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同”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唐·杜牧 题桐叶
-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 中唐·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中唐·王建 寄旧山僧
-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唐初·李峤 田
-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同流。 唐·蒋冽 南溪别业
-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 唐·薛能 赠苗端公二首 其二
- 水恨同心隔,霜愁两鬓沾。 唐·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
- 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 北宋·王安石 送别韩虞部
- 当时岂意两家子,此地更为同社人。 北宋·王安石 始与韩玉汝相近居遂相与游今居复相近而两家子唱和诗相属因有此作
-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南宋·陆游 纵笔四首 其四
- 枉许是非同喻马,不知书簺两亡羊。 北宋·宋祁 隐几
-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南宋·马之纯 清暑殿
- 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 北宋·强至 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
- 生时曾结同年会,见世重来两佛身。 南宋·何梦桂 寄寿王直卿省郎二亲年八十诗二首 其一
- 三年两下车尘拜,九客同为野景留。 南宋·叶茵 邑宰劭农
- 似华表鹤仍同姓,与华山人不两般。 南宋·释居简 赠丁相士
- 一根异彼禾同颖,四穗多于麦两岐。 宋·周遇圣 咏瑞粟 其一
- 同乡多少同年士,两榜何如两夺魁。 南宋·舒邦佐 和林帅喜汤王二魁将还
- 同乡多少同年士,两榜何如两夺魁。 南宋·舒邦佐 和林帅喜汤王二魁将还
- 十年两作西湖长,一日同为北牖游。 南宋·蔡戡 同顾广文游西湖
- 情谊浑如同一姓,风流不负两中秋。 宋末元初·牟巘 长儿授馆于杭每休暇过仲实家相与谭经析理间则饮酒赋诗为乐今闰秋十四日会于复轩相视而笑曰好天凉月即中秋况今岁两中秋乎乃留饮剧论夜参半蝉联不休情愈郁穆予闻之甚喜因为诗寄之
- 数杯别酒同舟去,一种离情两路分。 南宋·韩淲 次韵伯皋见别
- 与谁同别岁,到此两迎春。 南宋·洪适 除夜怀景严弟并寄景卢
- 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 南宋·孙介 丁未仲夏赏月
-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宋·李弥逊 硕人赵氏挽诗 其二
-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北宋·邵雍 又浩歌吟二首 其一
- 屈指灯前同父执,于今海内两耆贤。 元初·胡祇遹 寄答徐尚书 其一
- 暑寒尚不能同气,花蜜如何得两全。 元初·胡祇遹 寄耶律监司 其一
- 盘谷思同隐,濠梁意两忘。 元·张师愚 大德八年六月既望余与汪叔志梅叔威及叔舆弟柏山寺纳凉联句
- 两地琴樽夜,同怀风雨时。 明·谢榛 张德徵汴中见访仆已过杞两不相值
- 试将同伫立,正惬两徘徊。 明·徐渭 抱琴美人图
- 远追周室禾同颖,近似渔阳麦两岐。 明·商辂 瑞莲亭为建宁张太守赋
- 麻蓬已喜同时长,龙虎还能两榜联。 明·李承召 送同年友
- 为郎有子同曹念,再拜升堂两鬓丝。 明·庄昶 寿奚侍郎
- 天光人耀休同调,城市山林不两来。 明·庄昶 和升卿弟
- 临别襟怀同缱绻,托心缟纾两绸缪。 明·柳梦寅 送成则优进士南归公州百韵
- 三生夙约同心结,千里多年两意驰。 明·洪圣民 比安路中。次宋齐仲韵
- 仙境道心同寂静,诗情字体两清新。 明·李昌祺 寄致政彭太常永年三首 其二
- 差差碧叶同心出,冉冉清香两凤来。 明·文嘉 小斋兰花忽开并蒂幼于有诗漫尔次韵书去索笑非以角胜也
- 中间离别同挥涕,末路艰难两识心。 明·严昕 次演之深字韵 其八
- 同宗契旷情犹笃,两地栖幽志不乖。 明·许𥛚 许生浑挽词
- 楼台处处拚同醉,礼数时时许两忘。 明·沈彦光 送灌之令公秩满还京三十韵
- 云树他年成两忆,杯尊今日好同游。 明·严昕 次吴副使大定江韵
- 忧患怜同病,形骸任两忘。 明·李民宬 燕槎纪行。五言律百韵
