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酌醴,焚枯,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酌醴焚枯鱼
第 8 句因包含“枯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鱼
第 8 句因包含“枯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鱼
第 10 句因包含“三入,承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入承明
第 19 句因包含“宋人,遇周,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宋人遇周客
第 8 句因包含“枯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鱼
第 8 句因包含“枯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鱼
第 10 句因包含“三入,承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入承明
第 19 句因包含“宋人,遇周,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宋人遇周客
百一诗 其一 曹魏 · 应璩
押词韵第四部
《诗纪》只载三首。《文选》李善注云。张方贤楚国先贤传曰:汝南应休琏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遍以示在事者。咸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何晏独无怪也。李充翰林论曰:应休琏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孙盛晋阳秋曰:应琚作五言诗百三十篇。言时事颇有补益。世多传之。今书七志曰:应璩集谓之新诗。以百言为一篇。或谓之百一诗。据百一诗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盖兴于此也。○逯案。应璩百一诗。《文选》仅保一完篇。其馀皆已亡佚。《诗纪》搜辑逸诗亦仅有三篇。然考各书多引应氏新诗。此新诗即百一诗也。而他书所引杂诗亦往往又名新诗。则《诗纪》所载杂诗实亦原出百一。依此今将各书所引逸篇。悉编在此题下。至百一诗属于后人拟作者。则于当篇注明之。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
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
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
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
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
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文选》二十一。《诗纪》十七。)。