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中”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 唐·白居易 荅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
- 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唐·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州贤子余与主簿平章郑氏女子垂欲纳郑氏伯父京书至女子已前许他族亲事遂停
-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唐·白居易 题东武丘寺六韵
- 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 唐·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中唐·刘禹锡 赠眼医婆罗门僧
-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唐·张祜 题润州金山寺
- 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唐·牟融 谢惠剑
- 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 唐·张乔 别李参军
- 气钟太华中条秀,文在先秦两汉间。 南宋·陆游 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击剑一世奇士也有自峡中来者言其死于忠涪间感涕赋诗
- 生熟衣中半,阴晴气两熏。 南宋·杨万里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其三
- 月色中流满,秋声两岸生。 南宋·朱熹 知郡傅丈载酒幞被过熹于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剧饮二首 其一
- 鸿雁渚幽山两足,芙蓉堂冷水中心。 北宋·黄裳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 红药对开阶两畔,紫宸入侍殿中间。 北宋·毕仲游 和钱穆父舍人
-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 北宋·苏辙 次韵张问给事喜雨
- 邻寺楼台分两面,一家池馆得中央。 北宋·朱长文 晓坐朋云斋怀公绍
- 公车两吏催朝奏,乙牍中宸达夜分。 南宋·卫博 次韵赠汪解元
- 中心白阁苏堤路,两岸南屏西竺山。 南宋·项安世 次韵张部门湖上二首 其二
- 一棹中流去,千山两岸来。 北宋·王岩叟 望钓台
- 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 北宋·唐庚 峡路十韵
- 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 宋·吴芾 挽汤丞相三首 其一
- 寺庙中流耸,烟云两岸屯。 北宋·魏野 三门留题
-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 南宋·韩淲 和张祐孤山寺诗
- 离情转恶中年别,衰鬓相望两镜霜。 元·王恽 寄梁干臣签事
-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元·揭傒斯 归舟
- 中流白舫翩翩下,两岸青山滚滚来。 元·张翥 西峡渡
- 亲侍鸾舆中道发,旁趋冠剑两街行。 元·柯九思 春直宝阁
- 钟声两岸占昏晓,海眼中泠湛夏冬。 元末明初·周伯琦 游金山寺
- 烟迷两岸疑无地,日落中原喜有山。 元·贡师泰 晚泊邳州
- 大车碧辗中原草,小舸青看两浙山。 元末明初·谢肃 还至会稽寄乡中诸公
