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九”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两眼流泉清户牖,九龙飞雨洒阑干。 唐·许浑 怀惠山寺
- 九牧土田周制在,两藩茅社汉仪同。 唐末·罗隐 钱塘府亭
- 九点好山楼上客,两行高柳雨中烟。 唐末·罗隐 寄池州郑员外
- 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 唐末·罗隐 江都
- 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 中唐·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赠于梦中诗赋以寄一二僚友故今所和者亦止述翰苑旧游而已次本韵
- 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 中唐·王建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 两轮日月从他载,九个山河一担担。 中唐·吕岩 七言 其八十五
- 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 唐·王起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 乌将九子过,雉挟两雌飞。 南宋·陆游 秋冬之交杂赋六首 其六
- 位列九天应自致,权除两地更谁如。 北宋·魏野 乔职方将赴阙诏领河东转输再成长句送之
-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 北宋·孙仅 赠种徵君放
- 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 宋末元初·方回 寄董总管文卿精春秋连为太平姑苏二大郡
- 九十日秋蛩共语,两三夜雨雁供愁。 宋·王琮 邺中书怀
-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 宋·葛胜仲 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 九十日春将解印,两三杯酒自寻盟。 北宋·李时 春暮
- 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 南宋·王十朋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 其四
- 两淮无事山如画,九日明朝菊未花。 南宋·方岳 次韵楚客
- 两州各遣六从事,九日俄成一病翁。 南宋·陈造 重九山阳仪真两使君送酒
- 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 南宋·林希逸 九月山丹
- 飞来两潭月,惊起九峰秋。 南宋·沈平 翠蛟峰
-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北宋·赵湘 题国清寺
- 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 南宋·叶茵 幼弟墓下
- 三年两遭水,十室九无烟。 宋·无名氏 题震泽寺壁
- 两京期汛扫,九庙得重修。 南宋·韩元吉 汤丞相生日二十韵
- 两朝临大宝,九载运璇玑。 北宋·苏颂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一
- 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 北宋·宋庠 大寒夜坐有感
- 功名两蜗角,人物九牛毛。 南宋·孙应时 冬十月赴官海陵过会稽诸生饮饯鲁墟桥酒罢就舟倦甚眷然有作
- 九陌市声开晓色,两都乔木动秋风。 元·王恽 同马才卿暇日登昊天寺宝严塔有怀
- 一生如在九霄上,万景都归两目中。 元末明初·王冕 登竺峰
