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六”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贫于扬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 唐·白居易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 江上重来六七载,云间略见两三峰。 唐·杜牧 九华山
-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唐末·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
- 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唐末·罗隐 大梁见乔诩
- 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 唐·李山甫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 两面有山色,六时闻磬声。 中唐·王建 新修道居
-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 南宋·杨万里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
- 六丈一勾非恶意,两翁相对少欢悰。 南宋·刘克庄 迎候艮翁二首 其二
- 雷挟六丁来取易,天教两鸟不鸣难。 南宋·刘克庄 温陵诸贤接刊拙稿竹溪直院有诗助噪戏和一首
- 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 北宋·王禹偁 再授小谏偶书所怀
- 六参能几日,两鬓未全霜。 南宋·范成大 李郎中挽词二首 其一
- 莫笑今踰六旬叟,颇欣已有两男孙。 宋末元初·方回 守孙满岁
- 断岸才盈六七尺,低蓬恰受两三人。 南宋·晁公武 荷池
- 封国连纡六金印,乡邦阻驾两朱轮。 北宋·强至 韩魏公生日三首 其三
- 两溪水照新明月,六客堂逢旧紫髯。 南宋·王十朋 林黄中少卿出守吴兴芮国器司业以诗送之有今日桐城王刺史异时遗爱在吾州句用韵寄二公 其一
- 两京政拟汾阳复,六计应论户牖功。 宋·李商叟 寿陈左相 其一
- 两寺钟声烟外听,六朝山色镜中看。 宋·顾松年 过练湖
- 两亭瀹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 宋·董嗣杲 妙智庵洞
- 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 南宋·方岳 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云琴棋诗酒客因与谈笑戏成此诗
- 青衫不碍两居士,白发真成六老人。 宋·喻良能 草堂成即事二首 其二
- 六合中间不知数,两仪化育亦何心。 宋末元初·陈普 柳絮
- 谋寝两淮须仗汲,乱消六馆独由何。 宋·史浩 杂兴 其二
- 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 宋末元初·方回 秋暑家多病者
- 扁题六大字,姓氏两魁躔。 南宋·林希逸 题松涧徐氏馀庆集
- 两宫筵具渥,六佾舞仪轻。 南宋·曾丰 代贺皇太子生日
- 两耳能兼听,六经皆暗通。 南宋·戴复古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足三诗以悼之 其二
- 六分名郡竹,两粲使华星。 南宋·曹彦约 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一
