朝残客话重听。 清·袁枚 赠生同 其一
- 四尺崇封雷雨避,两楹残梦地天荒。 清·舒位 曲阜拜圣人林下 其一
- 四海典彝既旁达,两山金石谁先储。 清·龚自珍 赵晋斋魏、顾千里广圻、钮非石树玉、吴南芗文徵、江铁君沅,同集虎邱秋宴作
- 四周阡陌西湖少,两境鱼盐大海多。 清·钱载 南山
- 好春四度翠华后,行殿两峰丹照间。 清·钱载 过杭州未得至西湖
- 四海无医宜勿药,两峰对酒且持螯。 清·王又曾 送周犀舟归杭
- 两姓奇缘双鬓好,四朝清福一身全。 清·张问陶 丙辰仲冬十三日得简斋先生手书答诗代柬 其二
- 四皓荒唐无此物,两龚傲睨欲何为。 晚清·范当世 读王贡两龚鲍传而叹
- 四海平交无行辈,两朝轶事在文章。 清初·查慎行 田间先生闻余至自青山命驾来会喜赋
- 两区江界限,四度帝登临。 清·沈德潜 舟行至蜀冈上平山堂纪一路所见 其三
- 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 清末·黄遵宪 寒夜独坐卧虹榭
- 四更已抵黄山麓,两桨斜穿绿树傍。 民国·徐搢珊 风息过江泊黄山港
- 两三峰向研池立,四十里将屏画开。 清·阮元 署西木台将朽遂拆之迁于澹泉西南七丈许用七千土墼㬪为方台名之曰碧鸡台 其二
- 两层白纸糊虚牖,四壁黄坭叠大坯。 清·阮元 署西木台将朽遂拆之迁于澹泉西南七丈许用七千土墼㬪为方台名之曰碧鸡台 其一
- 佳客适来四五辈,新诗吟得两三联。 清末近现代初·方仁渊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 其一
- 两乳燕投孤垒宿,四时花共一瓶开。 清·孙元衡 海市清言
- 花木四时开一色,儿孙两地作重阳。 清·金应澍 乙酉七月初五抵苍梧
- 四载蛮烟边塞梦,两秋淮水里闾情。 清·施腾辉 送陈香谷明府入蜀
- 两地明月千里白,四山秋色乱峰青。 清·张柏恒 寄怀吴海六
- 四野膏浓苗仰雨,两年化治草从风。 清·林则徐 石梧复有寄六叠前韵答之 其四
- 河山两戒升平日,闻见四朝僻壤天。 清·郑用锡 钟馗除夕嫁妹图二首 其二
- 四海交游三子共,两年情味九秋初。 清·祁寯藻 初秋荷村舍人直退过访盘桓五日次去年见赠韵并呈季高
- 四面峰峦皆在眼,两头箫管坐当心。 清末至民国·王树楠 再题依斗亭
- 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清·牛焘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 四围屏障群峰矗,两股湖波一线通。 清·王恩浩 五月十日登爱菊亭谒靖节祠二首 其二
- 两眼才能分黑白,四肢莫不出之而。 清·赵冕镐 恨老 其一
- 两朝宿学声名振,四字爰书诘责工。 清·缪重熙 方忠文公祠
- 两岸溪声三十里,四围春色半千家。 清·李裕元 水丹花
- 短日奔驰四千里,荒村寥落两三家。 清·郭嵩焘 渡河至㟃峿驿阻雪
- 两岸朱楼清水闸,四围翠嶂跨湖桥。 晚清·李慈铭 云门和予病起诗有促归之语作此答之
- 两朝革命怀孤愤,四海论交总逸民。 清·张洵佳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
- 嘉树四围蒸石润,鸣泉两道绕山流。 清末至现当代·潘伯鹰 方广寺
- 四围屏障群峰矗,两股湖波一线通。 清·王家枢 五月十日登爱菊亭谒靖节祠二首 其二
- 不碍浓云四五片,才藏遥岫两三尖。 清·弘历 得概轩春望
- 四大家非望肩背,两将军可溯渊源。 清·弘历 题赵宗汉雁山图