- 两宫千里恨,九子一身孤。 元末明初·刘基 钱塘怀古得吴字
- 两邑相望三舍地,九年凡寄数篇诗。 元末明初·谢应芳 次韵答江阴郑教谕见寄
- 羽翼如传两阶舞,徽弦为和九皋鸣。 元末明初·张昱 琴鹤幽居图
- 九天驭日力已竭,两地看云愁倍增。 元末明初·丁鹤年 雨中寄杨彦常先生
- 两都扼喉南北镇,九州通道东西行。 元·柳贯 晨度居庸至南关门
- 九十日春朝暮雨,两三间屋古今书。 元·许有壬 閒居杂诗 其三
- 九陌平铺明似练,两沟急泻碧于油。 元·宋褧 明照坊对雨
- 两庑佩趋临水玉,九门诏出映泥金。 元·傅若金 崇天门朝贺
- 两袖秋香攀桂月,九重春宴看花天。 元·赵由偏 送汪叔志入京会试
- 山擘两崖石,溪磻九曲肠。 元·陈野云 过龙门
- 两关龙首尾,九曲势蜿蜒。 元·述律杰 西洱河
- 况值八九月,那无三两杯。 元·曹伯启 和人游蒋山二首 其一
- 两朝成草莽,九庙杂龙蛇。 宋末元初·宋无 蕃釐观感琼花
- 九牧衣冠多颂义,两朝节钺世承恩。 明末清初·施闰章 蔡中丞六十诗
- 两地颇同多枳棘,九州何处奏弦歌。 明·祝允明 春夜怀郑河源
- 两地山川非远隔,九皋鸣和日相闻。 明末清初·陈恭尹 魏子冲司马擢理军府时令子官桂林赋此志贺
- 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 明末清初·屈大均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二
- 峰色两高紫,松阴九里清。 明·王世贞 送张幼于扶侍还越舅家因檀施诸寺
- 两地离愁悬一镜,九秋新恨上双眉。 明·张引元 寄妹
- 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 明·莫止 观琼花集
- 两岐瑞麦薰风里,九穗嘉禾好雨边。 明·沈彦光 麦秋。次金子由韵
- 九庙神灵应已慰,两阶环佩不胜欢。 明·于慎行 纪赐四十首 其九 戊寅正月上尚巾礼成群臣称贺赐白金文绮
- 九棘华声推宰相,两朝风彩拟神仙。 明·沈彦光 哭申判书
- 两湖日月开池籞,九叠云霞入草堂。 明·黎民表 将至南浦先寄杨姚安懋功
- 九日未赓邠老句,两都空负孟坚才。 明·文肇祉 雨中秦评事携酒见过
- 两都籍籍矜青眼,九列纷纷避黑头。 明·汪道昆 尚宝王次公以五月生盖春秋始彊矣不佞陈诗为寿凡四章 其四
- 九塞烟尘归指顾,两朝文物入陶甄。 明·于慎行 代寿太宰蒲坂杨公六十
- 九日风烟吴禁苑,两都宾主汉词章。 明·于慎行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
- 两登麟阁鸣谦吉,九稔鸿枢秉德坚。 明·沈喜寿 挽西厓相国柳先生
- 九重锡庙千秋重,两字易名万古香。 明·林熙春 题张忠烈册 其二
- 两地宾朋愁再别,九天阊阖待重来。 明·卢龙云 早行
- 九十日春销病里,两三场醉及花前。 明·郑士龙 病起
- 两宫未复元戎意,九伐方张国贼生。 明·韩子祁 读鄂王传
- 两路威风重制阃,九州恩爱几专城。 明·李睟光 挽辛佥知
- 九派江光浮杖底,两孤霞色乱峰纹。 明·袁懋谦 闻雷元亮有庐岳之游赋寄
- 两袖清风尘外表,九畦兰气雨中馡。 明·李如榴 赠邓虚舟参藩抗疏南还
- 九命恩光隆赐履,两都输挽重筹边。 明·李孙宸 寄送周大中丞 其一
- 两邑歌声出畏垒,九重敕命下徵轮。 明末·申佳允 杨海来报最
- 两朝恩遇乾坤大,九阙清光日月低。 明末清初·李景奭 感恩述怀用前韵
- 九曲亭高沧海见,两崎峰秀白云邻。 明末清初·阎尔梅 黄州赠樊海逋 其一
- 两税流亡悲赦诏,九边甲马困征人。 明末清初·彭孙贻 甲申夏五闻 其四 大行挽词八首
- 蓂荚两阶辞舜殿,芳兰九畹萎江潭。 明末清初·王夫之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七
- 帘外两行排御仗,云中九列尽仙曹。 明末清初·毛奇龄 拟馆课四首 其一 朝贺
- 独鹤九皋千里梦,冥鸿两地尺书情。 明·卢龙云 答郑纬文司理
- 神傍九霄游缥缈,风生两腋驭茫漫。 明·宋纯 次俛仰亭韵 其二