-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南宋·孙应时 挽吴给事芾 其二
- 冰纨六十里,烟髻两三鬟。 南宋·张孝祥 磊石
- 黄檀六七里,绿竹两三家。 宋·翁森 过天台
-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宋·曾几 寓广教僧寺
- 六街纷合遝,两观迥嵯峨。 北宋·华镇 元夕
- 六珈不偕老,两髧誓维仪。 南宋·魏了翁 赐冠帔杨氏挽诗 其一
-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金·蔡松年 渡混同江
- 剖决六曹简书静,扫除两广瘴烟开。 元·周巽 寿王都事南山
- 六次为僚曾衮衮,两相无隐每云云。 元末明初·韩脩 贺许签书新拜政堂。次牧隐诗韵 其二
- 今年又过十六刻,再拜独倾三两杯。 元末明初·李穑 得醮酒
- 默究两仪方注易,闲寻六义欲笺诗。 元末明初·李穑 感怀 其三
- 荷橐两京久劳瘁,行年六帙空优游。 元·宋褧 寄慰翰林谢敬德学士
- 两岐白黑朝还暮,六合尘埃古到今。 元初·胡祇遹 静坐
- 两柱承天行日月,六鳌从地涌楼台。 元·成廷圭 贺毅刚中长老住承天禅寺诗二首 其一
- 六诏星文开井络,两关鸟道插天梯。 元·张翥 送刘侯赴大理
-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 元·郭麟孙 与龚子敬同赋
- 两人方对酌,六友忽相寻。 元末明初·李穑 上党楼上设酒食。金敬之适至
- 两潮来海错,六月刈山田。 元·成廷圭 寄慈溪普天泽监县
- 六花吹作乳,两腋欲成仙。 元·郑元祐 鍊雪轩
- 家住两山人世外,身安六帝太平中。 明·王世贞 赠洞庭九十三蔡翁
- 离乡已是五六载,道旧曾无三两声。 明·徐熥 戏嘲郑四效长庆体
- 六朝清省谁能敌,两度萧骚为汝宽。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两年初度何蕤音大行皆有诗和韵赠答
- 六卿半历诸曹长,两世重兼八座名。 明末清初·施闰章 奉柬王大宗伯 其一
- 两京规制遥相望,六代江山迹未陈。 明·文徵明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一
- 青溪六七里,白帢两三人。 明·袁宏道 郊行同龚散木能者邹伯学
- 残灰六十载,破衲两三僧。 明·徐熥 涌泉废寺 其一
- 起草尚濡两省翰,看花时埽六街尘。 明末清初·毛奇龄 客中寄姜司谏以京卿候补都下
- 草土六年肠已断,风烟两代涕堪零。 明·河受一 居家杂咏 其六 松亭
- 六千君子旧名将,两队美人新教师。 明·董其昌 清源狄将军席上观女乐
- 北斗下垂六七点,南华偶读两三行。 明末清初·韩上桂 夜坐黄与东西堂
- 两度宦游供汗漫,六朝风物足留连。 明·李孙宸 初秋同林少宰罗司成游鸡鸣山
- 两楹缥缈当年梦,六佾舒□□□□。 明·韩日缵 上丁分献
- 崇秩六卿欣绝等,清班两馆忝差踪。 明末清初·李植 从叔父东岳先生挽词 其四
- 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明·罗宾王 西湖
- 两岸山光涵海镜,六时钟韵杂风琴。 明末清初·成鹫 寓普济禅院寄东林诸子
- 两园花竹存诗料,六载渔樵足酒钱。 明末·孙传庭 除夕
- 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 明末·陈子壮 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
- 两朝优渥升阶日,六邑佳声制锦年。 明末清初·姜柏年 金同知挽
- 六诏烽烟将寝息,两阶干羽自纵横。 明末清初·毛奇龄 王师收复成都诏集百官于午门外宣捷纪事十五韵
- 优老两朝升爵秩,承流六邑藉贤声。 明末清初·姜柏年 金同知挽