- 同心非挟友,两世作忘年。 明·申光汉 叙事。奉送冬至使韩参判子纯赴燕都。五十韵
- 悲欢同肺腑,出处两精神。 明·洪彦忠 挽人
- 几年同绛帐,到日两莱衣。 明·湛若水 赠钱公溥地官正郎奉诏归省
- 埙篪悲两地,鸿雁忆同翩。 明·李明 寄翠庭兄彰
- 辩声同雀跃,审听两狐疑。 明末清初·彭孙贻 东游纪行一百二十二韵往历下省觐作
- 庶见禾同颖,方看麦两岐。 明·柳方善 喜雨
- 出山坡颍科同举,入洛机云屋两头。 清·张问陶 少与亥白流寓汉阳奔走衣食饥寒中时时离别戊申余举顺天乡试亥白举于乡明年同试礼部下第后并马西归偶宿剑州武连驿阻雨三日荒山土屋中对酒移灯慨然有遗世出尘之想因作二绝句志之是年残腊以奉父母之命复偕计北上重宿武连默计同举以来三年中相聚之日惟在道路回忆山中诗酒汉上穷困飘忽如梦如何可言今亥白又依人度岭余独居京师相隔者又将一年矣月夜不寐作七律四首寄怀 其二
- 家国伤心同日破,死生挥手两朝恩。 清·舒位 虎丘二姜先生祠
- 吟风推两小,立雪忝同堂。 清·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 其二
- 微名同独行,万族两孤云。 清·黎简 寄其詹属其诠次所为文句
- 契阔同年面,迢遥两地心。 清·赵翼 接同年李雨村观察书乃嘉庆二年十一月朔日自绵州封发兼附雨林诗话十六卷采拙诗独多感赋四律寄答 其四
- 凄凄同下拜,恨恨两难辞。 清·袁枚 寄鱼门舍人一百韵
- 同话寂寥皆逆旅,两经离乱即馀生。 清·黄与坚 沂州客店遇同乡友人
- 出柙由求同纵虎,多歧臧谷两亡羊。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感事五首 其一
- 廋辞纵许同心会,羞晕难防两颊呈。 清·孙原湘 淑意
- 宣文两部齐论语,子妇同堂汉大家。 清·王昙 寄归佩珊夫人懋仪兼柬奉长真阁内史席道华夫人并示内子 其二
- 要认篆烟非两处,始知青眼有同心。 清·翁方纲 竹坪司成以未与坡公生日之集赋二诗致藏香一束次韵奉酬 其二
- 枝夸连理同心结,香洽仁风两袖清。 清·安昶 又补和并蒂兰步元人谢宗可韵
- 饮酒可能同结社,不言元是两知心。 清·李胤永 莲花诗 其三
- 两处督臣闻信发,同心劲旅尅期行。 清·弘历 平定苗疆联句
- 钓鳌射虎人同姓,扣马飞熊路两叉。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渝关军中三叠前韵 其三
- 两省报沾二三寸,同朝弗爽后先期。 清·弘历 山东巡抚长麟河南巡抚梁肯堂各报得雪诗以志慰
- 两处后先报沾雪,同朝膏泽护来牟。 清·弘历 安徽巡抚书麟湖北巡抚姜晟各报得雪诗以志慰
- 朱评陆注同因显,柳谤韩誉两不妨。 清·弘历 题鹖冠子
- 且喜联珍同阅古,更饶成珏两存唐。 清·弘历 名画荟珍 其十二 曹知白乔树草亭图
- 郡分两岸轮为主,学本同门互借书。 明末清初·钱澄之 秋浦酬孔仲石鱼酒见饷
- 裸体初非同浴笑,争雄不是两贤鏖。 清·赵显命 君敬又以前韵。嘲余之亦带将符。而欲自专元龙床
- 还怜两姓通家谊,尚忆同年序榜欢。 清·赵观彬 李文川最英挽
- 恨不对床同跌踼,惊看挥翰两毰毸。 清·崔锡鼎 郑郎中泰卿,吴博士贯之俱和咏雪韵。复依前韵。得七言四十韵求和
- 杨氏诸姨同辈出,赵家姊妹两宫来。 清·吴雯 沈洪生编修宅集诸子看芍药四首 其一
- 三榜连元期两省,五传登第喜同堂。 清·阮元 道光辛巳恩科兼摄广东巡抚监临事和德文庄公乾隆庚寅监临试院中旧扁诗韵题甲子浙闱试院煎茶诗卷中
- 校量臧获原同失,侥幸荆凡或两存。 清·郭嵩焘 酬朱香荪
- 却是今春阅两奏,幸他西蜀再同堂。 清·弘历 四川成都县百岁寿民刘万迎五世同堂因三叠赐达州寿民张子翼诗韵赐之
- 同朝宰执频相问,两月郊坰久已劳。 清·赵冕镐 韦史在琴泉。书示牛西百一轴。即东峡纪也。各视其诗意而趁之 其十九
- 湖海同心会,名声两地闻。 清·李是远 携文锡。往东渚。与主人同赋 其四
- 山容同画理,陈迹两茫然。 清·杭世骏 题倪迂南湖陆高士宅图用卷中韵
- 升沉同濩落,物我两消除。 清·李最中 初秋望日。云巢偶会
- 青灯同不寐,白发两相催。 清·吴雯 再赠吉协和四首 其一
- 幸从公两世,俱谓我同年。 清·金锡胄 挽李监司
- 嘉禾同颖秀,瑞麦两岐呈。 清·彭孙遹 御试省耕
- 精神同卓荦,眉宇两㛹娟。 清·吴绮 奉酬荔裳先生见赠即次原韵
- 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清·了禅 再寄九华山几谷上人
- 閒情同梦寐,世事两参差。 现当代·张中行 七十纪事
- 沧海鱼同水,危巢鸟两枝。 现当代·佟绍弼 遣兴 其二 1946年天后诞
- 炎夏宗风丕两岸,江河雅韵入同卮。 当代·张海鸥 风雨高雄
- 水态山容同澹澹,霜枝雪鬓两毵毵。 当代·谷海鹰 丁亥上元津门雪夹雨,晨接晦窗先生自寿诗,次韵和之
- 古今同扰扰,物我两骚骚。 现当代·吴未淳 偶感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