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何”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我滴两行相忆泪,遣君何处遣人求。 中唐·元稹 相忆泪
-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唐·崔橹 临川见新柳
- 两坡截路棋分处,何日经人斧凿来。 宋·董嗣杲 玛瑙坡
- 客土何年异,孤根两处移。 宋·高斯得 挽亡弟豫九制参诗
- 争战何时定,功名两鬓皤。 元·杨弘道 慈湖客夜
- 惆怅不知何日会,蹉跎又是两星周。 元末明初·邓雅 寄周存诚
- 何处花封今此老,两年千古一昆山。 明·庄昶 送杨明府
- 何年杨叶能奇中,两度桃花巳漫游。 明·沈守正 秋日书怀
- 两江形势疑无地,何处登临别有山。 明·方瑜 最高台同幼海诸公
- 有家悬两地,临路忆何方。 明·李云龙 送盛德生 其二
- 两地偏相忆,何时更见携。 明·赵昱 同僚曹重器个满将归。赠别
- 悲欢情两极,男女爱何偏。 明·朴訚 闻诚之得第。甲子闰月廿七日雨中。仲说被酒。书于东莱谪舍 其三
- 白发两乡隔,青猿何处闻。 明·宗臣 远思
- 何日随君归放艇,两年今我坐垂纶。 清·黎简 寄白鱼潭渔者
- 春江花月何人夜,烟雨金焦两点秋。 清·黎简 去年得侯贞友书言读书润州书院即海岳庵故址
- 何人风雨携诗卷,两代江山付酒杯。 清·宋谦 宛在堂礼十四先生
- 两地应同忆,何人不有情。 清·赵冕镐 又赋寄桂田
- 前生冤债何年了,一点灵犀两处通。 现当代·余正新 寄人十一首 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