- 两河父老犹挥涕,六诏乾坤正策勋。 明末清初·张煌言 即事,柬定西侯张侯服二首 其一
- 六朝剑佩留残寺,两岸楼船挂角弓。 明末清初·申涵光 金陵早发
- 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 明·林章 暮春登燕子矶怀古
- 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 明·于慎行 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 六馆传经秦博士,两都作赋汉仙郎。 明·佘翔 赠欧桢伯 其一
- 六代山河登眺外,两都筹策指挥中。 明·王弘诲 送司空陈公之金陵 其二
- 两都藻丽雄篇富,六代风流醉眼宽。 明·游朴 欧祯伯廷尉迁南屯田 其二
- 六月波涛沾翠黛,两河灯火散青骊。 明·欧大任 夏日同陈使君敬甫游郑园泛舟因怀王侍御纯甫
- 褒贤增秩两朝命,记德遗芳六郡碑。 明·朴淳 李高阳挽
- 六朝帝业随云散,两岸潮声带月消。 明·盛镛 板桥步月
- 六七里村黄犊雨,两三牧竖绿莎烟。 明·谢瑾 归牧
- 六年粉署留边策,两郡甘棠表宦程。 明·区元晋 岳伯家君学校呈举乡贤
- 六桥水抱珠林月,两竺峰盘宝界云。 明·包节 同周岐麓台长泛西湖遂宿藕花居
- 童冠芳盟六七辈,圣贤名教两三行。 明·吴与弼 春日
- 六年不作花前醉,两鬓宦添镜里斑。 明·李承召 赠永川君 其二
- 名重两都看作赋,教分六馆羡谈经。 明·皇甫汸 江上寄程祭酒
- 六部青毡还旧物,两行银牌耀新仪。 明·成伣 拜工曹判书
- 两岸人家从北固,六朝事业付东流。 明·王鏊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五 舟发龙潭驿
- 六代封疆归舜禹,两都形胜敌幽燕。 明·王九思 赋洪广文金陵游
- 不然六师去,指日两宫来。 明末清初·阎尔梅 岳墓 其二
- 两京严古制,六载重时巡。 明·邓林 二月九日大驾北巡赋诗纪事
- 六韬心已了,两石力能弯。 明·李荇 宣传官契会图
- 舟移六桥永,衣振两峰高。 明·许相卿 西湖迟徐郎不至独往林处士墓
- 两川思几杖,六诏赖怀柔。 明·郑善夫 送周方伯入楚五十六韵
- 繁华六朝地,全盛两都时。 明·皇甫汸 早春送太常殷簿考绩还南都
- 烟明六和塔,云暗两高峰。 明·郭第 钱塘雨泊
- 山环六七里,溪绕两三家。 明·李胜原 山行
- 封培六世垄,跋涉两山岑。 明·郑岳 宿石泉寺修先墓感怀二首 其二
- 亡国六龙踰塞北,回军两虎斗关西。 清·严遂成 扩廓帖木儿
- 两阵难拘古兵法,六经只管几文人。 清·赵翼 璞函接余书中但有翻愁日下无名士却喜天南有故人二句其全首未写寄也乃即用人字韵赐和四首欣荷之馀再次奉答 其三
- 六年胜地邀龙驭,两处嘉名让秀州。 清·沈德潜 恭和御制题烟雨楼元韵
- 两阵间分谁盗贼,六经外另有英雄。 清·赵翼 和友人洛阳怀古四首 其四 西阳门
- 真取六朝金粉扫,谁能两屐世情忘。 清·宋湘 制府蕉园先生命题摄山图图为相国尹文端公作公总督两江时搆别馆于江宁之栖霞山即摄山也极林泉登览之胜图成袁子才前辈首唱四章公叠和之一时诗老多有诗后图失哲嗣蕉园先生作藩江南日复得之重徵诗焉今先生总督滇黔出图命题谨次原韵四首 其四
- 两封谏草张清议,六树官梅共岁寒。 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梁节厂六旬寿诗
- 两晋书亡王内史,六朝人剩沈东阳。 清·袁枚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
- 两餐兼黍稷,六月长夫渠。 晚清·范当世 留别诸生 其一
- 两年开幕府,六月载星旄。 清初·查慎行 戊戌秋陶庵中丞由粤东巡澥入都道经吾里枉使见存山肴村酿追送于黄湾传舍长律志别十六韵
