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俱”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唐·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 那是俱疑似,须知两逼真。 中唐·韩愈 春雪间早梅
- 害心俱毒螫,妖燄两吹嘘。 中唐·元稹 虫豸诗 蛒蜂三首 其六 其三
- 俱是海天黄叶信,两逢霜节菊花秋。 唐·李绅 重到惠山
-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北宋·苏轼 和子由四首 其二 送春
- 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 南宋·刘克庄 溪庵十首 其二
- 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南宋·陆游 分韵作梅花诗得东字
- 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 南宋·陆游 自咏
- 足屦两忘便不借,人琴俱隐付无弦。 宋末元初·方一夔 杂兴十首 其八
- 山峙川流俱是妙,鸢飞鱼跃两忘机。 南宋·袁甫 和韩履善韵
- 高红远绿俱无那,客恨春风两不平。 南宋·李洪 清明自释
- 地下天高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 南宋·楼钥 南山广莫轩
- 醉里忘形俱可乐,别来握手两无由。 宋·吴芾 和鲁宪见寄
- 桂魄梅花俱自好,海山银阙两相高。 宋·胡寅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其二
- 艳粉两应归藻绘,香泥俱合在陶均。 北宋·陆佃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十一
- 对境风幡俱不问,安禅心法两皆忘。 北宋·韩琦 寄崔象之国博
- 俯仰俱无怍,幽明两不欺。 南宋·李处权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 爱酒爱花俱有趣,独醒独醉两虚名。 元初·耶律铸 独醉亭
- 白发衣冠俱老矣,黄尘鞍马两茫然。 元初·胡祇遹 寄王立甫
- 浊水黄尘俱汨没,丹砂朱绂两蹉跎。 元末明初·刘崧 和欧阳仲元流江留别
- 君与邹公俱著力,我随鲍子两亏功。 明·郑士诚 雪中。寄示李良中
- 半世剑文俱寂寞,一生贫病两相催。 明末清初·李健 九日写怀
- 言语凄凄俱有恨,容颜耿耿两无眠。 明末清初·李健 七夕
- 生离死别俱悽恻,地下人间两渺茫。 明·郑百昌 挽荣川叔主
- 人事天时俱可念,羁愁别恨两关情。 明末清初·金尚容 夜雨书怀
- 物我两忘庄与惠,天渊俱察跃兼飞。 明·裴龙吉 次李仁伯数鱼亭韵
- 羁怀客梦俱迢递,魏阙乡山两杳茫。 明·林亨秀 又别沈佥枢孟容赴京。次使相韵
- 勘破乾坤俱是乐,真成物我两相忘。 明·朱诚泳 莲塘与强景明伴读联句
- 弓剑诗书俱报国,江湖廊庙两忧君。 明·沈彦光 次郑云卿韵 其五
- 山林委质俱堪许,畎亩忘忧两自难。 明·金安老 复用前韵。寄湖叟 其二
- 忠孝同门俱有地,公私殊路两难忘。 明·沈彦光 送苏参判观察全罗 其一 孝亲
- 万里江湖俱作客,十年京国两逢君。 明·柯潜 送苏都事
- 忠兼孝两至,爵与德俱尊。 明·金涌 挽西厓先生 其一
- 亲朋俱旧识,富贵两相忘。 明·蒋主孝 经龙潭故里
- 尚怜俱在客,相对两忘贫。 明·谢缙 寄马谷中
- 志气年华俱可惜,神仙富贵两无凭。 清·蒋士铨 送汪禹绩同年归铅山 其五
- 月落春归俱有恨,酒醒花谢两亡聊。 清·李匡德 无题
- 今夕唱酬俱忆我,同门前后两诗人。 清·翁方纲 九日得裴山桂林书赋此兼寄蕴山时闻蕴山擢广西巡抚
- 心与暮山俱寂寞,鬓和秋叶两萧骚。 清·金履万 秋怀 其四
- 齿争十岁知俱老,书断三年岂两忘。 清·金履万 忆李载方
- 优游俱得所,身世两忘诸。 清·洪柱国 次酬起之十韵
- 僧樵俱不到,云瀑两争流。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夏暮秋初由吴门至浔阳独游匡庐五律十四首 其六
- 可怜俱病肺,相对两衰颜。 清·任埅 谢辛重三来访
- 黩武求仙俱妄念,鬓丝禅榻两忘情。 清末至现当代·李宣龚 登小蓬莱戍未退不得入
- 经世放怀俱有累,思贤去国两难任。 清末至民国·黄浚 兆丰公园夜坐有怀仲鸣并寄精卫先生
- 欢颦两妙姱容好,文议俱嘉才识多。 当代·陈振家 赴郑州途中二首 其一
- 知己江湖俱可忘,好书文质两相侔。 当代·凌天明 赣州雪后返越留别绍堂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