- 四际不知春似海,两间真见日重光。 清·杭世骏 咏方镜八首限方字 其七
- 两边透照成三影,四角回中称五光。 清·杭世骏 叠韵咏方镜八首 其五
- 两都保障俱凭险,四境关防足捍危。 清·崔锡鼎 敬次御制咏北汉韵
- 两朝清论冰心后,四海苍生病疏中。 清·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还曲沃二首 其一
- 清夜有时四五唱,遥天不系两三行。 清·弘历 雁
- 不来又以两年计,小驻无过四日留。 清·弘历 驻跸盘山静寄山庄即事二首 其一
- 排闼两峰锦与绣,张屏四面画兮诗。 清·弘历 入崖口
- 四野遥团翠色迥,两峰高接白云閒。 清·宋永清 过岗山
- 瑶琴昔许两三弄,宝轴今须四五新。 清·姜再恒 别郑仲瑞
- 四郡民风信淳朴,两朝德泽有仪型。 清·弘历 叠道叠戊戌诗韵
- 四府带完恩沐昨,两年为乞缓催秋。 清·弘历 直𨽻总督刘峨奏请缓徵保定河间各府属粮银即如所请并志以诗
- 两般颜色分枝丽,四出琼瑶著树新。 清·弘历 丁香花
- 干羽两阶符帝舜,羲和四仲协神尧。 清·弘历 正月十六日赐宴联句
- 两陵频展霜露慕,四月常雩禾稼祈。 清·弘历 洪范九五福之五曰考终命联句
- 四载忧勤凭几日,两宫慈孝撤帘初。 清·钱大昕 汴中咏古 其五
- 两京失守皆天数,四镇何人是将才。 清·汪履成 板子矶
- 两番粉本粗临彼,四韵成章又叠予。 清·弘历 题所仿倪瓒狮子林图三叠前韵
- 两阶森桧柏,四壁走蜺虹。 清·田雯 太室山二十韵
- 两岸崖如束,四时花乱开。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水沙连纪游 其二
- 两朝徵故事,四道用奇兵。 清·王昙 云栈
- 纵横四五步,花竹两三株。 清·戴亨 三题松乔小室
- 交游四十载,寒士两三人。 清·戴亨 简明复庵
- 元善四序首,天工两语齐。 清·弘历 主善斋
- 匪誇两层迥,却喜四邻围。 清·弘历 不遮山楼
- 甫他四库就,仍此两言颜。 清·弘历 再题柳墅行宫八景 其八 校签室
- 不住四相法,端居两足尊。 清·弘历 千相寺六韵
- 两家长庆集,四海故人书。 清·王昙 查桥寓馆与姨母女床山人话旧时铁云先生松郡未归书来犹先生题封也 其五
- 怪石压松四五转,泄云埋梦两三层。 现当代·邵祖平 上山至青柯坪肩舆不能仰跻相率辞去
- 两岸大池通白水,四围叠嶂隔红尘。 清末至民国·龚锡圭 游大池
- 四首词章誉扬过,两番造访谊情深。 近现代·杨民仁 淮阴陈以光先生以七律四章相赠,敬步原韵 其三
- 四年小别成春梦,两地相思对暮烟。 民国初·连横 喜苏菱槎重至台北,用瘿民韵
- 四象环生符太极,两行珠堕现优昙。 清末至民国·罗庶丹 和陈阜荪阮《秋海棠》十二律次原韵 其五
- 两朝宰辅君臣契,四海儿童姓氏传。 清末至民国·袁嘉谷 滇南怀贤六首选二 其一 文端公鄂尔泰
- 两宫极慈孝,四海妄惊猜。 清末至民国·汪荣宝 有感 其二
- 两河应破胆,四海已同声。 清末至民国·杨圻 清明日开始攻河南是日纛车次磁州前军已渡漳河志喜 其一
- 四时品味山间美,两眼穷搜岩壑奇。 当代·陈振家 晓望
- 四境鸡鸣无狗盗,两生鸽异对狐谐。 现当代·聂绀弩 步酬查九寒斋题壁
- 四遭恍见蛟螭窜,两眼频随天地浮。 当代·陈振家 放筏万泉河
- 四海难宁因庆父,两河尚武尽参孙。 当代·伯昏子 无惊
- 信步两三里,吟诗四五篇。 现当代·吴未淳 山行两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