- 两岸月明哦白雪,九衢风静听瑶琴。 明·许炯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 其六 紫水书声
- 两髦伉俪甘身殉,九鼎纲常藉手扶。 明·张綖 邵烈女
- 两月行程风款款,九天膏泽雨淙淙。 明·张弼 送韩推府入觐
- 两行旌旆严貔虎,九奏箫韶舞凤麟。 明·张弼 四月一日观东驾享太庙
- 两浙黎民怀惠泽,九重锡命再旬宣。 明·韩雍 送宁方伯之浙江
- 一本九茎真可比,三旬两秀信非常。 明·韩雍 芝轩为陈汝宏题
- 依稀高树八九尺,点缀繁英三两窠。 明·徐居正 海棠。移自景醇家。莳园中七年。于今始花开矣。感而有作
- 晓日九重□紫诰,香烟两袖出金銮。 明·曹义 送御史还家
- 两浙风尘行处息,九重日月望中明。 明·张宁 酬牛廷理八韵
- 九井晴添新水活,两峰浓压宿云低。 明·聂大年 西湖景十首 其十 断桥残雪
- 两世功勋昭汗简,九重褒锡焕龙章。 明·罗亨信 观诰思亲
- 九域车书同盛典,两京词赋属雄才。 明·李昌祺 送同年曾侍讲扈从北行二首 其一
- 两水秀分双练白,九华青锁一眉弯。 明·杨荣 敬亭山图
- 两鬓雪霜年未艾,九重雨露宠还多。 明·黄淮 和韵二首 其一
- 两岁客途忙易老,九华山色美如仙。 元末明初·陶安 秋浦雪中
- 两鬓无情长短恨,九原有路后先期。 明·张天赋 题节妇
- 名彻九重宸意动,班升两省庆声喧。 明·柳方善 题李中枢卷
- 九曲天机真活水,两人意思在梅花。 明·庄昶 施公节枉顾定山诗以赠之
- 两船溯流拗七百,九里有矶凡十三。 元末明初·陶安 同使者船过九里十三矶
- 两地山川分节制,九流人物待陶甄。 明·江源 赠娄侍御南都提学
- 两峰春气催黄鸟,九里松涛下碧溪。 明·张邦奇 游天竺
- 三曲九曲流不断,一峰两峰青欲迷。 明·夏良胜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七
- 两回那许花凝泪,九炼曾闻药奏神。 明·黄衷 次韵送张愈光落第还永昌
- 两窦高明行日月,九关深黑闭风雷。 明·王守仁 回军龙南小憩玉石岩双洞绝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阳明别洞之号兼留此作三首 其一
- 讣传两地恸复恸,声隔九原闻不闻。 明·邵宝 雨中念乔司马不得会哭
- 壁绝两厓悬紫翠,祠深九曲漫蒿莱。 明·杭济 过武夷次罗一峰韵
- 九色绣旗斜晃日,两行银甲俨趋风。 明·王鏊 郊祀斋宫次仲山韵
- 只许两人同一笑,如从九老话三生。 明·吴宽 次韵颜澄之与文宗儒同游香山
- 九陛崇班依日月,两朝嘉会际风云。 明·倪岳 用篁墩宫谕韵贺樊驸马大振总禁兵宿卫
- 芰荷香度八九里,杨柳阴藏三两家。 明·成伣 次安东映湖楼韵
- 社稷谁九鼎,乾坤失两河。 明·杨应诏 谒陈少阳先生祠
- 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 元末明初·邓雅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
- 尘埃九陌净,干羽两阶齐。 明·谢迁 和罗峰郊坛韵
- 两阶遐格舜,九扈乍闻郯。 明·王矿 送大行谢驿梅使琉球
- 租庸两税覈,积蓄九年臻。 明·孙继皋 赠周中丞召贰南司徒五十韵
- 两峰空在望,九日怅难登。 明·尹根寿 题法弘上人轴
- 两使陈方至,九重喜未央。 明·林熙春 来凤诗
- 惟馀两地月,不老九秋风。 明·崔岦 仁慧卷付天缉还
- 碧泻九江水,青迎两县山。 明·唐文凤 雁汊
- 两行红粉惊山鸟,九陌黄尘狎海鸥。 清·舒位 查客
- 九庙未迁先世鼎,两京谁扫故宫芜! 晚清·丘逢甲 十一用前韵 其二
- 九庙灰飞无劫火,两楹血食此斜阳。 清·舒位 杨忠悯公祠 其一
- 九夷何地容嬉凤,两曜兼旬厄斗麟。 晚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 其二
- 九十慈亲扶杖见,两行稚女学庭参。 清·袁枚 新正七日孔南溪太守来随园即事有赠 其一
- 两代芸香谁嗣续,九原花萼转联翩。 清·袁枚 凤池侍讲与兄某北上同卒徐州闻讣惊骇为诗以吊 其二
