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全”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南宋·杨万里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其四
- 流年两鬓生华发,宰邑全家住翠微。 北宋·杨亿 黄小著震知兴元府南郑县
- 服尚鲜华几两蜀,市相交易类全吴。 北宋·陈执中 题苍梧部
- 地饶爽气全无滓,天借灵源两不乾。 北宋·舒亶 题西山双乳泉
- 投缿里豪空两狱,发硎刀刃失全牛。 北宋·刘弇 赠饶倅陈伯模朝奉二首郡事 其一
- 风流定自压全楚,文物由来继两京。 北宋·李彭 代虚中作
- 笑我文章全乏用,从渠心目两相怜。 宋末元初·方一夔 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
- 全蜀行沾张咏化,两河未许寇恂留。 明·于谦 别四川方伯邢景
- 汲将两浙通潮水,散作全吴润物春。 明·周瑛 送何郎中赴浙江督粮参政
- 出处难全料,闲忙有两般。 明·俞好仁 寄李 其一
- 三年忽两见,十日未全收。 明·周瑛 壬辰重见彗星
- 八年曾两结,十日未全收。 明·周瑛 翠湖杂咏 其四 甘露洲
- 绵里裹馀全不露,芥边投去两无讹。 清·沈德潜 咏针
- 马上得全看树色,月中记两入秋山。 清·黎士弘 九日晦再至南崖
- 剩愧身心全欠约,可堪家国两关情。 清·李栽 上元日夜雨晓晴。怀乡有感
- 夏收秋穫稔称两,卅万半千亩赎全。 清·弘历 河南巡抚毕沅奏报秋收及赎田亩事诗以志慰
- 初来转骑香全港,恨不移家水两边。 清·申纬 畿辅伯朴稚圭。招同李稚成,雨稚,筱斋,锡汝天然亭赏荷 其二
- 洗我两眶诗眼净,沁人全付热肠无。 清·黄骧云 龙井观泉
- 江干有恨虚全璧,日月无情走两丸。 清·张廷寿 题画
- 有愿欲窥全豹妙,无因尽露两蛾修。 晚清·林朝崧 题半面美人图 其二
- 色香全在澹,人境两俱清。 清·钱大昕 斋西老梅一株盛开
- 乐事全家聚,名山两粤多。 清·金和 别苍梧有作
- 四年两度逢多难,十口全家住一楼。 清末至民国·诸宗元 将挈家去杭感赋
- 可解山妻全日菜,大开犬子两餐眉。 当代·陈振家 得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