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东”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唐·白居易 正月三日闲行
- 归来步三径,索寞绕东篱。 北宋·欧阳修 戏书拜呈学士三丈
- 无限三槐仍九棘,孰知东国与西山。 宋末元初·方回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 其五
- 脚底东西南北路,樽前三万六千场。 宋末元初·方回 老悔
- 三径惟将松比操,东篱那为酒含英。 南宋·廖行之 和晚菊三首 其二
- 东篱旧岂论馀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南宋·廖行之 和晚菊三首 其一
- 百年三万六千日,半世东西南北人。 宋末元初·俞德邻 秋日客中
- 便觉胸中有东海,不知脚底是三台。 南宋·韩元吉 自天封登华顶将自桐柏以归土人谓之望海尖
- 三四月交天漏雨,东南地尽水浮山。 北宋·贺铸 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 其一
- 我行三径一廛地,君即东阡南陌人。 北宋·刘攽 酬王定国五首 其五
- 三五二八月皎皎,东西南北草离离。 宋·张良臣 留云门山中
- 三十无官客,东西浪迹人。 金·李奎报 上任平章
- 东风客馆还飞絮,三月王孙政忆家。 元·乃贤 送赵彦徵上舍归吴兴
- 枝头两三蕊,开不假东风。 宋末元初·宋无 墨梅
- 谁怜三万六千日,半作东西南北人。 明·邓云霄 通远驿
- 东西南北人何处,三万六千春去来。 南明·屈士煌 山居三十韵 其十
- 聚散东西南北阔,悲欢三十六年纷。 明·李好闵 辛同知庆晋挽
- 东窗月转西窗白,三鼓漏移五鼓声。 明·丁寿岗 晓吟
- 往时三径渊明去,今日东溪杜陵淹。 明·徐居正 村居
- 节换三春花落尽,地偏东海客来稀。 明·李原 次金献纳诗
- 东国旁求龙倏起,三冬时习鸟初飞。 元末明初·李詹 阳山。送金进士还京
- 百年三万六千日,四海东西南北人。 明·郑希良 次季文韵
- 散适东西陌,将迎三两孙。 明·孙承恩 忆旧居二十韵
- 东南西灌亩,三十六垂虹。 明·柳根 敬次正使达川诗韵
-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明末清初·顾炎武 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 三国归灵统,东都辟矞皇。 清末民国初·康有为 君士但丁有遗殿户牖尚存屹然高十丈其制摩色金盘甚丽多其遗制吾曾购得之
- 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 清末·黄遵宪 大阪
- 三万七千到今日,东西南北总天涯。 清末·翁同龢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三
- 停云三径当良夜,插菊东篱忆去秋。 清·贡良 学圃探梅雨阻斋中同陶大补梅,王十一木杠作
- 东瀛北漠联西旅,三百八旬始万几。 清·弘历 己酉元旦
- 蜩螗三案纷轇轕,门户东林激变患。 清·弘历 明史纲目书成有述 其五
- 难为东阁重来日,堪忆三朝晏起时。 清·胡天游 春晚出郭送溧阳公归葬江南述感 其二
-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 清·鄂尔泰 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
- 分灯忆隔东西屋,借宅能居三百年。 清·王昙 移寓发祥坊第青藤初花怀袁州叔也 其一
- 朝衣斩东市,一日尽三良。 清末至现当代·柳亚子 三哀诗 其三
- 三万六千日,东西南北人。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王石顽于天宁寺大佛前自印小像并作两偈邮示赋答
- 昔日三分今一统,大江东去我南来。 现当代·聂绀弩 寿武汉大桥
- 昨日三分今一统,大江东去我南来。 现当代·聂绀弩 江桥凭栏二首 其一
- 狱冤三字红羊纪,娃溺东溟赤马天。 当代·林英男 《沧浪室遗稿》校后泣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