- 势迈唐中叶,功高汉两都。 元·吴当 天历初元京师之变大兴军旅中外皇皇遄闻顺附诛放奸臣朝廷清明海宇宁一皇帝神圣郊天告庙躬行典礼酬功报力恩泽周溥大宥涤濯仁施滂沛百官称庆宾筵秩秩进贤去邪皆繇睿断太平之运适符于今草野愚臣谨摭所闻著为歌咏以称述盛德愧辞语芜谫不足备太史之采传示久远云尔共八十韵
- 欹侧中流过,颠危两岸看。 元末明初·郑潜 黄河纪险
- 孤舟中道感,三日两年残。 宋末元初·刘将孙 留建昌
- 中宵驿使传书捷,两岸欢声入棹歌。 明·李东阳 闻狼山捷
- 寒榻中宵分未照,小楼两度记同登。 明·杨慎 潘东溪都阃惠暖床
- 人家两岸闻箫鼓,鱼鸟中流识笑歌。 明·沈周 和天全翁留别钱氏祖席
- 儿能张两翼,身即领中坚。 明末清初·钱谦益 送座主王文肃公之子故户部郎中淑抃归关中叙旧述怀一百韵
- 两宫汤药使,中禁洗儿钱。 明末清初·钱谦益 哭稼轩一百十韵
- 藻井歌中霤,交疏断两厢。 明末清初·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八百字
- 两地魂俱断,中宵梦不同。 明·徐熥 怀王粹夫
- 两浙称慈父,中州现佛身。 明末清初·陈恭尹 制府石公见招以在乡不及赴越日谒谢
- 天门青两岸,春草绿中洲。 明末清初·屈大均 江东别朱生 其二
- 中间踪迹鱼千里,两地襟期月一钩。 明·李好闵 挽俞奉事大禄
- 早窃龙光登两府,再寻文献走中州。 元末明初·李崇仁 复用前韵。录呈讷村先生内相宗盟求教。末一首自叙 其二
- 中朝缀履多奇士,两省分曹实近臣。 明·黎民表 祗事阙下逢李伯承有作
- 清湘两岸人思起,华馆中宵客意勤。 明·陈鸿 临封八景次韵 其六 南寺钟声
- 两岸树摇烟浪阔,中流日照海潮平。 明·郭谏臣 自仪真舟行大江
- 存亡两失悲千世,真梦中分笑一身。 明·申光汉 屋山中有獐。呼招乡邻。撤秋耕。共逐之。网既陈。竟为他虞所得。众欲中分之。虞托以公家之用。即全而归之。虚谷老人赋其事。求和。戏次之
- 移根尚忆中秋早,沃土曾经两夏培。 明末清初·释函是 牡丹发蕾
- 北来金濑中原界,南汇蟾江两邑间。 明·柳根 赠骊州牧使沈
- 战马返河中国冷,恨云沉汴两宫亡。 明末·梁以壮 岳忠武庙
- 诗从始盛中唐出,文似东西两汉昌。 明·李睟光 又次前韵 其四
- 中年间阔山千叠,两地相思月一轮。 明末清初·姜柏年 李监役挽
- 经幄两朝推第一,议论中岁最公便。 明末清初·李庆全 洪留守挽
- 两岸烟沙奔活画,中流云日失清秋。 明·李民宬 舟中偶吟
- 中流过雨增河广,两岸鸣蝉送客行。 明·卢龙云 瓜洲别廖文学之饶平便道过里
- 争渡车牛留两岸,候人灯火出中城。 明·殷奎 十二月七日回自府城待渡河南
- 山连两岸云林合,石激中流雪浪溅。 明·祁顺 汉江舟中和张廷玉一律
- 中间分散缘微宦,两地光阴似急流。 明·丁寿岗 奉别青松府使柳震卿 其一
- 钟送清声闻两岸,树移寒影落中流。 明·黄仲昭 登天妃庙朝天阁
- 中间如砺不得合,两头随打暂偷閒。 明末清初·王夫之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五十四
- 停舟共赏中秋月,促席高烧两夜灯。 明·张诩 泰和舟中值中秋节与友人玩月
- 雁荡峰高连两越,钱塘潮长及中秋。 明·邵宝 送潘平阳
- 芙容两岸飞丹阁,菡萏中流写翠娥。 明·邓云霄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 其十七 秦淮
- 中流隐见蛟龙斗,两岸飞腾燕雀多。 明·王九思 涂山阻风
- 缉麻本分依中馈,寄信平安问两京。 明·李江 花哀十首 其六
- 两岸春花明似锦,中间客座看如舟。 明·洪彦弼 寄朴昌邦 其一
- 两岸菰蒲回鹳鹤,中流风雨长蛟鼍。 明·陆深 瑞虹
- 中窦分明环太极,两门彷佛辨阴阳。 明·曹宏 月岩
- 惯乘舴艋中流稳,颇爱棠梨两岸明。 明·郑善夫 汎木兰
- 青山隐隐中流影,碧树重重两岸晴。 明·郑希良 季文陪梅溪。泛舟观湖。病不得赴。诗以寄之
- 两岸植菑维巨絙,中间编栈积轻葭。 明·李承召 辽河绳桥
- 多君能两得,卜宅在中间。 明末清初·杜浚 胆云堂同素园用晴山二字 其二
- 人共中天月,江分两岸镫。 明末清初·杜浚 正月十三夜至瓜渚前民携酒大观楼忆是早别轸石郡城予以明日过京口
- 弋绨中隐起,襻带两边缝。 明末清初·陈子升 和恼公