- 六年东阁吏,两世北平交。 清·赵翼 傅文忠公以子嘉勇公勋封郡王追赠公如其爵江乡故吏恭阅邸抄国恩私谊感涕交颐敬成四律 其四
- 偈颂六如空色相,药煎两月废餐眠。 清末至民国·萧鸿钧 和廖祜初亲家悼亡姬张梅卿诗
- 六载寓公今守土,两番申命总殊恩。 清·汪中 呈均弼先生
- 六诏恩威开太傅,两朝师友接弘农。 清·洪亮吉 江阴过杨文定公里第
- 六章莪蓼同千古,两世楂梨自一门。 清·刘绎 《两世孝行录》,为观察王霞九前辈属题
- 两宋词人放翁寿,六朝才语子山传。 清·王昙 谷人先生七十寿 其二
- 鞶帨六朝花十色,秕糠两宋帚千金。 清·程恩泽 感旧三首 其三 凌仲子先生
- 两三兄弟存亡感,六十光阴老健缘。 清·郭嵩焘 次韵周昌辅六十初度
- 六陵佳气趋朝侧,两易清流判牍间。 晚清·李慈铭 寄赵桐孙同年以郡守摄易州牧
- 文章宝祐六君子,气节罗阳两谏官。 晚清·缪祐孙 东瓯怀古四首同郭晚香作 其三
- 始末两书姚姒册,画图六咏芑薇篇。 清·弘历 洪范九五福之三曰康宁联句
- 六朝花草斜阳外,两戒山河暮雨中。 清·王昙 万岁楼
- 六经未见明文纪,两汉方传家语辞。 清·弘历 题大金德运图说
- 因之两字额欢喜,亦欲六尘澈净严。 清·弘历 欢喜园
- 继此两番频霈泽,共将六寸可耕原。 清·弘历 驻跸静宜园即事有作 其一
- 偶然试展失六者,介尔犹看有两人。 清·弘历 题郎世宁绘准噶尔献马图
- 六百里闻来远疏,两封章各报佳音。 清·弘历 总河兰第锡巡抚毕沅奏河工农务情形诗以志慰
- 正庆六花元旦沐,继闻两省渥霖仍。 清·弘历 山东河南巡抚各报得雨诗以志慰
- 两人精蕴凭谁绎,六代浮华赖此镌。 明末清初·卢世㴶 读陶谢集有述
- 閒来那计两年别,偶坐堪探六义精。 清·弘历 题秋澄斋
- 六骢安吉适应税,两月光阴迅若飞。 清·弘历 往盛京恭谒祖陵礼毕回銮进宫之作
- 贞观两言出想像,南华六卷识端倪。 清·弘历 水月精舍
- 空负晦晴两朝度,已间畿辅六花逢。 清·弘历 闻京师得雪
- 两阶干羽钦虞典,六律宫商奏采薇。 清·弘历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凯金川率领诸将士还朝锡宴丰泽园用昭饮至之典即席得长律一首
- 沙线两条翻白浪,台风六月作黄梅。 清·范咸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 其四
- 两顿茶瓜新稻熟,六时鱼鼓暮云深。 清·吴之振 星期以禅语叠韵见示复和二首连日浓霜如雪石头路滑奈何奈何 其一
- 六爻排比占舆象,两厦纵横次瓦鳞。 清·弘历 重刻淳化阁帖颁赐群臣联句
- 流水长安六七里,篮舆白足两三人。 清·申靖夏 长安洞口
- 两世论交如菊淡,六年聚首似星移。 清·吴之振 送徐友之江右
- 逸人六诚聚,仙客两虚偿。 清·弘历 匣庋秦汉印统内玉章八枚因成八韵
- 果然六坤德,能协两离元。 清·李匡德 国挽
- 六更筹可展,两部乐堪怀。 清·朱晓琴 蛙鼓
- 波光两湖合,树影六桥寒。 清·邵晋涵 上元月夜有感
- 六朝三径草,两代一诗人。 清·许承家 赠杜于皇七十
- 六七牧童深巷去,两三渔艇小桥东。 清末至现当代·周云阁 晚眺
- 六番察院尝荼味,两战秋闱负桂宫。 近现代·殷质卿 六十年述怀十二律 其三
- 六街车水逢灯市,两客诗声共酒楼。 现当代·彭鹤濂 松亭寄示拔可丈招饮大来酒楼之作,即次其韵
- 六七良朋行落落,两三老衲话依依。 现当代·戴质 和雪抱公秋津峙登高
- 两三更后愁难遣,六十年间事尽非。 现当代·程坚甫 有感
- 两三道友五更月,六十里程千仞岗。 当代·陈振家 饮茶三首 其一
- 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 现当代·聂绀弩 削土豆伤手
- 论诗来赴六年约,逝水平添两鬓丝。 当代·蔡淑萍 石河子席上赠诸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