- 两地同心联袭美,九原授职类方干。 清·沈德潜 过江湖散人祠
- 两字克当何愧色,九原可作讵孤恩。 清初·查慎行 阅邸抄知副相揆公奉特旨予谥文端感赋一律
- 三客两州既文博,百家九部共然疑。 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题蒋孟蘋乐庵写书图 其二
- 两京赋就人相问,九辩歌成窃自伤。 明末清初·宋琬 和既庭来韵
- 九日已过初泛酒,两人相对忽思乡。 清初·查慎行 重至京师和德尹看菊诗二首 其二
- 两年同涕泪,九死历凶灾。 清·江湜 与八弟小别二首 其一
- 两厢环岳牧,九殿拜儿童。 清·袁枚 禹陵二十四韵
- 武夷胜处称九曲,白也诗情寄两章。 清·弘历 题董邦达千岩飞瀑
- 两帝东西争战国,九州大小混方书。 清末·黄遵宪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其五
- 两海东西游迹在,九河雷雨舌澜悬。 晚清·吴汝纶 寿徐椒岑
- 九原自想趋庭乐,两疏犹伤请代迟。 晚清·李慈铭 吊王子诒秀才继谷并唁其兄子献 其二
- 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 清末至民国·陈宝琛 三月初九日召见养心殿
- 两道灯收人散市,九门漏紧夜传车。 清·姚燮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十一
- 九州地到流沙尽,两戒山连大漠寒。 清·邓廷桢 甘州
- 八马蹄边两龙尾,一麟角外九牛毛。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再和云门韵即赠 其一
- 两翼分排金鐀灿,九霄上烛玉虹明。 清·郭曾炘 德宗景皇帝实录尊藏皇史宬礼成恭纪 其二
- 九曲穿行人似蚁,两头垂饮石如虹。 清·阮元 登桂林栖霞星岩隐山诸嵓洞 其二
- 九曲洪波来碧落,两行高柳入苍茫。 清·李海观 登大梁上方寺铁塔绝顶
- 催进九重宫漏箭,携来两袖御炉烟。 清·章甫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其四
- 两家扰扰生徒竞,九曲纷纷讲院开。 清·翁方纲 上春之初敬观广州府学堂庑礼器碑刻并谒先贤诸祠得诗十二首 其十
- 两行列阵坚于壁,九进闻声动若雷。 清·吴家骐 圣驾南苑大阅恭纪二首 其二
- 可爱鸣銮九霄近,谁怜伏枥两眉低。 清·李天辅 叠倪字。寄敬以
- 两地尚嗟消息阔,九原那忍死生悲。 清·宋奎濂 金尚书挽
- 九重云阙三更梦,两月奚囊百首诗。 清·李最中 夷州录 其十七
- 两言已可雷纭辨,九译犹难镂错知。 清·刘纶 唐时回铜器恭和圣制元韵
- 九歌配载清河舫,两帙骈牵铁网枝。 清·弘历 新正学诗堂联句
- 是处夏秋两收重,喜闻麰麦九分书。 清·弘历 四川总督鄂辉奏麦收九分诗以志慰
- 九州总是心藏曲,两处顿教眉释尖。 清·弘历 山东巡抚崔应阶奏报得雨
- 花枝初谢八九十,茗叶还浮一两三。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樊山过访敝庐因两叠上巳韵奉柬 其一
- 两年迁徙恩原厚,九法更张令太苛。 清·黄家鼎 秋感 其四
- 九重膺节钺,两浙受帡幪。 清·戴梓 赠王大京兆国安
- 两行不欲数,九族永惟亲。 清·弘历 题惇叙殿
- 江明两郡水,磬发九天音。 清·申靖夏 水钟寺 其二
- 斯文两司马,正字九霄鹍。 清·权斗经 奉送水部从兄同李季献,大玉两上舍,金天开正字入洛
- 九江天际水,两岸夜深猿。 明末清初·张文光 黄鹤楼送吴孝甫还广陵
- 两朝符圣诞,九月荐休祥。 清·李德懋 文孝世子挽章 其一
- 直把九州供铸错,犹从两国望收金。 清末至现当代·李宣龚 答叔通
- 两鲛雷雨争渊穴,九虎嗥嗷破帝阍。 清末至民国·朱青长 登杓江楼感事(三十二首选七) 其六
- 九塞屯兵开朔漠,两河豪杰会中州。 清末民国初·张瑞玑 书感(四首选一)
- 早年共赏两潭月,来日同登九鲤矶。 当代·林希柱 步和《春节怀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