- 两岸牙旗影,中流画角风。 明·李云龙 杨元孺都督移镇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赠别
- 潮痕平两岸,帆影漾中流。 明·郭谏臣 舟发云间
- 水气中峰合,人烟两岸遥。 明·谢肇浙 金山寺
- 两岸闻斋磬,中流见佛灯。 明·陈琏 焦山寺
- 两岸峰如削,中流急似弦。 明·黄镐 藤州
- 两岸山如壁,中流水似弦。 明·黄镐 藤江
- 两地音书隔,中宵寤寐惊。 明·成伣 渡江宿枫浦。阻雨二日
- 两岸明花照,中床白鬓安。 明·洪彦弼 送金正卿观风海西 其七
- 中流坐天镜,两岸见人烟。 明·林光 赠别佥宪胡先生升宪副之浙东仍提学三首 其二
- 一叶中流渺,千山两岸回。 明·李固本 汉江舟行
- 月渐中宵减,人嗟两鬓秋。 明·黎民表 同张羽王梁公智步双河庵堤上
- 高秋中夜减,孤月两乡圆。 明·宗臣 中秋有怀茂秦
- 两岸花争发,中流鸟不惊。 明·袁宗道 携尊江上 其二
- 两岸争开画,中流独进船。 明·陆深 玉山西下换小舟乘月
- 香风吹两岸,旭日照中流。 明·邓云霄 度溰州兰江
- 忽听潮声分两派,信知树影在中流。 清初·查慎行 初登金山
- 楼台两岸名园接,灯火中流画舫回。 清·赵翼 六十自述 其七
- 来从金水桥中道,出有天街绣两行。 清·赵翼 胪传纪恩四首 其三
- 波翻寒月中流闪,露压垂杨两岸齐。 清·赵翼 舟宿河堤
- 两岸楼台疑蜃气,中流日月隘鳌波。 清初·查慎行 鲇鱼口中流一山俗名小普陀绝顶佛阁颇尽结揽之胜
- 两岸帆樯阔,中流鸥鹭闲。 清·王士禛 临淮
- 杨桩支两畔,线溜走中央。 清初·查慎行 南阳镇二首 其一
- 塔尖映水中流见,柳意回春两岸多。 清·陆应谷 渡兰江
- 两岸山飞双橹急,中流人稳一舟轻。 清·缪公恩 放舟
- 天入石门分两峡,山回郁水截中流。 清·梁佩兰 灵洲
- 中宵独起月三影,两地今如天一涯。 清·赵冕镐 韦史在琴泉。书示牛西百一轴。即东峡纪也。各视其诗意而趁之 其四
- 青萍啸夜中原在,白日流空两鬓非。 清·许虬 和答钱宫声见怀
- 只缘久要中心好,及到相逢两眼明。 清·赵冕镐 澹人来会松石所。时已迫钟未克赴。漏撤始叩松石后门。二公尚未就睡
- 两端皆坦云为簇,中孔惟穿月作窠。 清·弘历 咏宣德窑无当尊
- 两海夷船近猖獗,中原咨纸不分明。 清·赵冕镐 闻箕营按使。期歼洋舶
- 青镫有味中年负,白发关心两鬓生。 清·吴陈勋 立秋
- 谁将素练中拖界,却把洄潮两道分。 清·黄敬 关渡分潮
- 九州两戒黄河划,万里中原北斗悬。 清末民国初·裴景福 追录欲登太白绝顶阻雪宿山村旧作
- 父子河山兼两越,弟兄花烛盛中宫。 清·范必英 诸将二首 其一
- 钟磬数声河两岸,火珠千点水中央。 清·张英 七月十五日夜湖上
- 中宵水国霜多少,两岸人家梦有无。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乘月放舟
- 烟销日出中流去,柳绿花明两岸包。 清·金锡胄 许氏近水堂。敬次外王父东淮先生韵
- 本意两军相犄角,岂期中路忽参辰。 清·吴文溥 故西川将军奎公林挽歌 其一
- 属鞬中原壮,交绥两国宜。 清·金锡胄 四叠答李骑省文若
- 两社占神应,中牟卜世昌。 清·吴绮 瑞麦
- 中亹诚最美,两界幻难谌。 清·弘历 赋得南坍北涨
- 中心标一䨲,两耳抱双螭。 清·弘历 咏汉玉双螭觥
- 夔纹中接妥,檀柄两相宜。 清·弘历 咏檀玉如意
-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清·方苞 川姑墓
- 两岸浮烟动,中流急雨来。 清·孔贞瑄 渡荆江
- 箫鼓中流发,镫光两岸明。 清·张英 泊青溪
- 水势中流险,潮声两岸愁。 清·徐宗达 江行
- 汉廷谁解施中策,广武空嗟斗两雄。 清末·郑孝胥 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大连湾至奉天观日俄战处
- 权衡两敌严非类,左右中原实大难。 清末至民国·黄节 东里过国大夫祠感怀
- 和谐令喜中枢下,统战歌喧两岸传。 当代·陈仁德 人日与中镇诗友同和宋人蔡襄韵八首 其八
- 怯语中流危有坝,羞传两戒定如盘。 当代·陈初越 白帝城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