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前”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唐末·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唐·秦系 耶溪书怀寄刘长卿员外
- 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 唐末至五代·齐己 将游嵩华行次荆渚
- 普天冷食闻前古,萧寺清游属两人。 北宋·苏轼 和代器之
- 少作回看如两手,旧书重读似前生。 南宋·刘克庄 健忘一首
- 田画井疆前后陇,冈横乾艮两三重。 宋末元初·方一夔 予家世居富山久矣世有隐德老坡所谓我家韦布三百年惟有阴功不知数盖类是也因作此以记其实且以勉族氏子弟云 其二
- 工要前篇人易取,说须两段意相关。 南宋·李昴英 赠宋省元巍荐经义
- 两地相分云袂远,前峰自掩雪林空。 宋·董嗣杲 发黄池与朱一夔相别情思黯如
- 已觉摧颓侵两鬓,更无术画补前旒。 宋·张九成 寄故人施彦执
- 生自前丁亥,今逢两甲辰。 南宋·戴复古 新年自唱自和 其一
- 沟水绕门前后路,砌苔缘壁两三层。 明末清初·陈恭尹 苦雨偶成柬家牧止
- 两岸灯花风静后,前村芦蕨雨晴馀。 元末明初·朴宜中 柳川打鱼
- 两晋风流能有几,前朝人物固无多。 明·钱子正 观倪云林惠麓小隐图有感
- 白石前滩藏齿齿,青山两岸出头头。 明·徐居正 杨根大滩
- 荒台古塔前朝寺,青雀黄龙两岸舟。 明·陈墀 游金山寺
- 文华殿里前星照,万岁山头两曜悬。 明·丁寿岗 送郑监察子健赴京
- 北地几消前岁月,西州又阅两炎凉。 明·郑惟吉 赴京道上。寄韩舍人澍 其一
- 蜕脱蝉边观两世,萤飞草际惑前生。 明末清初·谭元春 空阶
- 巧自前宵得,欢从两度留。 明末清初·成鹫 十闰诗 其六 闰七夕
- 物议孚前席,词华敌两京。 明·李民宬 题李苍石诗后
- 长山小县前头晓,薄霭深村两畔寒。 清·钱载 出张店
- 经艺交嗟前度约,先芬待阐两家心。 清·王季珠 重九日访表弟须膺范
- 孤驿小桥前日过,白须黄绶两朝恩。 清·郭嵩焘 闻严丈方伯正基还溆浦,适前二日过江口
- 眉宇苍苍前日记,腔天淡淡两人知。 清·李裕元 正阳寺僧巨渊来访
- 前身皓月环声远,两腋清风鹤影多。 清·李裕元 降仙楼
- 前宵明月同谁宿,两日青山移我情。 清·赵冕镐 贫 其三
- 前宵明月谁家梦,两地梅花别样春。 清·赵冕镐 一笑
- 未必苏黄前约践,徒然秦晋两心倾。 清·申纬 肃命之翌日。访故雨蕉,筱饮二侍郎宅。始为寝门之哭。有作 其四
- 红粉关图前进士,簪花元白两尚书。 清·王昙 寄归佩珊夫人懋仪兼柬奉长真阁内史席道华夫人并示内子 其三
- 两翼启行先甲毕,前茅选劲耀戈铓。 清·弘历 职官表联句
- 泽较前遭真是倍,恩叨两番恰兹三。 清·弘历 雪
- 前度庚辰淡墨榜,两看辛巳干金书。 清·弘历 大学士史贻直八十寿辰诗以赐之
- 怪底一枝两枝减,却笑昨日前日狂。 清·叶燮 落花和顾子来章
- 将萍入水前身絮,种藕当桥两处莲。 清·吴绮 无题 其二
- 黄龙清酒前盟在,文象金人两地输。 晚清·李慈铭 书愤四首 其二
- 燕窥前后户,人隔两重廊。 清·梁佩兰 帘
- 快雨尚思前夜话,远山都为两家青。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三叠张岱杉溟韵
- 前军超海争擒贼,两队行天屡合围。 近现代·林庚白 首都饭店闻警同北丽
- 是非如梦归前世,生死经秋换两朝。 清末至民国·赵熙 秋恕生日赋赠
- 昨夜前夜未落叶,一声两声时叩扃。 当代·陈永正 病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